唐人在《酉陽雜俎》中贊美“柿有七絕:一、樹多壽;二、葉多蔭;三、無鳥巢;四、無蟲蠹;五、霜葉可玩;六、佳食可啖;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可惜此人少讀醫(yī)藥書籍,忽略了它的醫(yī)療保健作用。其實(shí),鮮柿、干柿餅、柿霜、柿蒂、柿葉都是很好的藥物,能對人們的健康發(fā)揮很多很好的作用。
柿子(鮮果)味甘、澀,性涼,具有清熱潤肺、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等功效,適用于燥熱咳嗽、癭瘤瘰疬、胃熱傷陰、口干口渴、吐血等癥。每日吃鮮柿2只,經(jīng)常食用,適用于肺結(jié)核咳嗽咯血。鮮柿搗爛取汁,每日溫開水沖服30毫升,連飲數(shù)周,適用于癭瘤。未成熟的青柿子250克,搗爛取汁,分2次開水沖服,適用于缺碘引起的甲狀腺腫大。
柿餅味甘,性平,具有潤肺化痰、補(bǔ)脾澀腸、止血等功效,用于燥痰咳嗽、脾虛食減、腹瀉、便血、痔瘡出血等癥。柿餅3個(gè),川貝粉9克,共蒸熟,每日2次,連食5~10天,適用于干咳久咳。柿餅、紅糖各50克,黑木耳6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6天,用于痔瘡出血。柿餅2個(gè),陳皮2片,糯米60克,共煮粥,連食3天,適用于慢性腸炎。
柿霜味甘,性涼,具有清熱、潤燥、止咳等功效,適用于口舌生瘡、咽干喉痛、咯血等癥。柿霜3克,溫開水化服,每日3次,用于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柿霜3克,羅漢果9克,開水泡,代茶飲,每日1劑,適用于肺熱傷陰所致咽炎。柿霜、白笈粉各30克,共研末,用魚腥草30克,仙鶴草15克,煎水送服,每次1.5克,每日2次,適用于肺癰的輔助治療。
柿蒂味甘,性平,具有降氣止呃功效,適用于呃逆不止等癥。柿蒂10克,丁香1.5克,生姜2片,水煎服,適用于胃寒呃逆。柿蒂燒存性,研末,用黃酒調(diào)服3克,每日3次,適用于呃逆不止。柿蒂12克,加水1小碗,煎至半碗,睡前服,連服3劑,適用于小兒遺尿。
柿葉具有降血壓、軟化血管的作用。嫩柿葉適量,開水泡,代茶飲,有軟化血管、降低血壓、防止動(dòng)脈硬化及清熱健胃和助消化作用,對高血壓、冠心病有一定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