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愛看電影的兒子,提出要去看一部名叫《頭文字D》的電影。陪著兒子去影院,看到海報上的周杰倫,才弄明白兒子為什么一定要看這部電影。一般周杰倫的 FANS,不會超過十五歲,這也是衡量孩子是否長大成人的一個標志。十七歲的兒子算是晚熟。
看了一會兒,才知道上演的是一出“生死時速”的飆車戲。銀幕上,一輛輛車像發(fā)瘋一樣疾馳而過。這哪是什么賽車,分明是在玩命!稍稍有所閃失,就是一起起車毀人亡、血肉橫飛的悲劇啊!但銀幕上的“午夜飆車”,雖險象環(huán)生,卻永遠都是有驚無險、虛驚一場,而且還很酷、很炫、很美。你看得心驚肉跳,周杰倫卻沒事人兒一樣,一手托著腮,隨意地靠著車窗,另一只手隨便地擱在方向盤上。漫不經(jīng)意,卻又控制自如,永遠都是平安無事、一路順風。即使出了車禍,也是毫發(fā)無損,安然無恙,僅僅只是把車廂里的水豆腐摔碎了!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飆車族,遠沒有這么幸運。他們常常以肇事者的身份出現(xiàn),其結(jié)局不是車毀人亡就是終身致殘,或是草菅人命、害人害已。所以“午夜飆車”被列為交通安全的整治重點。
看得入神的兒子,—會兒被飆車的快感刺激得興奮不已、熱血賁張,一會兒被周杰倫的酷酷狀所吸引。兒子平的就喜好照著周杰倫的圖片擺POSE,若是將來也像周杰倫那樣開車,不出車禍才怪。
飆車意味著超速,意味著你不是一個守法的、合格的好司機!而飆車的陜感一旦銘刻在心里,如同一匹惡狼駐扎在心底。終有一天會蹦出來作惡。對于缺乏辨別能力的少兒觀眾來說,看這樣的飆車戲,無異于“引狼入室”。
當周杰倫也飆車,且以此為酷時,意味飆車將會成為一種流行、一種時尚。周杰倫是誰?一個未成年人頂禮膜拜的超級偶像。其所作所為、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將成為FANS爭相效仿的對象。在片中,他無照駕駛、疲勞駕駛、超速、超車,整個一部違反交通規(guī)則大全。而藝術家對此卻抱著津津樂道的賞玩心態(tài)。肆意渲染“飆車美學”和“速度美學”,刻意強化飆車的快感和美感。將飆車的視覺沖擊力強化到無以復加的境界,把“午夜飆車”美化到令人神往的境界。如此這般,無疑于把觀眾往黃泉路上引。而對懵懂無知的少兒觀眾來說,更是貽害無窮。
重野秀一筆下的漫畫世界,畢竟離我們很遠,誰也不會把漫畫當真。而活色生香的真人秀影像版,原本就是真實生活的“實況錄相”,而這部電影無疑成了教唆少兒觀眾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活教材了。
當然,飆車作為一種競技比賽,可以增強你追我趕、不落人后的競爭意識和進取心。但對本來就年輕氣盛、爭強好勝、容易沖動的無知少年來說,如此“勵志”,顯然是火上澆油、矯枉過正。
流行酷,不過是一種氣質(zhì)的流行;流行飆車,則是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流行。而這必然意味著無數(shù)個無知少年,為追求瞬間的快感,會拿最寶貴的青春作賭注;必然意味著行路人驚心,天下父母憂心;難說自己不會成為飆車族的輪下之鬼,難說一出門,就不會是與親人的生離死別。
世間萬物,人的生命最珍貴。而交通事故猛于虎。尤其是在交通事故位居全球之冠的國度,倡導“飆車美學”,無異于謀則害命。
但愿周杰倫是票房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