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不斷的恐怖襲擊讓歐洲陷入無名恐慌,法國已做出決定,加大在公共場合安置攝像監(jiān)視器的力度。然而,在保護個人隱私傳統(tǒng)風氣歷來濃厚的法國,越來越多的監(jiān)視器卻像一只只窺視的“賊眼”,讓很多人走在街上、坐在公交車里感到陣陣不快。有什么折衷的辦法嗎?
“迷你飛碟”無處不在
2018年10月的一天,一名旅客正在巴黎東站的站臺上等車。他飛快地向四處打量,確認附近沒有警察之后,從兜里抽出一根香煙叼在了嘴上。眨眼之間,他還沒鬧明白怎么回事,兩個警察已經站到了面前。這位旅客違反了公共場合不準吸煙的規(guī)定,“人贓”俱獲,沒說的,認罰!
可是,旅客心有不甘:警察到底通過什么發(fā)現(xiàn)我違規(guī)吸煙呢?事實上,這個粗心大意的倒霉蛋沒有注意到,正當他賊頭賊腦地尋找警察的蹤跡時,一個微型遙控飛行器正在他腦袋上方數(shù)米處盤旋。在這臺微型遙控飛行器上,安裝著廣角攝像鏡頭和煙霧探測器,只消幾秒鐘就可以把信號傳到中心控制室。微型遙控飛行器的最高時速,可達35公里/小時,像蜻蜓翅膀一樣的撲翼機幫助它前進后退、上升下降,幾乎聽不到半點聲響。
剛剛“發(fā)生”的一幕,并非只存在于科幻小說家的想象世界中。法國計劃在2016年推廣一項名叫Vigipublic的新型攝像監(jiān)視系統(tǒng),整個系統(tǒng)的核心,就是建立在這種微型遙控飛行器之上。被設計者稱為“迷你飛碟”的微型遙控飛行器,可以發(fā)現(xiàn)人群中的可疑者,并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對其實施跟蹤。很少有地方能擋住“迷你飛碟”,它們可以在學校、停車場、車站、銀行,甚至一些超市里大顯身手。
技術瓶頸難以突破
目前,法國在“迷你飛碟”研發(fā)領域已取得一定成果。今年9月,數(shù)家開展“迷你飛碟”研發(fā)工作的大學實驗室與法國軍方聯(lián)合舉辦了一次小范圍的內部觀摩會,集中展示了最近3年的研究成果。應該承認,參加觀摩會的“迷你飛碟”模型,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盡管這些模型的推進系統(tǒng)五花八門,有的采用噴氣式飛機的引擎設計,有的采用四翼片螺旋槳驅動,有的像撲翼機,卻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它們在空中的停留時間,一般僅維持在數(shù)秒之內。也就是說,剛剛起飛,就會一個跟頭摔到地上。
事實上,看似簡單的“迷你飛碟”,其設計要求并不簡單。首先,既稱“迷你”,體積就不能過大,尺寸被嚴格限制在60厘米之內;其次,“迷你飛碟”必須在極低的飛行速度下,保持穩(wěn)定的飛行狀態(tài),聲音還不能太響。
小鳥和昆蟲都是靠翅膀飛行的大師,有些工程師試圖通過仿生學解決技術難題。然而,機械的模仿,靈活性永遠比不上活生生的動物。直升飛機飛得再靈巧,與昆蟲相比也是小巫見大巫,這就是“迷你飛碟”在推進系統(tǒng)上面臨的技術瓶頸。再者,動力也是個難題。盡管各大實驗室在模型上普遍使用的鋰電池已經足夠小,足夠輕,電力最持久的也僅能支持10來分鐘。有些工程師把希望寄托于光電池和烴、碳氫化合物混合燃料上,但是目前還沒有拿得出手的成果可以利用。
導航系統(tǒng)設計遙遙領先
相對于推進器和動力技術面臨的設計瓶頸,導航系統(tǒng)的設計,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
目前,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已經成功研制出可以躲避障礙的飛行機器人Octave。CNRS科學家介紹說,Octave躲避障礙物的秘訣,全在它那只參照蒼蠅視覺系統(tǒng)設計的電子眼上?!埃希悖簦幔觯迤鋵嵤且患苎b有攝像機的微型直升飛機,攝像機和飛機上的微電腦相連接。微電腦根據(jù)傳回的圖像迅速判斷Octave的移動速度并分析外界景物特征,指示Octave調整飛行姿態(tài)和速度,確認與外界物體始終保持一定距離?!贝騻€比方,當我們走在路上,突然看見一棵樹出現(xiàn)在眼前,大腦肯定馬上指揮雙腿躲避,和大樹“保持一定距離”。
法國國家宇航研究探索中心參與這項計劃的工程師雅克·福爾對未來充滿信心。他說:“在微型遙控飛行器領域,我們并非從零開始。我們有成功的經驗,現(xiàn)在只是想把尺寸做得更小更精致,讓‘迷你飛碟’飛得更靈活更穩(wěn)定而已。最先進的微型攝像機僅有半克重,新型復合材料的質量越來越輕,越來越堅固。照我的預測,10年之內,就會有技術成熟的‘迷你飛碟’出現(xiàn)?!?/p>
(編譯自法國《周末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