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非常推崇素食主義,而肉類,尤其是紅肉,如豬、牛、羊肉卻成了不受歡迎的食物,每天僅吃些蔬菜水果和米飯,長此以往相信朋友們肯定有這樣的體會:人特別容易疲勞、精力渙散,這就是長期拒絕肉類,特別是紅肉的慢性后果。
這看似頗為奇怪,其實一點也不足為怪:肉類太少的膳食無法為人體提供足夠的鐵元素,很容易讓人覺得累和疲倦。而豬、牛、羊肉等紅肉卻含有豐富的血紅素鐵,這對保持人體的充沛精力相當重要。
正常成人體內(nèi)含鐵3~5克,其中60%~70%存在于血紅蛋白中,3%在肌紅蛋白中,細胞色素酶、過氧化氫酶等酶系統(tǒng)中約占1%,其余約26%~36%以鐵蛋白或含鐵血黃素的形式貯存于肝、脾、骨骼等處。機體缺鐵會出現(xiàn)缺鐵性貧血,表現(xiàn)為食欲減退、乏力、面色蒼白、心悸、頭暈等。
鐵的食物來源為含血紅素鐵豐富的動物性食品,如動物肝臟、肉類和魚類、魚子醬、魚粉、牡蠣等。而且一般來說,肉類的顏色越深,所含的血紅素鐵就越豐富,如動物的肉、心、肝、腎等。植物性食物中蘆筍、木耳、豆類、干果類及其它蔬菜如油菜、雪里蕻、菠菜、韭菜等含鐵量較豐富,但植物性食品中的鐵有一個小缺點,就是要受植酸鹽、草酸鹽、磷酸鹽、碳酸鹽的影響,吸收率一般較低,多在10%以下。
動物性食物特別是紅肉中的血紅素鐵以卟啉鐵的形式直接被腸黏膜上皮細胞吸收,故與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紅素鐵相比較,其吸收不受植酸等鐵抑制因素的影響,也不受抗壞血酸等促進因素的影響,吸收率一般高于非血紅素鐵,如豬、牛、羊肉,肝臟的鐵吸收率高達22%,血紅蛋白為25%,魚類食品為11%。
因此,對于一個身材正常的人,每天吃100克的牛肉、羊肉、瘦豬肉,對保持充沛的精力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