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成都的大街小巷,一下子冒出了不少水餃店,大多打著“北方水餃”、“X北水餃”、“XX餃子王”的招牌。對于這一點,我的確高興了許久,不僅因為我是一個餃子迷,而且讓我?;叵肫鹉赣H說過的一句話,“山西餃子是面食中最好吃的,可以被全中國的人接受”,這難道不是一種預(yù)言的兌現(xiàn)嗎?所以我只要看見餃子店的招牌就嘴中流口水,有種一飽口福的沖動。
但是在吃了好幾家的餃子之后,覺得有些索然無味,頗有些失望。有時候,一人獨自沉思,在遙遠的記憶中,懷念父母親的音容笑貌時,才可以回味夢中的情景,品嘗無窮的餃子香味。只有吃到父母親手包的山西餃子,才是真正的餃子。
我父母為山西人,做餃子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常說,山西人最講究吃餃子,有“好受莫如倒著,好吃莫如餃子”的口頭禪。作為山西人的后代,可以說,我們?nèi)⒚檬浅灾改傅乃滈L大的。從那些物質(zhì)奇缺的年代,每月只有一張肉票,供應(yīng)一斤肉開始,餃子就成了我們每個月改善生活的美味佳肴。父母的水餃在包法上,可以區(qū)分;父親的水餃造型美觀,肚子很大,裝餡較多,餃子邊形狀像豬耳,故稱“豬耳朵”水餃;而母親的水餃,則是裝餡也多,但形狀如元寶,故名“元寶”水餃。讓我們最高興的是,父母一起為我們做餃子,大家吃的時候,總是一個又一個區(qū)分,常常吃得很飽,并喝了餃子湯才罷休。一直多年,沒有吃厭過。然而,遺憾的是由于父親長期從事許多單位的領(lǐng)導(dǎo)工作,父母一起為我們包餃子的機會太少了。
父母的山西水餃味道好,是有原因的。我記得,他們主要做兩種餃子,即肉餡餃和素餃。首先要選面粉,用質(zhì)量高的面粉,因為四川的面粉筋力不夠。母親有時為了買點好面粉,還要在糧店排上半天隊,站得腰酸背疼,才能買到。肉餃子,在制餡上,用豬肉多,也用羊肉或牛肉,很有特色,主要是肉要切顆粒大一些,切忌切成茸狀,要求肥三瘦七,蔥子多用蔥白,要切粗一些,不要剁得太細,拌餡加入精鹽、味精、胡椒粉、醬油少許,攪拌均勻,餡不要太稀,口感才好。蔥顆可以用白菜(蓮花白)代之(羊肉則用蘿卜絲等),葷素搭配,講究營養(yǎng)。在味碟上,比較簡單,用蒜茸和醋及少許鹽、香油即可,這樣一來,肉香蔥香,融為一體,才能保持原汁原味,使人一飽口福。素餃子,主要是山西傳統(tǒng)的制法,采用葷湯素餃子,即用黃豆芽、豆腐、白菜和粉條等,加入調(diào)料做餡,另外準備肉片湯或肉絲湯,將煮熟的餃子,舀入肉湯碗中一起食用,另有一番風(fēng)味。
記得每當(dāng)做餃子時,母親總是像過年一樣大操大辦,將四川少有的大案板擺好,圍上圍裙,和面一頭大汗,切蔥熏得流淚,拌好餡后,邊搟面皮邊包。餃子皮搟得邊緣薄、中間厚,包成的餃子用報紙或牛皮紙排好,放在床上,每排固定個數(shù),便于計算。那時候,房子很小,燒的又是煤炭或蜂窩煤,包餃子的場合很大,吃時更加熱鬧,餃子香、醋香,夾雜著山西鄉(xiāng)音,弄得像“辦宴席”一樣。雖然條件不好,卻吃得舒服,樂此不疲,怡然自樂,樂在其中,勝過吃各種大餐筵席。
父母親已經(jīng)先后離開我們遠去了。每當(dāng)我們?nèi)⒚迷谝黄鹣嗑蹠r,往往要想起父母親包的餃子,真想再吃一次。因為,不管何時何地,只要吃到餃子,便會想到父母親的餃子,仿佛又回到那遙遠的過去,看到父母親做餃子的情節(jié),冥冥再現(xiàn),歷歷在目??上ВF(xiàn)在吃的許多種餃子,沒有哪種餃子可以與父母親的山西餃子相比。
只有母親留下的一句話,“山西餃子是面食中最好吃的,可以被全中國的人接受”,可引以為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