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職業(yè)生涯大師雷恩·吉爾森有本著作的書名叫《選對池塘釣大魚》。這是西方的一句名言,也是我們家鄉(xiāng)的一句俗語。
大凡有釣魚經(jīng)驗的人無不通曉“選對池塘釣大魚”的“釣魚經(jīng)”。選塘是釣魚的基本功。若沒有選好池塘,只能釣些小魚蝦,甚至一無所獲。而“選對池塘”,卻需要一定的真功。需要有中醫(yī)“望聞問切”的本領(lǐng)。望,即望池塘里的水色、“魚花”、“魚屎”。一般有大魚的池塘,不僅“魚花”多且“魚屎”多,“魚屎”越粗,魚越大;聞,即耳聞目睹,聽聽魚塘里魚跳躍的動靜,“滿塘魚兒亂泛花”;問,即問問釣過魚的朋友,問問當?shù)氐陌傩?,了解魚塘什么時候干枯過,約有幾年沒清底,放養(yǎng)過魚沒有等。但“問”卻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問”得不好,聽到的全是假信息。若要聽到真話,就要會“問”。切,即摸準魚塘的“脈博”。一般有大魚的池塘,水較渾濁,且有一股魚腥味。當然,“選對池塘”除了這些基本功外,還要根據(jù)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諸如選對“窩子”也十分重要,加上釣技,就一定會滿載而歸,收獲頗豐。
釣魚如此,生產(chǎn)經(jīng)營亦同此理。企業(yè)要永立市場潮頭,獲得最佳效益,釣到市場的“大魚”,就要有“選對池塘”的真功,掌握“望聞問切”的基本功?!巴保褪且忻翡J的“市場眼”;“聞”,就是要有“眼觀六路、耳聞八方”的心智;“問”就是掌握市場的學問,即問計于市場,問計于消費者,“問遍市場覓大魚”;“切”,即摸準市場“脈搏”。同時要“有眼(光)、有心(計)、有謀(略)”。這些都是選對市場這個“大池塘”“釣大魚”必備的要素。
遺憾的是,如今許多企業(yè)雖然有“釣大魚”的欲望,卻缺少“選對池塘”的眼光、心計和謀略,缺少“望聞問切”的真功。往往是“見到池塘就撒窩”,或“釣魚專揀熱鬧處”,或“哪里有池塘哪里有我”,好“跟風”、“起哄”,重復上馬、趕市場的“熱鬧”。諸如,近年來許多企業(yè)重視與國際市場接軌,對“國際訂單”趨之若騖,一見“國際訂單”就心急眼紅,便草率寄去巨額“會費”,結(jié)果卻上當受騙吃大虧。釣魚人,沒有“選對池塘”沒有釣到大魚,只是留下一些遺憾,但企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者,選不對“池塘”,卻是最大失誤,弄不好會傾家蕩產(chǎn)。因此,“選對池塘”應該成為每個企業(yè)家和生產(chǎn)經(jīng)營者努力學習和掌握的釣市場“大魚”的“釣魚經(jīng)”。
劉烈榜/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