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大人也難以抵擋一百塊錢的誘惑,何況這一位穿著破爛的小男孩呢?”警官正思考著剛剛發(fā)生的事情。
“我雖然沒有親眼看見這個小男孩偷東西,但是我把一百元放在桌子上沒到一會兒,錢就到這個小小偷手上了!”商店老板娘大聲地向警官抱怨著。
這時警官看見有一位小女孩,正用她的大眼睛注視著整件事的發(fā)展。
警官問小男孩:“錢是你拿的嗎?”
小男孩點點頭,沉默不語。
“告訴我你幾歲了!”
“六歲?!?/p>
“你妹妹呢?”
“四歲。”
警官不由地同情這兩個孩子。
“讓我們來看看現(xiàn)場吧!”警官注意到在商店柜臺后有一臺很大的電風扇,這在炎熱的天氣里使得顧客涼快不少。
“錢本來放在哪兒呢?”警官問。
“就在這兒!”老板娘將錢放在柜臺上。
后來警官在錢上放了一顆糖果,然后叫小女孩來拿。小女孩怎么樣也拿不到,因為她個頭實在太矮了,摸不到柜臺上的東西。
“你看著辦吧!對付這種小偷,一定要好好懲罰一番。”老板娘又在吼著,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樣子。
忽然,放在柜臺上的鈔票,被柜臺上的那臺電風扇的強風吹到了地上。
小女孩看見馬上彎著腰將錢撿起來,交到哥哥的手上,然后只見男孩馬上將錢交給警官。
“哦!原來錢是你妹妹拿給你的?”警官這么說。
男孩眼里馬上涌出委屈的淚水,點了點頭。
“那么你剛才為什么要說是你偷的呢?”
男孩因害怕妹妹被抓走就哭得更大聲了:“她是我妹妹,她從來都不會偷東西的!”警官轉(zhuǎn)頭望向老板娘,只見她低著頭不敢再說什么。
看完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呢?
在老板娘的心里只想著到底是誰偷了我的錢,偷錢的人需要付出相應(yīng)的代價。在老板娘的眼里這個穿著破爛的小男孩,一定是一個壞胚子!小偷一定是他。
但是,通過這位警官的細心詢問,才知道事實真相根本不是如老板娘所形容的。男孩根本沒偷錢。
他只不過是不知道怎樣處理或來不及處理妹妹所撿到的一百元而已。
反而,這一個似乎因身世背景而已經(jīng)被定型的小男孩,他對妹妹的保護和愛恐怕是我們很多大人和有財富的人都辦不到的。
有多少人的身上可以被發(fā)現(xiàn)一份讓人動容的愛呢(如同小男孩對妹妹的付出)?
有多少人能真正不以人的“外在表現(xiàn)”來判斷衡量一個人呢?
有時候,我們不也像是那位勢利。心硬的老板娘,會做出誤解他人傷害別人的事而不自知,且還自以為是,不知悔改呢。
在我們身邊,即使最不起眼的人,他們的生命中,都能夠有讓我們驚訝和學習的地方??!
選自《湖邊有棵許愿樹》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