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望著藍天發(fā)呆時,看見天上有一片云竟然像我的一只腳。這時,無限的遐想便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我開始尋覓起自己的成長足跡來,似乎現在每走一步都比以前的一步大,難道我長大了?我認真地思索著、尋覓著……
當媽媽對我說:“你十三歲了吧?”“對啊,我十三歲了!”我這才意識到自己長大了,不再是以前那個愛說就說、愛笑就笑的小女孩了。我現在已經是一個抱有理想并為了理想而展翅高飛的女孩,一只腳興沖沖地跨進青春的門檻,而另一只腳卻在童年的夢幻中不肯出來。
十三歲的我喜歡上了閱讀,就像爸爸一樣癡迷好書,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書中自有黃金屋”。我渴望把爸爸看過的世界名著通讀一遍,閱讀一下列夫·托爾斯泰的著作《安娜·卡列尼娜》,感受一下愛因斯坦一生的喜怒哀樂,品味一下雨果寫的《悲慘世界》,認識一下施耐庵筆下的英雄好漢等。
十三歲的我似乎長大了,喜歡的東西也在發(fā)生著變化,我開始喜歡聽各種流行音樂,喜歡早早地起床去看日出,喜歡吃一些甜食,不再喜歡與同學玩一些幼稚的游戲。同時,我也發(fā)現自己的脾氣越來越大了,動不動就會為一些瑣碎的小事傷腦筋、生氣。
十三歲的我似乎長大了,那雙頑皮的腳也長大了,一心想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好圓我這個小攝影迷的夢想。我想去看一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蜿蜒盤旋的萬里長城,到黃山上去看一看挺拔秀麗的迎客松,星羅棋布、惟妙惟肖的黃山怪石,還要去看一看廬山日出……
十三歲的我就是這樣一個稚氣未脫卻即將打開青春之門的小姑娘,感覺告訴我:“成長是幸福的,未來是美好的?!?/p>
我期望著……
(指導老師:姚莉紅)
云是變化的,思緒是變化的,“我”便在這變化中慢慢成長。
整段過渡,流露出“我”的心緒,為下文作鋪墊埋下伏筆。
展示心靈的一角,敘說心中的樂園。
成長的足跡留給了生活,生活的種種也在改變著我。
生活給了“我”夢想,也豐富了我那“成長”的歲月。
樂觀與朝氣成就著“我”,只因成長的快樂。
結尾凝重,意味深長,昭示著希望。
總評:稚氣未脫的“我”,面對生活的“洗禮”有了夢想,有了感悟,更有了向上的信念與動力。于是,“我”邁開了成長的步伐。文章結構精巧,透著活力,小作者語言靈動,跳躍的思緒拓展了心靈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