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歌——老泉山上聆大虛吟
那是一場自然宗教的秘法儀式
在山上
雨唱活大地
黑夜的山林
蠟燭火炬延伸
僧侶般的膜拜者行進
原始的疑問
自靈魂深處發(fā)音
我聽見體內(nèi)的共鳴
老泉山嗡然的回響
將我洗凈
無題之一
我在靈魂的底部反芻生命
像一只獸
直嚼到那綠褐色的玩意兒略有一點兒苦味
那苦味,從我口腔里蔓延,順著喉嚨下滑
擴散到四肢到手指尖到整個身體
我沒有被苦味的汁液浸泡著
我就是那苦味的汁液本身
無題之二
我怕
恐懼像一座冰山融化從靈魂的隱密缺口汩汩涌出我淹覆滅頂
我害怕極了
傾訴思考分析矛盾徹底解構(gòu)再重組
大腦以梅爾維爾巴哈拉岡費羅伊德戴維鮑伊連接腳趾
我仍舊怕極——誰來給我一個沉默的擁抱
那西沙斯,我的愛人
我再不能說什么
我的愛人
你離去時卷起的那沙塵
至今仍鯁著我的喉嚨
我發(fā)不出一聲留你發(fā)不出一聲從我干澀的嘴里
因為你 沉默地前進
我成為一陣
跫音的回響
平庸的年代
這是一個平庸的年代
既無榮耀亦不腐敗
黏稠的靈魂停滯
并期待
尚未察覺的矛盾在潛意識里搖擺
稍有思想的人們開始復古
唯恐來不及掩飾乏味呆板的窘態(tài)
作家堆砌文章
雕塑家展出破爛的冰箱
畫家掩面跳下樓房
最后詩人宜稱:空洞是新藝術(shù)的濫觴
這是心理醫(yī)生與算命師的年代
他們分享同一個腦袋
這是政客與商人的年代
腦袋是何物他們并不明白
一個乎庸的年代
既無榮耀
亦不腐敗
晨起小感
題記:2004年5月16日哥倫布早晨的空氣極為熟悉,百思不能憶起,漱洗時靈光一現(xiàn),原來不是家鄉(xiāng)的氣味,是旅行麻州小鎮(zhèn)某一秋天的早晨,還是異鄉(xiāng)。
早晨冰涼涼的氣息在空中彌漫
神圣的寧靜竄入我的軀體
喚醒輕浮的靈魂
這熟悉的觸感不是來自母親的子宮
——來自血液
是同在異鄉(xiāng)濱海的那端
吹來的一陣揉干我濕發(fā)的秋風
冬日哥倫布
遠處的燈亮起,
鐘
敲了六響
我看見自己從湖面上走過。
在冬天結(jié)束以前
樹干上覆著的,是雪嗎?
或是舊舊的斑駁。
一杯酒,或是一個擁抱
能將這斑駁從靈魂上除去嗎?
遠處的燈更亮,歸林的雀鳥啾啾
我仍舊坐在這樹底下
看著自己從湖面走過
遙遙幾許稀落的人聲,使世界更安靜
這寧靜撫慰我,這涼冰冰的空氣撫慰我
我愿意相信自己終要回歸
縱使歸處尚隱于霧里。
我終要跨越那湖
而冬日的斑駁將褪去
我將回歸
山色——數(shù)年前偶遏一鄒族青年于山間婚禮
我們在山中的婚禮相遇
新娘著彩裙
新郎極俊俏
你以微微傾斜的方式喊我的名字
如同手中一管竹酒壺
微微傾斜
飲盡
一滿杯夜露的純粹
執(zhí)一管竹酒壺
你收去我靈魂醺醺然的輕浮
釀一汪月色
沁涼如山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