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一
狡猾的狐貍
兩只貓互相爭奪美食。
“這是我發(fā)現(xiàn)的,所以是我的!”
“不對,我先發(fā)現(xiàn)的,應(yīng)該是我的!”
“不,是我先發(fā)現(xiàn)的,拿來!”
“才不給你哩!”
“放手啊!”
“我才不放手呢!”
兩只貓互不相讓,緊抓著食物不放。
過路的狐貍停住了腳步,用兩只閃亮的眼睛看了看,然后硬闖入這兩只貓中間。
“孩子們,你們在吵什么?”
“嗯!狐貍伯伯,請評評理,是他想搶走我發(fā)現(xiàn)的食物?。 ?/p>
“不對,這是我先發(fā)現(xiàn)的!”
“我知道了,知道了!伯伯會把食物分成兩半的,不要再吵了,去拿秤來!”
狐貍將食物分成兩半,并且用秤量了起來。
“咦,右邊比較重!”
狐貍說著就把右邊的一半肉咬了一小口。
“啊!這次變成左邊的比較重啦!”
接著狐貍又咬了一口左邊的食物。
“這樣右邊又太重了!”
于是再咬一口右邊的。
兩只貓睜著眼睛看著秤上的食物變成了豆粒般大小。
“實在沒辦法啦!就讓伯伯吃光吧!”
結(jié)果狐貍把食物吃得一干二凈,還說:“??!真好吃!嗨!再見了!”
多么狡猾的狐貍呀!
“我們兩個如果不吵架,好好地把那食物分開來吃該多好??!”兩只貓垂頭喪氣,以后再也不敢吵架了。
故事之二
鷸蚌相爭 漁翁得利
一只河蚌張開蚌殼,在河灘上曬太陽。有只鷸(yù)鳥從河蚌身邊走過,就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兩片殼合上,把鷸嘴緊緊地鉗住。鷸鳥用盡力氣,怎么也拔不出嘴來。蚌也脫不了身,不能回到河里去。河蚌和鷸鳥就爭吵起來。鷸鳥甕聲甕氣地說:“一兩天不下雨,沒有了水,你回不了河,總是要死的!”河蚌也甕聲甕氣地說:“假如我不放你,一兩天之后,你的嘴拔不出去,你也別想活,總要餓死!”河蚌和鷸鳥吵個不停,誰也不讓誰。這時,恰好有個捕魚的人走過,就把它們兩個一起捉去了。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現(xiàn)在用來比喻雙方相持不下,結(jié)果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
博士丁贈言
學(xué)會分享
親愛的少年朋友,當(dāng)你快樂時,你會把快樂告訴家人和朋友嗎?當(dāng)你憂傷時,你會把憂傷向家人和朋友傾訴嗎?當(dāng)你獲得小小的成功時,你會把喜悅傳達給家人和朋友嗎?當(dāng)你面對困境時,你會讓家人或朋友與你分擔(dān),并共同找出擺脫困境的良策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需要與人分享的,無論是快樂,憂傷,失敗,成功。我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不可能離開大家而獨立存在于社會。試想一個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與同伴交往的人,怎么能夠獲得朋友,又怎樣與他人合作呢?
與人分享是一種美德,在分享的同時,我們與親人、友人加深了親情與友情,也在不斷的分享中不斷地結(jié)識朋友,在分享中取得進步、成功。
有人說:把你的痛苦告訴別人,你的痛苦就會減半;把你的快樂告訴別人,你的快樂就會翻倍。
會分享的人是幸福的人,學(xué)會與他人分享,你的生活必定會更加充實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