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正在辦公室里忙著,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是我讀初中時教我地理的陳老師打來的。陳老師在電話里說:“我到你這兒了,現(xiàn)在就在車站,怎么找你呀?”
車站到我的單位也就公交車兩個站的距離,但不在同一條主街道上,穿過中間的一條巷子就到了,走路不過幾分鐘時間。想讓陳老師打的過來,想想不太禮貌,終于還是放下手上的活兒,到車站去接陳老師。
陳老師在省城師范畢業(yè)后,就回老家教書,一輩子都沒離開過老家那所初級中學(xué)。去年,陳老師退休了,說是有機會要出來走走,這不,沒打招呼就來了。
叫了兩位陳老師教過的也在這座城市工作的老鄉(xiāng)一起來陪陳老師吃飯。幾年不見,陳老師頭發(fā)都發(fā)白了,還好,身子骨硬朗。席間,一位老鄉(xiāng)笑道:“陳老師您真逗,還是教地理的,怎么就橫穿一條巷子的路都找不到?找個人問問就行了?!?/p>
陳老師聽了這話竟有些忸怩:“我沒到過大城市,不是說出門在外要小心嗎,還是謹慎點兒好?!焙攘艘槐?,陳老師似乎膽壯了一些,說:“其實,不瞞你們說,我雖然教地理,可是,我除了到過省城讀書,到過老家縣城,別的地方都沒去過。這不,退休沒事了,才想出來看看?!?/p>
這里離老家也就百多公里的距離,周圍的景區(qū)景點不少,方圓百里的人沒有游覽過這些景區(qū)的可能不多,而陳老師就是其中之一,陳老師居然還是第一次來這個管轄著我們老家的地級市。
飯后,帶著陳老師轉(zhuǎn)轉(zhuǎn),陳老師一直掛在嘴上的話就是:城市原來這么大,真的跟電視里看到的一樣。
陳老師,這只是座小城市而已。我突然覺得鼻子有些發(fā)酸。
從那個傍晚到夜里11點,我租了輛出租車,帶著我的地理老師在這座小城里繞了3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