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有一位婦女,她幾乎承受了凡人難以忍受的種種不幸,悲觀、沮喪,消化不良、失眠、孩子生病……各種打擊接踵而來。但她后來決定擺脫使自己和周圍人的生活痛苦不堪的種種因素,于是自己定下了一條規(guī)定:她每天就餐前對著鏡子笑一次,不管有沒有值得發(fā)笑的事情。這樣只要稍微有些可笑的事情她就能對著鏡子開懷大笑。如今,她的身體非常健康,情緒也很昂揚,她的家已經(jīng)成為充滿歡聲笑語的場所,丈夫和孩子們也受到她快樂心情的感染,現(xiàn)在他們都很健康,也很幸福。
曾經(jīng)見過一位醫(yī)生,醫(yī)術(shù)倒不是十分高明,不過人們親切地喊他——“微笑醫(yī)生”。他整天總是笑瞇瞇的,他的面容很受大家歡迎,因而前往他的門診看病的人很多。其實“微笑醫(yī)生”很少給病人開藥,只是愉快地給病人提一些充滿希望的醫(yī)療建議。有一次,我止不住問他:“你這樣看病,效果如何?”兩眼笑成縫的“微笑醫(yī)生”答我:“治療非常有效,難道你不曾聽說過——好心情是可以相互傳染的!”我的一位文友因為生病已經(jīng)失去了生存下去的信心,甚至連自己摯愛的寫作也想放棄。全家人每天站到他的病床前安慰他,無濟于事。一天,他的一位文友奉他的家人邀請前來安慰他,那人微笑著說:“病情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很快就會康復的,再說你還有那么多好文章未寫給我們欣賞呢!”那人說話的時候非常不自然,臉上的表情看起來很夸張。結(jié)果,病人忍俊不禁大笑起來,想笑的努力喚起了他的精神乃至全身各個器官的機能。后來他的病竟然很快痊愈了。
愛默生說:“不要在墻上掛令人心情沉重的圖片,談話時也不要講到那些不幸的令人憂郁的事情?!北葟匾苍f過:“不要和那些總是不滿、抱怨生活的人呆在一起。永遠都要尋找天堂和鳥語花香的地方,不會笑、不高興的人應該檢查自己出了什么毛病,他應該齋戒、祈禱,直到他的臉上發(fā)出快樂的光芒?!?/p>
生活中,有時候,我們和不幸的人一起抱怨時,表面上像是安慰了別人的不幸,其實那是錯誤的。這樣抱怨著的安慰,不僅對那些不幸的人無益。而且還對自己有害。生活告訴我們不要在自己心里體驗別人的痛苦。遠離憂慮,回避牢騷,如果我們一直向上看,生活積極樂觀工作勤奮努力,就一定會得到幸福的光照。誠如地下的種子那一份對光明的執(zhí)著。種子從來不懷疑,總有一天它會破土而出,長成一棵幼苗,長出枝葉,并且一定會開花結(jié)果。它從來不問自己,怎么才能突破壓在頭上厚厚的土壤,它從不抱怨成長過程中碰到頑固的石頭和砂礫,而是不斷地用自己柔嫩的根須一點一點向上頂出,透過石頭和砂礫,堅韌勇敢地成長著,直到露出地面長出枝葉,之后開花結(jié)果。
因而,當我們身處絕望的邊緣,靜靜坐下來,拿起筆,打開記憶的閘門,把自己的悲傷痛苦的原因列在紙上,同時在這頁清單上也列出曾經(jīng)獲得快樂的原因,不要遺漏任何的快樂源泉——強壯的體格、健康的身體功能、財產(chǎn)、朋友和家人、成就、品位、生活的前景……然后,再作“痛苦與快樂”的權(quán)衡,一眼就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令我們快樂的源泉遠遠多于痛苦的原因,這樣,我們就沒有理由總是讓自己處在悲傷、痛苦的陰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