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街上有一爿藥鋪,無字無號,是鄔駝三開的。因此,居民們便叫它為“駝三藥鋪”。
藥鋪開在街頭,店面不大,藥的種類卻非常齊全,從根根草草的中藥,到花花綠綠包裝的西藥,應(yīng)有盡有。特別是一種稱作“神丸”的藥,放在透明罐里,很是醒目。
居民們有點頭痛腦熱、傷風(fēng)感冒,或是跌打損傷、破皮爛肉的,總要找駝三開些藥,而后配上兩顆“神丸”。每每這時,駝三總是斜瞇著眼,用滿是青筋的手,扯一張草紙,把“神丸”裹好遞過去,嘴里神神密密地說著:“吃了神丸,包好,包好!”
駝三的“神丸”在康樂街上,還真有些名氣。
據(jù)老人們說,駝三爹的爹手里就經(jīng)營著這爿藥鋪?!吧裢琛币惨呀?jīng)傳了好幾代了,它的配方是祖?zhèn)鞯摹`w家有個規(guī)矩,祖?zhèn)髅胤讲坏珜ν獗C埽瑢?nèi)也嚴(yán)加控制。傳男不傳女,傳長不傳次。至于“神丸”是如何配制的,是些什么成分,外人更是難以得知。偶然從駝三家人的閑談中,人們得知,每每深更半夜,駝三才會到居室的地窖中配制“神丸”,然后送往藥鋪。藥鋪里別的藥缺幾味是無關(guān)緊要的,但“神丸”絕對不能斷貨。居民們來藥鋪,首先眼睛要朝透明罐中的“神丸”瞄一瞄,有“神丸”就掏錢,無“神丸”則改日再來。
駝三就憑著這“神丸”,在康樂街的藥鋪中獨占鰲頭。別的藥店冷冷清清,生意清淡時,駝三的藥鋪照常門庭若市、熱熱鬧鬧的。不光街上的居民都到這里來求醫(yī)問藥,連遠在鄉(xiāng)下的農(nóng)民也慕名前來求助“神丸”祛病解痛。
駝三開藥鋪到底賺了多少錢,外人是算不清楚的。居民們只看到駝三蓋了一棟三層的小洋樓,內(nèi)外都用一流的裝飾材料進行了裝修,室內(nèi)高檔電器應(yīng)有盡有,布置得富麗堂皇。大家看到駝三過著闊氣的生活,也覺得沒什么眼紅的,誰叫他有祖?zhèn)鞯纳裢枘兀?/p>
駝三的獨養(yǎng)兒子在外地藥學(xué)院讀書,是駝三花了好幾萬元錢自費送去的。
這年秋天,駝三的兒子從藥學(xué)院畢業(yè)了。
一日,駝三要他在家看藥鋪,自已則去省城進些新藥來。不知是年紀(jì)大了眼睛花了,還是走得太快太急,駝三被城里的汽車撞得奄奄一息。
待兒子把駝三接到藥鋪時,一家人早已泣不成聲。駝三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他吃力地揚起手,示意其他人走開,只留兒子在身邊。他顫顫地從胸間掏出一張皺巴巴的黃紙。“神丸配方”幾個大字清晰地映入兒子的眼簾。兒子倏地睜大了眼睛,只見下面用蠅頭小楷寫著:“糯米粉10錢,薯粉5錢,蜂蜜1錢……”
兒子驚呆了。這就是傳了好幾代的“神丸”配方?這就是康樂街居民們頂禮膜拜的“神丸”?可里面沒有半點成份與藥掛得上鉤呀!
于是,駝三的兒子決定藥鋪里再也不賣所謂的“神丸”了。父親既然把藥鋪交給了他,就憑著他在藥學(xué)院苦讀了幾年的功力,也完全可以在經(jīng)營上游刃有余。對此,他充滿信心。
過了月余,駝三的兒子真的把藥鋪整修一新,從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進了許多好藥,并把藥鋪正式取名為“健民藥鋪”。
開張的那天,“健民藥鋪”很是熱鬧,居民們都蜂擁而來。店主熱情地向他們介紹著新藥的性能、功效及主治范圍??伤麄児饪纯?、聽聽,而后都一聲不吭地走開了。一天下來,營業(yè)額寥寥無幾。
再后來,“健民藥鋪”經(jīng)營不下去了。駝三的獨生子只好背井離鄉(xiāng),把藥鋪轉(zhuǎn)移到縣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