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去遼西山區(qū)搞社會調(diào)查,這是學(xué)校分給我的任務(wù)。那是大山深處極貧困的一個小村子,幾乎與世隔絕,我主要是調(diào)查這里的教育情況。正趕上村里學(xué)校的一個老師生病,我便代他上了一個月的課。學(xué)校只是一間搖搖欲墜的土房,學(xué)生也只有十幾個。
村上讓我吃派飯,就是挨家挨戶地吃。我知道每一家都很窮,便跟村長說不必另做,他們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去的第一家姓張,他們家有個孩子在我代課的班上讀書。他們家住的是一座小小的石頭房,院子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推門進(jìn)屋,屋里的墻上棚上是用報紙新糊的,地面也是纖塵不染??簧献晃焕夏棠?,我的學(xué)生張梅告訴我那是她奶奶,在外屋灶前忙著的是她媽媽。她爸爸則有些拘謹(jǐn)?shù)貨_我不停地笑著。
吃飯的時候,起初除了張梅的爸爸外,別人都不上桌,后來在我的極力勸說下,大家才都坐在了飯桌旁。雖說有話在先,可他們還是做了一些好吃的--炒雞蛋和白面油餅,我猜這也許是他們家最好的東西了。吃飯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張梅的媽媽和奶奶都穿著一身很怪的衣服,暗紅的衣褲,上面不規(guī)則地點綴著一些各種顏色的繡花。見我在注意她們的衣服,張梅問我:“老師,我奶和我媽的衣服好看嗎?”我點點頭說:“真好看!”他們?nèi)α恕?/p>
吃過飯后,天已漸晚,張梅的爸爸非要讓我喝了茶再走。這也不知是多少年前的茶葉了,有一種怪怪的味道,可我還是喝了兩杯。我離開他們家的時候已是繁星滿天。張梅送我回學(xué)校,路上她忽然問我:“你是不是對我媽和我奶的衣服感到很奇怪?”沒等我回答,她接著說:“那是她們結(jié)婚時穿的衣服!我們這里窮。姑娘沒出門的時候就買來便宜的白布,然后用我們這里山上特有的一種紅草把布染成紅色,再做成衣服,就是結(jié)婚的新衣了。我問:“為什么還繡上那些花兒呢?”張梅說:“那是后來繡上去的,我們這里的女人對這種嫁衣很喜愛,不常穿,只是到了過年過節(jié)或者家里來了重要的客人時才穿,不管是老太太還是新媳婦都這樣。雖然穿的次數(shù)少,可年頭多了總會有磨破的地方,于是她們就在破的地方用彩線繡上花。你剛才看到了,我奶衣服上的花就比我媽衣服上的花多!”我的心忽然涌起一種巨大的感動。
果然,那一個月里,無論我去哪家吃飯,家里的女人們都穿上她們的嫁衣,這讓我感慨不已。離開的時候,我站在山頂回眸凝望這個小山村,把真誠的祝福留在了這里。這里雖然貧窮,可這里的人們卻用一顆溫暖的心去焐熱生活的清貧。用一種美麗的心情去映亮生活的黯淡,就像用美麗的繡花去彌補嫁衣上的破痕。那么,所有的苦難也都會因此而變成生命中燦爛的點綴。我知道他們終會走出貧窮。因為他們有著熱愛生活的火熱的心。也正因為如此,他們雖然貧困到這般地步,卻仍能對生活露出最美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