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黃牛產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石門、慈利、桃源等縣,是役肉兼用型的地方良種,是在湘西丘陵山地地勢條件下經過長期自然和人工選育而逐漸定型的優(yōu)質黃牛品種,在國內享有盛名。這一地區(qū)現已被列入全國14個商品牛基地之一。湘西黃牛具有性情溫馴、繁殖力高等特點,適于山區(qū)、丘陵區(qū)飼養(yǎng)和使役。該牛的特征是:全身被毛金黃、棕黃或黑色,以金黃色較為普遍;被毛短密,富有光澤;角型有八字、扁擔、火叉、芋頭等狀,以八字角最為普遍。該牛眼大有神,體型較大,骨骼粗壯,肌肉發(fā)達豐滿,肩峰高,背腰寬且平直,四肢粗短,前肢稍彎而扁平,蹄圓深且堅實,皮膚較厚,富有彈性,視力較好,爆發(fā)力和持久性能好,役用期為16~20年。繁殖力強,適宜配種,母牛產犢多為3年2胎,也有1年1胎,一頭母牛終生可產牛犢8~12頭。初生體重公牛平均為15公斤,母牛為11.7公斤,成活率90%以上。其生長速度較快,公牛1歲時平均體重達182.2公斤。典型牛體型高大,畫眉,漂白襠。肉質紅潤,色鮮艷,水分少,含蛋白質高,營養(yǎng)價值高,是理想的肉類食品,適宜加工牛肉干,有健脾功能。湘西黃牛肉制品在香港國際市場上有優(yōu)質味美產品佳譽。(湖南 鄭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