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你們知道阿城嗎?他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由于某些原因,阿城連中學都沒讀完,但他為什么能寫出那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呢?阿城在他的小說《孩子王》中,通過一位老師教孩子作文的故事,多少給我們透露了一點“秘訣”:
“作文不能再抄(社論)。不抄,那寫些什么呢?你們自己寫,就寫一件事,隨便寫什么,字不在多,但一定要把這件事情老老實實、清清楚楚地寫出來……比如,寫上學,那你就寫:早上幾點起來,干些什么,怎么走到學校,路上見到些什么——”(學生有人叫起來:“以前的老師說那是流水賬!”)“流水賬就流水賬,能把流水賬寫清楚就不錯了。別看你們上了九年學,你們試試瞧。好,咱們現在就做起來。大家拿出筆來,寫一篇流水賬?!?/p>
這里沒有提到高深的寫作技巧,只是要求孩子們從寫流水賬開始,聽起來好像與我們印象中的作文要求(比如要有妙詞佳句、講究構思和立意等等)大不一樣。其實,這里面大有學問呢!
首先,記流水賬為我們提供了練筆的機會。許多作家在談及寫作經驗的時候,總會說到多讀多寫。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本毼涔?、練唱歌,必須天天堅持。寫作也是這樣,要想寫好,最好天天動筆。魯迅、葉圣陶、季羨林等許多作家,在日記中就有許多流水賬。你看下面這篇季羨林爺爺的日記:
1945年4月7日
早晨起來,吃過早點,進城去,想買一個面包。走了幾家面包店,都沒有。后來終于在擁擠之余在一家買到了。天空里盤旋著英美的偵察機。吃過午飯,又來了警報,就出去向那Pilzkeller(培植蘑菇的山洞)跑……一直等到5點多,覺得不會再有什么事情了,才慢慢回家。剛坐下不久,就聽到飛機聲,趕快向樓下跑,終于跑到那Pilzkeller。仍然是一批批炸彈向城里丟。我們所怕的Grossangriff(大攻擊)終于來了。好久以后,外面靜下來。我們出來,看到西城車站一帶大火,濃煙直升入天空。8點前回到家來。吃過晚飯,在黑暗里坐了半天,心里極度不安,像熱鍋上的螞蟻,終于還是帶了東西,上山到那Pilzkeller去。
這則流水賬式的日記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過多的修飾,真實記錄了戰(zhàn)亂年代平民百姓動蕩不安的生活。其實,我們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生活,認真地觀察,忠實地記錄,這就是練筆的好機會。
其次,記流水賬積累了寫作素材。很多同學在寫作時抓耳撓腮,總感到沒有東西可寫。但是,如果你平時堅持記流水賬,作文的時候只要把這個“賬本”拿出來,沙里淘金,挑選出適合的素材,把它寫具體、寫充實,就是一篇不錯的習作了。
最后,記流水賬有利于訓練我們的思維。正如阿城在小說里說的那樣,記好流水賬也并不容易。流水賬,關鍵在于流暢、有條理、清楚明白。而要做到這一點,很大程度依賴于清晰的思維。常記流水賬,你的思維就會不斷得到訓練,長此以往,你寫作的思路也就自然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當然,記流水賬僅僅是習作的開始。在《孩子王》這篇小說的最后,原來那幫習慣于說假話、抄作文的孩子,他們的作文水平有了令人刮目相看的進步。同學們,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每天記記流水賬,不久的將來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