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可見在一篇文章中題目是何等的重要,它是使人“一見鐘情,怦然心動”的因子。好的題目或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如明眸一盼,韻味不盡;好的題目能收到“一俊遮百丑”“先聲奪人”之功效。鄭板橋有言:“題高則詩高,題矮則詩矮,不可不慎也。”那么,怎樣才能擬出新穎、別致、頗具神韻的標(biāo)題呢?這里有幾點技巧:
修辭法 巧妙地運用修辭擬題,能使題眼生動雋永、新穎形象,使人急欲閱讀。如教材中的《綠色辦公室》《蟋蟀的住宅》《大海的歌》,又如學(xué)生習(xí)作《孩子不打不成材嗎》《媽媽,我是“容器”嗎》,這些題目運用了或比喻、或反問、或擬人的語句,新穎別致,引人注目。
套用法 有些歌曲或現(xiàn)代流行的時髦語言能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或道出人們的心聲,或清新優(yōu)美,或蘊涵哲理。恰當(dāng)?shù)靥子盟鼈冏鳂?biāo)題,顯得風(fēng)味獨特,令人欲先睹為快,極具感染力。如《我的“永不服輸心”》(套用《我的中國心》),《世上還有“鄰居”好》(套用《世上只有媽媽好》),《心太“黑”》(套用《心太軟》)等。這些標(biāo)題套用了時髦語言,注入了時代的活水,具有很強的時代氣息和感召力。
引用法 (或化用法)恰到好處地引用或化用常用語、格言、諺語、警句、成語、課文標(biāo)題等擬題,言簡意賅,精練明快,新穎有趣。a、引用俗語擬題。如《團結(jié)就是力量》,此題明確生動,體現(xiàn)了文章的精髓。b、引用成語擬題。如《完“璧”歸“趙”》,以此為題,獨巨匠心,凸現(xiàn)了文章主旨。c、化用課文標(biāo)題。如《賣“冰棒”的小女孩》(化用《賣火柴的小女孩》),《真誠的友誼》(化用《偉大的友誼》),《那雙水靈靈的眼睛》(化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等。這些題目或內(nèi)涵豐富,或凝練簡潔,引人入勝,撼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