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宋平同志提寫書名,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金沖及作序,劉春秀撰寫的《周恩來和鄧穎超》一書(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以豐富的內(nèi)容和翔實的材料,謳歌了周恩來和鄧穎超這對恩愛夫妻、革命伴侶,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漫長歲月中,為新中國的繁榮昌盛英勇奮斗、嘔心瀝血的獻身精神和不朽業(yè)績,展現(xiàn)了他們開闊博大的革命胸襟和多姿多彩的感情世界。
與《周恩來和鄧穎超》同名的書,以前也曾出版過,同以往出版的同名書籍相比,此書具有以下幾大顯著特點。
此書是目前國內(nèi)外第一部以編年體的方式和真實的歷史事實,比較全面完整準確地反映周恩來鄧穎超一生的書籍。該書沿著周恩來和鄧穎超的人生軌跡,生動反映了周恩來鄧穎超從相遇相識到相愛結(jié)合,從確立共產(chǎn)主義信仰到共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中,從在上海的黨中央經(jīng)受白色恐怖的嚴峻考驗到工作在戰(zhàn)爭連綿的中央蘇區(qū),從鐵流兩萬五千里的長征路上到革命圣地延安,從烽煙滾滾的抗日戰(zhàn)爭到參加創(chuàng)建新中國的解放戰(zhàn)爭,從勵精圖治探求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shè)道路到“文化大革命”中力挽狂瀾,及至夫妻二人相約將骨灰撒向祖國的江河大地等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事實。透過這些歷史事實,人們可以更加全面、科學地評價周恩來鄧穎超對中國革命和建設(shè)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和輝煌業(yè)績,可以更加完整、準確地認識周恩來和鄧穎超的品德、情操和精神、風范。
全書自始至終響著為理想信念而獻身的主旋律,是一部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好書。該書章章充滿革命激情,節(jié)節(jié)催人奮發(fā)向上,字里行間洋溢著周恩來鄧穎超為了主義和正義,戰(zhàn)勝一切困難,而不被困難所壓倒的英雄氣概和浩然正氣。瀏覽全書,人們不僅可以了解到,周恩來鄧穎超在波瀾壯闊的五四運動中,是以怎樣的精神奮勇報國、救亡圖存的,還可以了解到周盡來是怎樣東渡日本,遠涉西歐,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在他經(jīng)過推求比較最終確立了要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的堅強信念后,表示:“我認主義是不變了,并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就連選擇伴侶,周恩來也是從能否與他同甘共苦一起經(jīng)受革命風浪的考驗為標準。他曾對侄女說過:“當我決定獻身革命時,我就覺得作為革命的終身伴侶,她不合適(注:指曾和他接近的那位姑娘),她不可能一輩子從事革命,她經(jīng)受不了革命的艱難險阻和驚濤駭浪。這樣,我就選擇了你們的七媽(注: 指鄧穎超)。接著和她通起信來。我們是在通信中確定關(guān)系的?!?/p>
事實證明不管在中國革命的哪個歷史時期,不管周恩來和鄧穎超遇到什么困難、艱險、挫折,都沒有動搖他們?yōu)楣伯a(chǎn)主義而奮斗的信念,沒有摧毀他們勇往直前的銳氣。正因為他們心中自始至終有著為共產(chǎn)主義而英勇奮斗的明確目標,因此,他們在遇到狂風巨浪時,能沉著鎮(zhèn)定,機智應對;遇到挫折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時,顧全大局、相忍為黨。就是周恩來臨終前,還相信共產(chǎn)主義一定能實現(xiàn)。當前,不少人,尤其是青年人,對自己的奮斗目標茫然無知,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活著,失去了前進的方向。周恩來鄧穎超對主義的堅定和為之奮斗的精神,為他們做出,了榜樣。
穿插于全書間的70多封聯(lián)絡夫妻感情、反映夫妻真摯情意的書信,既像一條色彩斑斕的紅線為全書添輝增色,又解了一些人對周恩來鄧穎超夫妻之間關(guān)系撲朔迷離的諸多猜測。領(lǐng)袖人物之間的夫妻感情向來是人們議論的焦點。對于周恩來鄧穎超夫妻之間的感情,人們也沒少猜測。但是,只要人們了解了他們相愛的基石和保證是建立在為共產(chǎn)主義理想而奮斗上,只要人們?nèi)フJ真品味反映他們夫妻感情的一封封關(guān)愛殷殷、情深意篤的書信,只要人們走進他們的感情世界,人們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不僅是相親相愛、相濡以沫,而且超凡脫俗、和諧高雅。為了革命工作,聚少離多的周恩來夫婦常通過書信,聯(lián)絡感情,相互激勵。因此穿插于全書間的70多封書信,反映了夫妻之間的真摯情意。70多封書信中,除一封是結(jié)婚前談論主義的外,其他皆是結(jié)婚后寫的。這些書信,有在烽火連天的戰(zhàn)爭歲月中,出生入死、患難與共的夫妻之間的關(guān)愛、系念;有相互間孜孜不倦地對黨的方針政策的認真探討;有彼此在病中時,相互的慰藉和眷戀;有一方遇到危難和艱險時,另一方運用書信與之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1954年,病中的鄧穎超寫給到廣州出差并屢屢約自己也同往的丈夫的一封信,集中反映了他們夫妻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廣州是周恩宋和鄧穎超結(jié)為連理的地方,是他們共同生活開始的地方。那年,周恩來來到廣州出差,這里的許多景物都能引起他美好的回憶。他是多么希望妻子也到此同游啊!于是他給鄧穎超連續(xù)發(fā)了兩封充滿深情的信,還試著與妻子通了電話。鄧穎超在連續(xù)接到周恩來的兩封信,并從千里之外的話筒里聽到丈夫?qū)λ年P(guān)切和問候后,于 11月16日病后試筆復信周恩來。“恩來我親愛的老伴:……羊城,是多么值得紀念和易引起回憶的地方!它是我們曾和許多戰(zhàn)友和烈士共同奮斗過的地方,又是你和我共同生活開始的地方。三十年前你和我是天南地北害相思,這次我和你是地北天南互想念。三十年來我和你的共同生活,多是在患難與共、艱苦斗爭、緊張工作中度過的。這次你總算得到比較過去稍休閑的機會,可惜我因病不偕行與你共游舊地,但我仍為你喜且羨,每在靜默中心向往之,當和你有不少共鳴的回憶。希望以后有機緣能和你再去共游也?!编嚪f超說過:“我和恩來同志將滿三十年的夫妻關(guān)系,能夠相處得比較好,能夠鞏固至今,最主要的一個條件亦是一條經(jīng)驗;那就是感情與政治互相滲透,相互結(jié)合起來,而又以政治為主導去加以處理,加以發(fā)展,在不斷地改進著而得以鞏固的?!?/p>
其實,除了上述維系夫妻感情的書信外,在他們風雨同舟、相依相伴度過20年左右的夭妻生活后,他們總結(jié)出的夫妻的寶貴經(jīng)驗“八互”,即“互敬、互愛、互助、互勉、互信、互慰、互讓、互諒”,不僅成為黨內(nèi)外人們羨慕和推崇的榜樣,而且是他們夫妻相親相愛、坦白真誠的生動寫照。
此書是作者經(jīng)過20余年對周恩來夫婦的思想、信念、品德、情操、精神、風貌及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進行研究后寫出的,溶入作者大量心血。讀后讓人受到啟迪和教益。但愿人們隨著作者的思路,走進周恩來夫婦的感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