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平
摘要:在我國從封建社會起政府就一直承擔著對貧困群體救助的主要責任。但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由于政府施政理念和非政府力量的發(fā)展狀況等方面的不同,政府對貧困群體的救助也存在明顯差異。在我國封建社會對貧困群體的救助情況以宋代為界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宋代以前,除了官方救助以外,非政府的宗教救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兩宋時期主要是以官府救助為主導;宋代以后,民間慈善組織作為非政府力量,在社會救助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近代以來,我國政府社會救助受到西方理念的影響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政府社會救助制度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在前期的國家—單位保障模式下,政府承擔了全部救助責任;在后期的國家—社會保障模式下,政府對貧困群體的責任有所降低。
關鍵詞:救助;政府;責任;貧困群體
中圖分類號:C91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02(2005)01—00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