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 咚
2004年是米高梅的80年華誕,但她卻在這個時刻走到了盡頭,淪為拍賣桌上的一件物品,50億美元現(xiàn)金是她的身價,最終她將成為索尼的囊中之物。憶當年,由路易·梅耶領軍的米高梅風光無限、霸氣十足,但如今,當我們耳邊再響起米高梅獅子的吼聲時,卻略顯一絲蒼涼。
源起“五分錢劇院”
如果要追溯米高梅電影公司誕生的淵源,幾乎要從電影誕生的那一刻談起。
當“電影”這個詞興起的時候,許多老百姓進不起劇院,于是那時就有了一個名為“五分錢劇院”的娛樂場所,專門放映小制作的電影或電影片段,美國商人馬爾科斯·洛夫最先將這種形式的電影院發(fā)揚光大。他買下眾多“五分錢劇院”,形成了類似于連鎖店的經(jīng)營模式,并將自己的事業(yè)命名為“洛夫劇場企業(yè)”。
洛夫劇場企業(yè)后來與美國高德溫電影制片公司合并成為米特羅高德溫公司。當時高德溫公司開拍的電影《賓虛》因為耗時耗資巨大,費用嚴重超支,雪上加霜的是,在拍攝過程中又發(fā)生了殺人案,在這樣的情況下,洛夫選中了好萊塢梅耶電影制片公司的負責人路易·梅耶來收拾殘局?!顿e虛》后來成為熱銷一時的巨片,立下汗馬功勞的梅耶也順理成章成為公司領導人之一。1924年4月24日,米高梅公司正式成立。
雄獅稱霸20年
1925年,公司著名的雄獅標志誕生了。這頭雄獅名為利奧,當初高德溫看中了它雄壯的體格,便以它的頭像作為高德溫公司的標志;公司合并之后,米高梅的首席宣傳大師、作曲家哈沃德迪斯對此加以修飾,最終以活獅形式亮相。在獅子頭部圓環(huán)上還書寫著米高梅的格言“Ars Gratia Artis”———“為了藝術而藝術”,那一聲威風的獅吼也成為米高梅標志的一部分。
米高梅在二戰(zhàn)之前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當時的米高梅絕對可以稱作是好萊塢的龍頭老大,同時它為好萊塢電影事業(yè)所做出的貢獻無人可比。此間,米高梅攝制了數(shù)以百計的影片,為人們所熟悉的有《亂世佳人》、《叛艦喋血記》、《茶花女》、《忠勇之家》、《雙城記》及歌舞劇《百老匯旋律》等。而1930年米高梅成立的動畫部門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讓后人津津樂道的《貓和老鼠》就是那個時候的作品。
孤注一擲拍《賓虛》
二戰(zhàn)后的米高梅大不如從前,它對歌舞片的熱衷超過了其他任何類型的電影。為了這個重頭戲,米高梅招攬了大批當紅的歌舞巨星如金凱利、法蘭克·辛納屈等,盡管在歌舞片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依然無法掩飾米高梅略顯頹勢的狀態(tài)。
五六十年代,米高梅為了挽回聲勢,抱著孤注一擲的心態(tài),在1959年的新版《賓虛》上投資了1500萬美元,成為當時歷史上投資最大的一部電影?!顿e虛》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還獲得了11項奧斯卡大獎,首創(chuàng)奧斯卡獎歷史上的最高紀錄,但這樣的大制作并不是讓米高梅脫離苦海的長久之計,60年代,公司已經(jīng)到了連年虧損的地步,影片產(chǎn)量逐年下滑。
屈辱的被收購史
從70年代開始,米高梅開始了自己最悲哀的被收購史。最先成為米高梅買家的是美國拉斯維加斯賭王柯克·克爾寇里恩,他成為它最大的股東。
公司到手之后,克爾寇里恩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裁員,并賣掉米高梅公司大部分房地產(chǎn)和道具服裝。在多數(shù)人看來,這不是被拯救而是被分解。從此米高梅的領地越來越小,甚至經(jīng)常不得不租借其他公司的攝影棚來進行電影的拍攝??藸柨芾锒鲗⒆儸F(xiàn)回來的現(xiàn)金投入到他最在行也最欣賞的娛樂產(chǎn)業(yè)———豪華賭場和飯店賓館,這時的米高梅已經(jīng)不剩下什么,和電影也差不多脫離了關系,電影成為米高梅廣泛業(yè)務當中的一個營業(yè)項目而已。70年代,米高梅公司大部分電影市場占有率被20世紀福斯、華納兄弟等公司瓜分一空。緊接著,米高梅公司受到財政上的限制,由從前的每周拍一部電影淪為每年只拍三四部影片。
從70年代末開始,米高梅一直被人買來賣去,有拉斯維加斯賭王,有意大利黑手黨,有法國里昂信貸銀行等等。這些和電影沒有絲毫關系的人,也注定了米高梅的復興成為泡影。
靠007系列茍延殘喘
到了90年代,米高梅公司已深深陷入連年虧損的深淵。1995年拍攝的《美國舞娘》、《割喉島》更是讓米高梅雪上加霜,這些電影不是虧損,就是讓公司名譽掃地,米高梅再也無法翻身。2001年,盡管米高梅獲得了4.48億美元的總票房收入,但這是《人魔》和《金發(fā)尤物》兩部電影帶來的,同年其他10余部電影都是賠錢的買賣。
這頭曾經(jīng)以全明星、大場面大制作而獨占鰲頭的雄獅,此時只得放下以往的身段,靠拍攝一些低成本的青春片和恐怖片過活,死死抱著它還算賣座的007系列茍延殘喘,但是依然無法抵擋被拍賣的命運,在自己80歲華誕之日,終于再次淪為他人囊中玩物。
海外星云 200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