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是聽到新聞報道說:某些名人腰纏萬貫,卻生活放縱,沒什么意義。但好萊塢并不是人人如此。有許多名人為了自己認同的志愿事業(yè),貢獻時間與金錢,希望喚起大眾關注。
奧斯卡影后荷莉·貝瑞,今年39歲,美麗動人,慷慨為懷,堪稱好萊塢善心典范。她本身是糖尿病患者,熱心為兒童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募款;另外還在珍妮絲受虐婦女中心的庇護所當義工。此外,她也參與了喜愿基金會,協(xié)助為重癥病童圓夢。以下是她的一段自述。
為重癥病童圓夢
去年,我在喜愿基金會安排下,和一位罹癌的11歲男孩共處一天,這是他第一次搭飛機。他的愿望是到加州來看我,以及去迪斯尼樂園和環(huán)球影城。我們一起坐云霄飛車,吃午餐,打迷你高爾夫球,玩得非常愉快。我感到最難過的,是“喜愿日”結束說再見的一刻。這些孩子大多數(shù)病得很重,當你為他們圓夢時,你知道今生可能不會再相見了。有時候我覺得很難受,想不干了,但其后又想到,可以令一個孩子離開人世前留下一點歡笑,因此告訴自己,若只是因為一點難受,就放棄做好事,豈不是太自私?
和那個男孩特別投緣,只要他還活著一天,也會在我生命中占一席之地。我常常和他聊天,他想知道電影是怎么拍攝的,因此每次有新片要開拍,我都會邀請他到拍攝現(xiàn)場參觀。
許多我在喜愿基金會認識的孩子,因為罹患重病,難以過普通孩子的生活,幼小心靈往往難以承受。我想到我的童年:母親是白人,父親是黑人,我總覺得自己被孤立。我會把經(jīng)驗告訴這些病童,教他們如何面對別人的異樣眼光。
我喜愛小孩,因幫助孩子而生的快樂是無與倫比的。我非??释⒆?,但即使沒有機會,我對待非親生孩子,也視同己出,愿意給他們家庭溫暖。
到受虐婦女中心當義工
年紀漸長,我越覺助人是最有意義的事。我20歲診斷出患糖尿病之后,已故影業(yè)大亨馬文·戴維斯之妻芭芭拉很照顧我。他們夫妻為糖尿病童創(chuàng)辦了“希望木馬會”??吹皆S多非糖尿病患者致力幫助我這樣的病人,我很感動。由于他們慷慨捐贈,相關研究才能不斷進步,我是直接受益的人。
受這些善心人影響,我選擇了自問還能發(fā)揮一些影響力的志愿事業(yè)。約五六年前,我開始到珍妮絲受虐婦女中心當義工。這個組織起初規(guī)模很小,現(xiàn)在已設立了很多庇護所,收容家庭暴力受害婦女以及她們的孩子。珍妮絲中心協(xié)助她們站起來,走入職場,照顧好自己。
我們義工會幫孩子梳洗,給他們新衣服。記得有一個小女孩,她一來到庇護所,我便愛上她,整天抱著。那天晚上回家,全身癢得不得了,第二天早上醒來,發(fā)現(xiàn)那小女孩的頭虱已跑到我身上。來庇護所的婦女和小孩,真的十分需要援手。
我父親是個酒鬼,對我媽媽和姐姐很差,但從來不會虐待我,也許因為母親和姐姐都反抗,而我只會逃跑,躲起來,從來不頂嘴。母親為了我和姐姐,向外求援,我小時候就接受過很多治療。但很多受虐婦女沒有這樣的機會,我會跟她們談自己有幸學到的一些東西。例如母親教姐姐和我,如果男人膽敢打你,你應立刻打開家門離開,不可留下來等著挨打??上Ш芏鄫D女選擇回到那些男人身邊,往往要悲劇重演幾次后才找到新生。我要說服她們不可重蹈覆轍,因為孩子會以她們?yōu)榘駱印?/p>
我常會省思所做事情的目的。演戲、拍電影,是為了娛樂大眾,賺錢過活。有時候,你會覺得這樣的生活似乎很膚淺,在人生里微不足道。但只要我能好好把握,回饋社會,幫助別人,一切就變得有意義了。上天賜予我豐富的生命,就是要我做這些事。
我相信善有善報,這輩子別人給我的太多了。俗語說“凡多得者,須多付出”,我或許一個月只能幫助一兩個人,但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社會上每一個人就都會得到妥善的照顧。
(摘自美國《讀者文摘》)
海外星云 2005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