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輝
不久前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fā)部與中國家電網共同召開“2005年度空調行業(yè)盤點暨流行趨勢發(fā)布會”。這是今年首次由官方出面進行的空調年度總結。該白皮書是國家信息中心對全國106個城市、750家專營、百貨商場月度空調器零售監(jiān)數據統(tǒng)計整理后得出的?!鞍灼睂?005空調年度生產、進出口以及國內重點城市空調市場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對明年的空調趨勢做出了預測。
銷售穩(wěn)中有升增幅趨緩
據國家信息中心市場信息處處長蔡瑩介紹,國家信息中心月度監(jiān)測系統(tǒng)數據顯示,2005年度全國重點城市空調器零售市場雖然仍呈增長趨勢,但增幅趨緩,2005空調年度銷售量同比增長9.45%,銷售額同比增長7.98%,與2004年同期相比,銷售量增幅減少8.56個百分點,銷售額增幅減少0.04個百分點。
由于市場增幅趨緩,加上生產企業(yè)生產、銷售成本上升明顯,整體利潤空間逐步縮小,因此從生產企業(yè)角度觀察,在經歷了2004年度相對寬松的市場環(huán)境下的較快速度增長后,2005空調年度市場壓力體現較為明顯,但從整體市場發(fā)展趨勢分析,空調市場2005年的表現應該屬于正常范疇,是一種相對理智、真實的市場表現,預計2005年以后,空調市場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2005年平穩(wěn)增長的趨勢,大幅度變化的可能性很小。
價格高開低走整體價格平均線上移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fā)部在對全國106個城市、750家專營、百貨商場月度銷售數據進行認真比對后認為,2005空調年度價格變化有三個突出特點,首先,根據2004和2005兩個空調年度平均價格的對比,2005空調年度整體空調價格略有上升,但增長幅度低于5%,而且這種增長主要集中在2005年1~3月空調銷售淡季;第二,2005整體空調價格依舊是呈現逐月下降趨勢,生產成本增加和能源緊缺現象出現在1~2月,此時大部分空調企業(yè)已經與經銷渠道達成了全年的銷售合同,本年度空調價格的變化決定權掌握在經銷商手中,在廠商博奕中生產企業(yè)已經處在下風,加上本年度經銷渠道網點擴張迅速,頻繁的促銷活動實際上進一步使空調零售價格走低,經銷渠道對生產企業(yè)的制約作用在終端零售價格上體現明顯(整體價格月度變化趨勢見下圖)。
品牌淘汰加劇強者更強
2005冷凍年度,空調器市場品牌競爭更加殘酷,除一般意義上的市場競爭外,原材料成本、生產成本、銷售成本以及規(guī)模競爭成本的增加,提高了市場進入門檻,消化各種成本的終端是零售市場,品牌的零售市場表現成為生產企業(yè)最為關心也最為焦慮的問題。
2005空調年度,在生產成本、經銷渠道、氣候條件、成熟消費、庫存積壓以及行業(yè)強制性規(guī)定等多重擠壓之下,品牌淘汰率明顯提高,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fā)部監(jiān)測范圍內2005年度空調品牌共計69個,與2004年相比消失品牌27個;而在69個品牌中,重點城市市場占有率不到1%的品牌有48個,占全部品牌的69.56%。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監(jiān)測范圍內2005年度空調品牌共計69個,與2004年相比消失品牌27個;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2005冷凍年度排行前10名品牌市場占有率為74.59%,高出去年同期5.87個百分點。在監(jiān)測范圍內的69個品牌中,重點城市市場占有率不到1%的品牌有48個,占全部品牌的69.56%,市場占有率低于0.01%的有29個品牌,占全部品牌的42.03%,這些低市場占有率品牌要2006年度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繼續(xù)生存的難度越來越大。
殘酷的競爭環(huán)境已使強者變得更強,縱觀2005空調市場,海爾、美的、志高、海信、長虹、揚子等品牌成為2005冷凍年度空調市場最為活躍的幾個品牌。
出口與去年持平出口價格企穩(wěn)回升
盡管2005年中國空調業(yè)遭受了反傾銷、人民幣匯率增加等不利影響,但仍然保持了去年海外市場發(fā)展的良好勢頭,2004年8月~2005年7月累計出口空調2468萬套,同比去年增長了9.23%,與國內銷量增幅基本持平。據內人士指出,2005冷凍年度開始時良好的生產狀況主要得益于空調出口。2004年9月~11月及2005年3~5月,空調出口狀態(tài)良好,但到5月份以后,這種熱度就淡了下來。從出口量上來看2005年前7個月與去年大致持平。
庫存千萬臺?來年壓力增大
2005冷凍年度,廠家的產能擴張和商家的明爭暗斗與市場的冷淡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9月1日之后,國家要求強制實施能效標識制度,在這之前,空調企業(yè)都在忙著銷庫存?,F在看來,空調庫存仍將成為制約05、06冷凍年度空調市場的一個大問題,去年年底估計空調廠家有1200萬臺的庫存空調,到現在估計仍有1000萬臺的庫存空調,舊的庫存還沒賣完,新的庫存又上來了,內銷市場的情況可想而知,一位業(yè)內人士向記者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