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夏
明朝江南有個人叫何孝梓,是個遺腹子,在他出生之前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年輕守寡,給兒子起名為“孝子”,期盼其長大后能報答自己一片苦心。后來,私塾老師覺得“孝子”太實,把“子”改成“梓”。
孝梓長大后,真的很孝順,什么活兒也不讓娘干,冬天怕娘凍著,夏天怕娘熱著,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孝梓的娘不過五十有余,這樣肩不挑擔手不提籃的悠閑生活,反倒讓她生了病——心口疼,吃不下飯。何孝梓請了許多大夫也沒給治好,聽說泰山圣母能給人消災除病,就到泰山來燒香。一年去兩次,連續(xù)去了兩年,娘的病還是照舊。第三年,他又去了,跪在泰山圣母像前許愿說:“如果叫俺娘好了病,我何孝梓情愿到舍身崖舍身!”
岱頂與日觀峰相連的一座突出的懸崖就是舍身崖,三面陡峭,深不可測,往下扔塊石頭,好半天才聽到落地的聲音。說來也巧,不知是泰山圣母真的被他的誠心所感動,還是連年的草藥吃得見了效,這一年何孝梓娘的病漸漸地好了。何孝梓把還愿的事情告訴了娘,娘一聽就放聲大哭起來:“兒啊,我年紀大了,身體還有病,本指望你給我養(yǎng)老送終,你卻去舍身,你舍了身,我怎么辦?還不如你不去許那個愿,讓我早早死了的好!”
何孝梓頓時沒了主意,心想:“母親說得也對,我死了不要緊,母親靠誰呢?這不是想行孝反而不孝了嗎?可是我許愿不還愿,泰山圣母怪罪下來,再降下更大的災難來怎么辦呢?”他想來想去,想不出辦法來,只得暗自流淚。這時,他3歲的兒子起鳴跑進屋,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便伸出小手去給爸爸擦拭眼淚。
何孝梓撫摸著兒子的頭說:“乖孩子,聽話,外面玩兒去?!笨粗⒆拥谋秤?,想起了“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心想有人為了孝順母親,能把親生的兒子埋了,我何不以子代身,替我還愿呢。他主意已定,悄悄地做了安排。
陽春三月的泰山,風和日麗,來燒香游覽的人絡繹不絕,正趕上有廟會,熱鬧非凡。何孝梓帶著兒子來到泰山腳下,住在一家小客店里,店主人姓徐,名大用,小何孝梓一歲,何孝梓前幾次來都在他的小店落腳的。此次一見,徐大用驚詫地問,“大哥,這是一千多里地呀,怎么還領著個孩子來?”
何孝梓已經難過了一路,給徐大用這樣一問,眼淚再也忍不住,啪嗒啪嗒地落下來。徐大用更覺蹊蹺,連忙追問到底怎么回事。何孝梓就把舍身還愿的事訴說了一遍。徐大用見他糊涂,便勸解說:“大哥,我是本地人,從小就在這泰山上轉悠,在山上砍過柴,采過藥,山下做過小買賣,開店都開了好幾年了。身前身后都是燒香拜佛的人,沒見哪個窮人因為燒香富了的,也沒見哪個富人因為不燒香窮了的,說句到家的話吧,凡事不可太認真了?!?/p>
何孝梓說:“兄弟,你這話就不對了,信神還有心誠不誠一說。前幾次來,我光燒紙燃香,就不靈;去年我許了舍身的愿,心誠了,娘的病就好了。不能欺騙圣母,這個愿非還不可?!毙齑笥靡簿筒辉賱瘢肓讼胝f:“你這次來正趕上廟會,城里很熱鬧,你們爺兒倆多逛逛,父子一場嘛?!闭f完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起鳴推推發(fā)呆的父親,說:“爸爸,咱上街看看熱鬧去吧?!焙涡㈣髂倪€有心思逛街呢,說:“天快黑了,咱不去了,明天我領你上山去玩。”起鳴趕忙說:“我不去,山上有老虎,我害怕!”何孝梓鼻子一酸,說:“爸爸對不住你……”話沒說完就放聲大哭起來,起鳴也跟著哭起來。
徐大用聽見了爺兒倆的哭聲,又跑進屋勸解:“大哥,你聽我剛才說得有道理吧,明天抱著孩子回去吧?!焙涡㈣鞒聊税胩觳耪f:“舍子代身已經降了一格,連子都不舍,我對不起泰山圣母,也對不起生病的母親?!?/p>
徐大用說“既然你主意已定,我也就不說什么了,不過,看你們哭成這個樣子,就是到了山頂,你能忍心親手把孩子扔下山崖嗎?”何孝梓又沉默了,他一想到那個情景,心就像撕碎了一樣,渾身癱軟。
徐大用又說:“這么辦吧,你把孩子交給我,我到山頂代你舍子,按說幫人家做這種事情可有些缺德,可誰叫咱是知己的朋友呢,為了朋友我也就不管那些了?!焙涡㈣鞲屑とf分,欣然應允。
第二天,徐大用抱著孩子上了山,直到天黑才一個人回到店里。何孝梓痛哭了一場,謝過了徐大用,起程回家去了。
十七年后,徐大用的次子進京趕考,中了頭名狀元,接著朝廷又委任他為駐江南四省的巡撫。徐巡撫赴任途中順路到泰安省親,提前派人到徐家店報信。徐大用得到喜訊,興高采烈地寫了封信,派專人騎快馬日夜兼程,到江南去請何孝梓,請他務必在三天之內趕到泰安。
三天之后,何孝梓來到泰安徐家店,徐大用對何孝梓說:“你也好幾年沒來了,孩子做了大官,要來家省親,兄弟我一時高興,特邀老朋友一聚?!焙涡㈣骱芨屑に难?,說:“這是兄弟你積下的陰德所致,今日飛黃騰達尚不忘舊友,愚兄更加敬佩你的為人?!?/p>
一陣車馬喧嘩傳來,徐大用與何孝梓迎到門外,新任江南巡撫徐起鳴在前呼后擁中下轎,泰安縣官等大小地方官員都來迎接,張燈結彩,衙役護衛(wèi),場面熱鬧。徐起鳴拜見了父母雙親和老奶奶,敘了一回家常,就回縣衙休息。
轉天清晨,徐大用跑到縣衙對徐起鳴說:“兒呀,為父為了養(yǎng)家糊口,從來沒有好好地觀賞過泰山的景色,如今我特別邀請了江南的老友來一塊兒逛山散心,今天天氣晴朗,你無論如何也要陪我們老哥兒倆上山?!毙炱瘌Q哪能掃了老人的興呢,就痛快地答應了。
這天徐大用和何孝梓各坐了一乘山轎,徐起鳴由差役抬著,另外還有地方官員、隨從等陪著一同上山。到了山頂,徐大用讓轎夫抬到舍身崖,在舍身崖下了轎,對徐起鳴說“兒啊,你知道今天為什么叫你到這里來嗎?”徐起鳴回答:“不知道啊?!?/p>
徐大用又問何孝梓:“你記得那一年,你抱著個三歲孩子來舍子還愿的事嗎?”何孝梓說:“有這個事呀,不是你抱著孩子到舍身崖代我舍的嗎?”徐大用說:“真舍了就不會有今天了?!彼謱π炱瘌Q說:“兒啊,你本不姓徐,你姓何,叫何起鳴。”
何孝梓一怔,走上前去,仔細地端詳了徐起鳴一陣子,老淚縱橫地說:“孩子,我不配是你的父親,你責罰我吧!”說著,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一時把徐起鳴弄糊涂了,大小地方官員也驚呆了。
原來,十七年前,徐大用抱著起鳴從中路上山后,到了中天門就拐了彎,又從西路下山了。徐大用開的是夫妻店,城西家中還有一個六十多歲的老母親和一個四歲的小兒子。他把起鳴抱到家里,交給老母親看管。起鳴長到6歲,和徐大用的兒子一同讀書。起鳴智力過人,讀書過目不忘,先生稱贊有加。徐大用見他聰明,就叫自己的親生兒子留在店里干活,專供起鳴讀書。起鳴讀到15歲,寫得一手好文章,17歲考上了秀才;18歲中舉人,20歲進京中了狀元。
徐起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以后,忙把何孝梓扶起來,這時他心中七上八下,如亂刀絞心,說不清是什么滋味。呆了半天,他的視線慢慢轉向這個害人的懸崖,他立即命人沿舍身崖修了一道石墻,并在石墻旁立下一塊石碑,上刻“愛身崖”三個字。在石碑的背面,他親手題寫了一首詩,也叫人刻在上面:
綱常生死重千鈞,
何事無端說舍身?
一自短垣圍絕險,
不教愚父再迷津!
從此,舍身崖就改成了愛身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