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蘭
[摘要]轉型社會期部分民眾道德水準下降是我們時代的一個普遍現象。在中國這樣一個缺乏現代公共生活傳統(tǒng)的國家,市民在公共意識形成和公共生活能力的發(fā)揮方面還處于初級階段;公民公德倫理意識欠缺,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公民社會”發(fā)育不足;加強以“公民意識”為核心內容的公民素質的培養(yǎng),是新的歷史時期道德建設的關鍵,是民眾新的德性素養(yǎng)歷史性生成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公民社會;公共生活倫理;公民意識
[中圖分類號]D6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05)07—0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