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震寧
筆者買了一款IBM600E二手筆記本電腦,內(nèi)置原裝鋰電池。在充滿電后,使用電池工作時電源表的電池圖標顯示時間1小時40分剩余。在工作量和工作條件不變的前提下,是否可能使用更長時間呢?我做實驗的結果令人吃驚,電池的最長使用時間達到了2小時37分鐘,這個時間是指電量表的電源圖標指示的時間,也就是電量指示從100%到0%的時間。
實驗的依據(jù) 出廠的鋰電池最大性能沒有被激發(fā),需要人工經(jīng)過多次“過充過放“電,才能激發(fā)其最大性能,舊的鋰電池也需要“過充過放”電激發(fā)其最大性能。所謂“過充”是指當使用外接電源為電池充電后再充一段時間(1至10小時),電池充滿的標志是電池指示燈由黃變成綠色;所謂“過放”是指在最小電流放電的前提下“電池嚴重短缺警報”時人為強制不關機,直至電池耗盡自動關機。
實驗前提條件 使用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操作系統(tǒng),支持CPU自動節(jié)能。硬件配置:Pentium Ⅱ 366 ,內(nèi)存128M,硬盤40G。電池“過充”后,使用外接電源啟動計算機,實驗時拔掉外接電源,不使用光驅,關閉網(wǎng)卡,只打“空當接龍”游戲,不對硬盤進行其它讀寫操作,顯示屏亮度調到最低,這樣做的目的是“最小電流放電”,打個小游戲為消磨時間。注意室溫關系到筆記本電腦風扇轉動時間的長短和鋰電池的化學特性,進而影響到實驗時電池的使用時間,為提高實驗數(shù)據(jù)的精確性,實驗盡可能在同一室溫下進行。依次打開“我的電腦”、“控制面板”、“電源選項”、“警報”,將“電池嚴重短缺警報”下的“當電力降低到以下水平時,發(fā)出電池嚴重短缺警報”復選框中“√”去掉,人為強制不待機或關機,至電池耗盡自動關機,達到“過放”的目的。
實驗經(jīng)過 第一次,室溫22℃,放電110分鐘自動關機,風扇轉動時間沒記錄。第二次,放電81分鐘后,風扇一直轉動,放電131分鐘后,電量指示為0%,放電138分鐘后自動關機。第三次,室溫21℃,放電151分鐘后電量指示為0%,放電156分鐘后自動關機,放電過程中風扇沒有轉動。第四次,室溫21℃,放電157分鐘后電量指示為0%,放電167分鐘后自動關機。
曾有人說“筆記本鋰電池不需要‘過充過放電”,還有人說“舊筆記本電池用不住”,這樣的說法在實驗結果面前是站不住腳的。鋰電池的使用壽命是以充放電次來計算,一充一放為一次,有資料說大概能使用350~700次。所以在有外接電源的情況下盡量不要使用電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