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科技小組活動時,六年級的郭俊廷同學拿著一只有著強烈刺激性氣味的食品塑料袋,請同學們逐一聞味,同學們都感到這種氣味刺鼻、惡心。那用它們包裝食品有沒有毒?結(jié)果會怎樣?帶著各種疑問,我們科技小組展開了對一次性食品塑料包裝袋的調(diào)查。
在隨后的4個月調(diào)查中,我們的調(diào)查對象涵蓋了石河子市各生活小區(qū)、大飯店、小飯店等,還走訪了石市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科。
通過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超市、飯館凡印有名稱和標記的食品袋,手感光滑,幾乎無味而且張力較大(不易撕爛),用手搓袋后不易黏手,顏色是乳白色,在空氣中抖動會發(fā)出清脆的聲音。
凡租用超市場地的個體涼皮店、面包糕點店、油炸食品店等使用的袋子,顏色是渾濁半透明的,袋子上沒有任何標記,有很濃的刺鼻氣味,聞后令人頭暈、惡心。用手搓袋子后會黏在手上,在空氣中抖動的時候,會發(fā)出悶澀的聲音,張力?。ㄒ谞€)。
通過翻查資料,我們找到了一些簡單的鑒別有毒食品袋的方法:水檢法、手觸法、燃燒法、沉浮法。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凡超市內(nèi)印有標記的食品袋,90%的實驗數(shù)字證明所含有害物質(zhì)較少;其他的各種食品塑料包裝袋(各種不同顏色的)100%有毒;有顏色的食品塑料包裝袋,各項指標都不合格。
石市消費者使用的食品袋,無“食品用”字樣的,屬不合格產(chǎn)品。
調(diào)查還發(fā)現(xiàn):生活小區(qū)、小商店的食品袋,80%是有色的;裝早餐的食品袋100%是白色渾濁半透明的塑料袋,它們的共同特征是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
通過這次調(diào)查活動,我們強烈建議:
一、消費者應使用印有“食品用”字樣的食品塑料包裝袋,這樣更安全。
二、如果遇到假冒偽劣產(chǎn)品可用以下簡易方法加以鑒別:
1)一般來講,顏色愈淺毒性愈低。毒性可以從色澤上判斷:橙色——綠色——黃色——蘭色——白色依次降低。
2)水檢測法:把塑料袋放入水中,無毒的食品袋放在水中后,可以浮出水面;而有毒的食品袋則不會上浮。
3)手觸檢測法:無毒的食品塑料袋呈乳白色或無色透明,用手觸摸有潤滑感,表面似有蠟;有毒的食品袋顏色渾濁、手感發(fā)黏。
4)抖動檢測法:抓住食品塑料袋,用力抖一下,聲音清脆的無毒,聲音悶澀的有毒。
5)火燒檢測法:無毒的塑料袋易燃,火焰尖端呈黃色,局部呈青色、燃燒時像蠟燭淚一樣滴落,有石蠟味;有毒的塑料袋不易燃燒,離火即熄滅,火焰尖端呈黃色,底部呈綠色,軟化后能拉絲。
三、各種宣傳媒體、教育部門應通過多種渠道,加大力度向人們宣傳食品袋的相關知識及有毒食品袋的鑒別方法。
四、呼吁消費者,不要輕視食品袋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本項目獲第十九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二等獎)
指導老師:郭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