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教育越來越成為家庭、學校、社會關注的焦點,而人們現(xiàn)在也愈來愈覺得拍給孩子看電影太少,又缺精品。對此兒童片導演又作何感想呢?本刊對就一些相關問題,采訪了主攻兒童片并取得佳績的青年女導演鸝虹。
記者(以下簡稱記):有人說現(xiàn)在能讓孩子看的電影真是少得可憐,也有人說數(shù)量并不少,只是極缺精品,鸝導你怎么看?
鸝虹(以下簡稱鸝):我覺得這是表面現(xiàn)象,實際上精品兒童電影年華都有,只是小孩子看不到,大人不了解而已。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有幾方面的問題。比如說讓孩子進電影院,對學校有一定的壓力。學生要出校,需租大巴車,安全及經濟問題不可避免。而家長也缺乏領孩子看電影的意識,不少人覺得只要搞好學習,孩子不看電影也無妨。再者,由于兒童片放映期集中在寒暑假,上不了院線,根本無法與其他,尤其是部業(yè)片競爭,我記得看過一年報道,河南某市一個教育局的副局長,組織放映隊講學校,很快發(fā)展到50個放映隊,很受校方歡迎。但后來該副局長受到處分,放映隊也隨之解散。希望今后政府、學校、家長還有社會幾方面能夠共同面對,最終解決孩子看兒童電影難的問題。
記:從履歷上看,你原是舞蹈演員,后來怎么想著做起了導演,而且是專拍兒童片的導演?
鸝:我1978年入伍,在海軍南海艦隊政治部文工團任舞蹈演員。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做了回群眾演員,對拍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開始學習音樂、舞蹈、寫劇本,后來電影學院給部隊辦了采編班,通過這次較系統(tǒng)的學習,我萌發(fā)了當導演的念頭。從廠記到副導演再到導演,這個過程我花了八年時間。之所以選擇拍兒童片,重要與我的經歷和性格有關。由于“文革”等原因,家里受到過沖擊,我的童年幾乎沒有經歷快樂時光?,F(xiàn)在的孩子物質生活很豐裕,但當前的升學率等現(xiàn)實問題,使孩子在學習中有一定的壓力。我的孩子生活很快樂,學習很輕松。我非常希望孩子們能像我孩子一樣開心。我拍兒童片就是想讓孩子們通過觀看學習,或多或少從中領悟到某些做人的道理,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記:你覺得中國電影是否該明確地貼上“少兒不宜”的標簽?
鸝:不是每部片子都老少皆宜,很多反映人性、人情的片子不適合小孩子們看,根據劇情,劇中人物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就會有相應的看行,我這次參加金雞獎,有獻完花的孩子也坐下來,觀看外國電影,演到有些鏡頭時,我看見一片孩子都在看,心里實在著急。孩子有生理衛(wèi)生課,可由父母進行正面、科學的引導,所以中國電影該打的就應打上“少兒不宜”。
記:相對于其他片種,你認為拍兒童片更難還是更易?
鸝:我認為拍兒童片不容易。純粹的商業(yè)片只管娛樂就行。出一部兒童片,要考慮多個因素,至少老師、家長教育界的領導等相關人士要喜歡看,這已經涉及了各個年齡階層。社會責任感更是不能含糊。不然孩子是看不到影片的。
記:孩子從小拍電影、拍廣告,有人說這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對其成長不利,你認可這種說法嗎?
鸝:我不這樣認為。孩子參與這些活動,首先是有興趣的,而且也不會耽誤多少時間。我常給我的小演員講,你們的主業(yè)是學習,不好好學習,早早被淘汰,演員夢就像肥皂泡。其實我的演員989。都沒有影響學習,在《這個假期特別長》中飾演豁達的張浩成是小學六年級學生,面臨升學他來時有點猶豫,但他爸爸特開朗,支持兒子來拍戲,孩子早些接觸拍戲,接觸社會對其以后長遠發(fā)展是益。
記: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好萊塢曾產生了一大批小童星,但后來走演之路成名的卻很少,你怎樣看中國現(xiàn)在的小童星?
鸝:在我眼里沒有小童星。有興趣有適合角色需要的小孩都可以演戲。但那些有天賦,又立志演戲的勤奮孩子將會才一直走下去,有望成為好演員。
記:舞蹈演員出身的你,形象應該不錯,感覺你不怎樣拋頭露面,為什么?
鸝:我覺得導演主要的任務是拍好電影,除非是電影宣傳的需要,不然我是不會出席一些活動的。我這個人不喜歡張揚,我希望觀眾能關注、喜歡我拍的電影,我本人沒什么關注的。我的做人的理念、為人、心態(tài)都會表現(xiàn)在作品中。再說了,沒人認識,混在人群中,可以聽到孩子們對我的真實評價,這是我的一大樂趣。
不能不說,鸝虹是位踏實、認真而有特色的導演,她十一月初將在深圳拍攝由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等聯(lián)合出品的,校園偶像劇《霹靂彩虹》(暫名)。祝愿鸝虹導演為祖國的花朵拍出更多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