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柯受良離開的消息是在一個陰霾的午后,標準的上海式的初冬,陰冷而潮濕。在學校的bbs上,那條只有一句話的新聞,黑底白字,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好像只是在陳述一個無關痛癢的消息,5個W一一交代完畢,就匆忙了事;只是,它所陳述的內容,看起來卻還是有點刺眼。有個做了3年娛記的同學在一邊輕聲地說,娛樂圈的又一個高潮到來了,只是,這樣的高潮來得太過突兀,并且悲哀……
慨嘆著這一年的娛樂圈的接連不斷的壞消息,似乎跟這個本來應該制造快樂制造笑容的地方的原本屬性有些背離了。愚人節(jié)的時候張國榮在香港的縱身一躍,結束了很多70年代孩子的屬于“哥哥”的那段青春回憶。而現(xiàn)在,在年底密不透風的節(jié)慶氛圍里,在感恩節(jié)和圣誕節(jié)的間隙里,又有了柯受良的猝死,突然覺得有一點蹊蹺和湊巧,因為這一次的傷感,來自60年代的人們心目中的“大哥”……
兩天前的新聞里,他在賣力地拍廣告;一天前的新聞里,他在給一位圈內好友的新書發(fā)布助興;然而僅僅一天之后,他徒留下的,只是很多人的驚愕,感傷,惋惜,還有懷念。
其實對于柯受良,向來都覺得他是演藝圈當中比較特立獨行的藝人。演戲也好,唱歌也好,在記憶里似乎都只是蜻蜓點水而已,牢牢記住印象深刻的還是這個男人骨子里面非凡的勇氣——在演藝圈的浮華和光彩背后,有這樣一個藝人,靠著自己的搏命在演藝圈贏得了一個天下——黝黑的皮膚正是這個漁家男兒很多年來打拼的見證,同時也替他贏來了圈內圈外無數(shù)好友以及歌迷影迷親切而又敬重的一聲“小黑哥”。或許,他的勇氣,正是讓容貌并不出眾的“小黑哥”可以在演藝圈長久立足的最大緣故吧。
鏡頭里的他似乎總是在這幾個關鍵詞中間游走:快樂,勇敢,堅強。而這三個詞,讀來的時候無論如何都是陽光燦爛的,積極向上的。似乎跟死亡不著一點邊際——然而,這個從十幾歲就開始入行的電影特技人,又有哪一次不是在挑戰(zhàn)著生與死之間微乎其微的界限?那些驚心動魄的場面,總是會讓旁人都忍不住替小黑捏一把汗。齊秦說,每次在小黑哥飛車之后,總能看到他跟大嫂抱頭痛哭的感人場面。突然覺得,那些常人難以想象的危險都可以走過,但最終卻離開得悄無聲息,似乎,生命有時候過于戲謔了吧。
16歲開始了電影特技人的生涯。
出任成龍電影的特級指導。
80年代飛躍了素有\(zhòng)"死亡谷\"之稱的臺灣桃園海湖大峽谷,以及寬100米的香港碼頭和70米寬的雙向高速公路等。
1992年騎摩托車飛躍長城。
1997年在壺口瀑布架車飛躍黃河。
2002年在西藏飛躍布達拉宮。
……
一幕又一幕的驚險,至今記憶猶新。很多很多這樣的記憶之后,也許人們都會以為這是一個摔不倒的鐵漢子。只是,生命原本脆弱,在轟轟烈烈的挑戰(zhàn)之后,卻可以倒在悄無聲息中,辭別人生。
柯受良不是一個專業(yè)的歌手,拍戲、飛車之外,唱歌只能算是玩票吧,可是他的履歷上卻這樣寫著:柯受良喜歡唱卡拉OK,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也拿過香港導演卡拉OK比賽的第一名。
于是想起來小黑唱過的“笨小孩”和“大哥”,似乎是每次去KTV,同行的男生都必點的曲目。不知道那些聽起來樸素的歌詞,簡單的旋律,是不是就能觸及到每個男孩心中的感動和夢想呢?使出全身的力氣唱起那句“上帝愛笨小孩”的時候,是一種平凡人的平淡和快樂,也許有點自欺欺人,但是卻給了那些同樣平凡的孩子們很多的安慰和鼓勵。而“大哥”呢?那一句“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似乎是成長之后的一種淡然和沉淀,告別年少,留下的是平凡的滿足和別人的尊重。
也許這也是柯受良自己的寫照吧。上帝愛笨小孩,所以讓這個看起來外形憨憨的男人可以在極限中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的挑戰(zhàn)。而這一次,難道是上帝打了個瞌睡?
其實后來在看新聞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小黑的身體情況并非如同想象的那樣無懈可擊。一年當中曾經(jīng)因為淋巴癌動過三次手術,而哮喘病也并非一日之疾了,況且,歲月不饒人,當年的小黑如今已是過天命之年了……只是,被那層硬漢的光環(huán)籠罩著之后,人們往往會忽略這些東西,而柯受良自己,估計也和旁人一樣吧,過于輕視了那些本不該輕視的東西。50歲的男人還在搏命,還在打拼,可是剛剛拍攝完畢的《生死速遞》還沒來得及上演,明年要飛躍三峽的計劃還沒有實現(xiàn),便只能無奈地被貼上遺作和遺愿的標簽了。
也正如開篇那個娛記同學的預言那般,小黑哥的過世的確帶動了娛樂圈的一陣高潮,前來吊唁的明星們走馬燈似的到來,離開,也忙煞了眾多老記小記,不僅要顧及小黑哥,還要顧及那些前來的大牌和天王們,斯人已去,而活著的人也會成為新聞的砝碼。
或許,這樣富有戲劇性的生生死死似乎也是娛樂圈的必須吧,本來嘛,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喜劇,悲劇,驚險不堪,荒誕不經(jīng),這都是娛樂圈——只不過,這一次小黑哥柯受良上演的,又是一出過于傷感的悲劇罷了。
據(jù)說,王晶導演已經(jīng)計劃開拍《小黑傳》,那么,這也是一種如戲的懷念和紀念吧。
小黑檔案
英文名: Orr, Sau Leung
出生地: 浙江寧波
1953年出生于浙江寧波。
1955年全家遷徒到臺灣臺東。
1956年 僅3歲的柯受良隨父母到臺灣。
1957年 1966年中學輟學、在家捕魚。
1969年獨自一個人到臺北闖天下。
1970年報考電影明星學校被錄取,充任臨記、武師工作。同年,首次參加特技表演。
1975年參加臺灣摩托車障礙賽,奪得冠軍。
1977年進入香港影視圈,擔任武術指導,驚險片演員和導演。
1982年參與香港電影《最佳拍檔》特技演出一舉成名,被稱“柯大膽”。
1984年擔任成龍電影《快餐車》特技指導,并親自參加飛車特技演出。
1985年首部個人電影連續(xù)劇《飛越萬縷情》在臺灣華視上映。
1986年擔任成龍電影《龍兄虎弟》的特技指導,在南斯拉夫親自駕駛跑車飛越長達75米的六車道高速公路。
1987年駕駛摩拖車飛越臺灣桃源海湖峽谷。
1988年任導演,應藝能影業(yè)公司邀請執(zhí)導《壯志豪情》,奠定導演地位。
1992年11月15日,他搶在一位英國摩托車騎手之前,成功地飛越金山嶺長城烽火臺,一舉成為駕車飛越長城第一人。
1993年成立柯受良電影創(chuàng)作公司,創(chuàng)業(yè)作品《芝士火腿》;同年發(fā)行第一張閩南語唱片《正港男兒》;參加韓國舉行的世界博覽會,擔任飛車表演特邀嘉賓。
1994年參加臺灣區(qū)越野汽車長途對抗賽獲第三名
1997年6月1日,44歲的柯受良,駕駛汽車又成功地飛越了黃河壺口大瀑布。
1999年為新加坡仁善醫(yī)院酬款義演,在新加坡體育館成功飛越42米。同年6月發(fā)行個人國語大碟《再次征服》
1999年11月 拍攝康利諾洗發(fā)精廣告。
1999年12月 拍攝三洋維士比飲料廣告。
2000年 拍攝光陽機車廣告。 3月?lián)V主持《飛越生死線》(AXN),4月與吳宗憲聯(lián)合主持“中視”《周日八點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