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公布的一份長達91頁的題為《改善投資環(huán)境,提高城市競爭力:中國23個城市排名》(Improving City Com petitiveness through the Investment Climate:Ranking23 Chinese Cities)的調研報告選取了中國23座城市作為分析中國投資環(huán)境的樣本,調查統計在最近兩年內的數據,首先分別以10項主要指標衡量并排名,最后綜合既有靜態(tài)數據和未來動態(tài)潛力后的排名情況為:杭州第一,上海與廣州并列第二,深圳第四(以上四市綜合得分等級均為最高A+);重慶第五,江門第六,長春第七,溫州第八(以上四市綜合得分等級均為A);天津第九,大連第十,北京第十一,鄭州第十二(以上四市綜合得分等級均為A-);武漢第十三,南昌第十四,西安第十五,長沙第十六(以上四市綜合得分等級均為B+);成都第十七,貴陽第十八,昆明第十九,南寧第二十(以上四市綜合得分等級均為B);哈爾濱第二十一,蘭州第二十二,本溪二十三(三市綜合得分等級均為B)。
報告文本中提到,此次調查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于2001年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和成都這5座城市進行,每個城市選擇300家企業(yè)進行調查。2002年對這些城市和企業(yè)進行了后續(xù)調查。第二階段于2003年開始,范圍覆蓋從東部沿海到中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的18個大中型城市的2400個企業(yè)。所有調查大約覆蓋了3900家企業(yè)。
此外,江蘇省的城市尚未進入此次調研范圍,但世行最近已經把調研目標拓展至江蘇、福建、山東、內蒙、新疆、海南和西藏等地的城市。
該項調查從英國國際發(fā)展部和世界銀行獲得了資金支持。報告撰寫人稱,他們在世界范圍內幫助數個國家實施這樣的專題報告,幫助這些國家評價自身的投資環(huán)境、確認改革方向,以提高生長力、提升投資效果、最終創(chuàng)造更多就業(yè)機會并促進經濟增長。
該報告特別強調,中國的經濟發(fā)展迅速,在世界范圍內引入矚目,做這項調查也是為了破解中國經濟發(fā)展取得優(yōu)異成績這個謎,但從具體方法上,舍棄了主要從整個國家宏觀層面來考察的角度,而是把考察對象指向各城市具體的投資環(huán)境以及企業(yè)的表現。
當然,調研人員在報告的結束部分也用不少筆墨闡述從政策層面改善投資環(huán)境的以下主要幾點:打破地方保護主義促進國內市場的一體化;借鑒上海、廣州、深圳等沿海城市的經驗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浪潮;擴大政府和民間對教育培訓的投資力量,增強勞動力的技能與技術;增強勞動力市場的彈性,建立聘用和解雇的靈活機制;推動金融體制改革,特別要為中小企業(yè)和新興企業(yè)創(chuàng)造健康良好的金融環(huán)境;在企業(yè)重組過程中,所有權轉變應與加強公司治理同步進行;適當發(fā)揮政府的管理職能,在“抓權”與“放權”中找到良好的角色定位。
世界銀行表示,中國政府已經開始把提升地方投資環(huán)境作為考察地方政府工作成績的主要方面之一。
該報告的主體部分主要圍繞10項指標論述中國23座城市形態(tài)各異的投資環(huán)境。
基礎建設
公路交通、水上運輸、通信、燃氣、電力、用水等要素都是企業(yè)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不論是創(chuàng)辦新廠,還是搬遷舊公司,決策人在選址時都把地方的基礎建設作為需要考慮的必要因素?;A建設的投資昂貴,大概占所有投資的20%,占所有公共設施投資的35%~55%。
調研人員在考察基礎建設的質量時,主要是衡量因缺電和交通不暢給企業(yè)銷售造成的損失。結果表明,不同城市的差距范圍是1.2%~5.3%,即在大連的企業(yè)因缺電和交通不暢引起的銷售損失僅1.2%,而溫州的基礎建設水平最低,給企業(yè)造成的銷售損失高達5.3%。
全部等級和排名具體為:大連的評級最高,為A+;長春、上海、杭州、本溪、重慶、蘭州這6個城市得A等級;西安、哈爾濱、蘭州這3個城市得B+等級;江門、南寧、武漢、鄭州這4個城市得B等級;深圳、廣州、北京、長沙、南昌和南京這5個城市得B-等級;成都、貴陽、昆明和溫州的等級最低,為C。
當地市場進出障礙
由于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企業(yè)在開拓全國市場時受制于不同省份、城市構筑的障礙。政策制定者和經濟學界人士已經注意到國內存在的地方性障礙,世行的調研人員同樣把這作為衡量投資環(huán)境的重要指標。
該報告測算市場進入障礙的方法是:統計該城市企業(yè)的銷售市場中外省市場所占的比例。需要補充的是,世行的第一階段調研并未考察這一指標,所以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和成都5城市沒有這一數據。
在市場進入障礙方面排名是:長春、武漢和重慶的市場進入障礙最低,獲最佳等級A+,這些城市的企業(yè)把75%—76%的產品銷往其他省份;杭州和西安的等級為A,企業(yè)的外省市場占71%;大連和溫州的企業(yè)把59%~61%的產品銷往其他省份,這2個城市的等級為B+;長沙、貴陽、鄭州、深圳和南昌的等級為B;哈爾濱、昆明和蘭州的等級為B-;南寧、江門和本溪的市場進入門檻最高,相應比例僅為36%~41%,等級為C。
該報告用產能過剩的程度衡量市場推出障礙,結果是:深圳和杭州的市場退出障礙最低,得A+等級,能力過剩程度分別為14.3%和15.3%;其次為江門,得A;大連、廣州、溫州、上海、天津、長春得B+,相應數據為27%~28%;北京、鄭州、南昌、重慶和成都得B,相應數據為30%~32%;哈爾濱、昆明、長沙、西安和南寧得B-,相應數據為34%~39%;蘭州和貴陽得C;本溪C-,而市場退出的障礙程度接近80%。
結合市場進入和退出兩項數據,綜合排名為:杭州最佳,其次為上海(報告暗示長江三角洲的地方障礙因素相對最小,較富裕地區(qū)的地方保護主義更少),他們都得A+;北京、武漢和長春得A,天津、重慶、深圳、廣州和成都得B+,溫州、大連、西安、鄭州、江門、長沙和南昌得B,哈爾濱、昆明和貴陽得C,本溪得C-。
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
勞動力的供給和雇主需求相匹配的程度反映了相互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報告用企業(yè)冗員和工人缺口兩個統計數據標明這一指標,此外還補充強調,在第一輪開展調研的5個城市得分相對較低,這可能是因為在這些城市進行的用工制度改革進程較快造成的,其統計數據為1998年至2000年,而在其他18個城市進行的第二輪統計的時間則是2001至2002年。
深圳和江門的勞動力市場彈性最佳,得A;溫州、杭州這兩個浙江城市和大連緊隨其后,得A-;上海和北京均為B-。
生產技能和技術后備
調研人員認為,當地勞動力的生產技能和技術后備力量反映了一個城市持續(xù)發(fā)展的潛力,因此有必要用三項細分指標(受正式培訓的工人比例、技術工比例和人均研發(fā)投入)來反映投資環(huán)境。
結果顯示,杭州和上海在這方面表現突出,被列為A+等級,得分分別為2.46和2.39;廣州、重慶、西安得A,得分在1.45到1.94之間;其他城市的得分則在1分以下,包括溫州在內的幾個城市得分為負數。
國際融入程度
報告認為,企業(yè)參與國際合作、在全球范圍內開拓市場這些因素影響到企業(yè)的生命力,這一點對發(fā)展中國家尤其重要。在調研中,用兩項細分指標表明各城市的國際融入程度,分別是企業(yè)中的外資股權比例、企業(yè)在合作開拓市場、培訓員工等方面的國際合作伙伴的數量。當然,這兩項具體指標的正相關程度非常高,吻合程度為68%。
調查表明,沿海城市的國際融入程度一般遠遠高于內陸城市,其中最高的是上海和廣州,得A;北京、天津、深圳、杭州、江門、大連、長春、重慶等城市依次居后;但是,溫州是惟一一個國際融入程度為B-的沿海城市。
私營企業(yè)參與度
在中國經濟發(fā)展和體制改革的浪潮中,伴隨著中小國有企業(yè)改制、鼓勵發(fā)展私有企業(yè)、減少政府對企業(yè)管理的干預程度等,私營企業(yè)的市場參與度得到顯著提升。報告稱,中國私營企業(yè)的生產能力水平和投資效率明顯高于國有企業(yè)。
數據表明,溫州走在了私營企業(yè)發(fā)展的最前列,私有企業(yè)控制市場的程度高達82%,等級為A+;鄭州其次,市場參與度為52%;南寧、武漢、長沙和南昌的相應數據在37%~42%之間;杭州等城市大約為28%~35%;深圳、大連、天津、廣州、北京大約在20%左右;上海的私營企業(yè)參與程度僅為9%。
報告補充說,第一輪調研范圍中的5個城市,因為采集數據的時間較早所以數據的可比性要打些折扣。
政府效能與廉潔程度
政府的管理效能可以用多個方面來衡量,包括面向公眾提供的物品和服務、爭當充當怎樣的協助配合作用等,這份報告則首先選擇了這樣的計算方法———企業(yè)與政府打交道的開銷(即所謂的“非正式支出”)占企業(yè)收入的比例,世行暗示這也表明政府廉潔的程度。
世行的調研報告稱,杭州在這方面的表現最佳,其次為南寧、上海、大連、鄭州、江門、昆明、貴陽、廣州、長春、北京、武漢等城市;溫州和西安的政府效能相對較低。
稅費負擔
世行認為,一個國家的整體賦稅水平大致相當,其他國家的地方差異性相對較小,但中國的地方政府在改善投資環(huán)境方面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因此各地對企業(yè)的稅費不同。調研人員綜合加權了銷售收入稅、個人收入稅、增值稅等各項稅費負擔。這項調查僅涉及第二輪調研覆蓋的城市。
數據顯示,深圳企業(yè)的稅費負擔最輕,僅占銷售收入的3.9%,南寧、蘭州、本溪和貴陽的稅費較重,比例為10%左右。江門、杭州和鄭州的比例在6%以下;其他城市大致在7%左右,其中溫州為7.5%。
法院工作效率
法院工作效率同樣也是政府效能的一個方面,解決商業(yè)糾紛案件所需的時間(以月為計算單位)。這項調查僅涉及第二輪調研覆蓋的城市。
各城市的這一指標的差異性相對較小,大連和深圳的法院所需的處理時間最短,為5.8個月;武漢、貴陽和哈爾濱的法院所需時間較長,分別為11個月、12個月和13個半月;其他城市的這項數據大多在8個月左右。
金融環(huán)境
雖然這份報告把金融環(huán)境這一指標放在最后來談,但實際上極其重視這一因素。報告稱:“健康的金融服務與企業(yè)成長休戚與共”。該報告還表示,私人之間借貸、私營部門之間的變相投資等非正式的金融渠道同樣具有正面作用,這對處在轉型時期的國家尤其重要,特別是有助于私營企業(yè)的發(fā)展壯大。
考察這一指標具體有3個方面:企業(yè)是否擁有向正規(guī)銀行借款的渠道、企業(yè)憑借商業(yè)信用間接獲得資金、企業(yè)為獲取銀行貸款是否要付出額外的“公關”費用。
綜合這些具體指標后的結果是,杭州、上海、溫州這三個長三角的城市和江門的金融環(huán)境最佳,等級為A;廣州、重慶的等級其次;本溪、鄭州、武漢、蘭州、南昌和南寧的等級較低。其他城市居中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