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昌 姜異新
[關鍵詞]阿Q;國民性改造;當代性
[摘要]在百年中國新文學的行進途中,阿Q作為被改造的“國民性”的一種文化原型,被不斷地讀解、模仿、再創(chuàng)造,透發(fā)著延綿不斷的“當代性”信息。第一個十年中以文學研究會鄉(xiāng)土作家群的作品為代表,其阿Q相多系對阿Q原型的不斷補充和反復昭示。30年代的老舍、巴金、張?zhí)煲淼人茉斓亩嘞凳忻癜,為阿Q精神話題開拓了新的疆域??箲?zhàn)時期在姚雪垠、老舍、路翎筆下出現的阿Q多有覺醒的契機,但深入骨髓的文化惰性仍然扼住了他們的新的人格的形成。高曉聲、林禮明、劉震云等新時期作家筆下的阿Q則多帶有“闊起來”和“爬上去”的特點,為國民性改造提出了新的課題。
[中圖分類號]I210·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353(2004)02—00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