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曉勇
《再見了,可魯》是一本“感動一億亞洲人心”的書。它以80幅圖片配上一段段平實而動人的文字記錄了一只“導(dǎo)盲犬”——可魯?shù)囊簧K^“導(dǎo)盲犬”,就是充當視力障礙者的眼睛,給視障者提供安全、體貼的道路與方向的導(dǎo)航的狗。我是在讀到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次知道有一種叫“導(dǎo)盲犬”的狗,驚奇于它的盡職盡責、恪盡職守,更驚奇于有人竟然會花上十多年的時間持續(xù)拍攝一只狗。
導(dǎo)盲犬的一生要經(jīng)歷幾次必然的別離:從“生父母”家到“養(yǎng)父母”家,再到訓(xùn)練所,訓(xùn)練合格后開始為某個性情相投的視障者服務(wù)??婶斁褪沁@樣。它在出生后第43天被挑選為導(dǎo)盲犬,隨即被轉(zhuǎn)移到“養(yǎng)父母”家學(xué)習(xí)與人的和睦相處以及對人類的信賴,八個月后,進入多和田先生的訓(xùn)練所,經(jīng)過一年半左右的訓(xùn)練之后成為合格的導(dǎo)盲犬。與渡邊先生朝夕相處了兩年后,渡邊先生生病,可魯經(jīng)過三年的等待,終于可以再一次陪渡邊先生散步,誰知渡邊先生就此離開了人世。七歲的可魯相當于“人過中年”,再去陪伴新的視障者已不可能,于是回到訓(xùn)練所從事“導(dǎo)盲示范犬”的新工作,它溫厚、誠懇的性格使得它總能恰到好處地勝任新的工作。11歲時,老邁的可魯幸運地回到養(yǎng)父母的家,在這個溫暖的家中度過了最后的安穩(wěn)歲月,享年12歲零25天。
日本著名作家石黑謙吾撰寫的文字,絲毫沒有煽情的企圖,只用清淺平實的力量抵達每個人心底最柔軟的部位。可魯短短的一生中經(jīng)歷了多次悲歡離合,作者在寫到這一場場分離或相聚時用的是淡若秋云的筆觸。
水戶太太送別小小喬那(可魯)時內(nèi)心有著萬般不舍,卻只是一遍又一遍地說:“多保重?。 薄耙佑桶。 倍婶斣陔x開養(yǎng)父母仁井夫婦時,則是“透過漸漸遠去的面包車的后窗,能看到車上的可魯將視線始終凝在兩人的身上?!笨婶斠I(lǐng)著渡邊先生穿越大街小巷或者羊腸小道,其乖巧和聰明令每一個目睹的人都會流露出驚訝的表情。渡邊先生在臥病三年后最后一次要“小可”帶他去散步,可魯依然像三年前一樣緊緊地貼在渡邊先生的身邊,似乎從不曾分離過。而激起我內(nèi)心層層波瀾的則是這樣的一幕:一天,作為示范犬的可魯在表演會場等待出場,神情卻好像有點兒異乎往日。雖然它依然靜靜地坐著等待指令,而它的視線卻遠遠地望著會場的一個角落。原來,是它的“養(yǎng)父母”仁井夫婦忍不住思念悄悄來看它,要知道此時他們之間分離了已近十年,然而可魯卻熟記親人的氣息,絲毫不曾將他們忘記。書中有一幅照片是可魯?shù)念^部特寫,那一雙神情憂郁、深不見底的眼睛,令我想到可魯一生所經(jīng)歷的那些喜悅和痛楚,與一個普通人的一生毫無二致。
1998年7月20日,可魯經(jīng)歷了它一生中最后的一次別離?!暗搅颂靽院?,要清楚地報出自己的名字‘仁井可魯噢!”仁井先生剛說完這句話,可魯便瞳孔放大,然后后腿一伸,停止了呼吸。
無論一顆多么堅硬的心都該會被這字里行間流溢出的脈脈溫情悄然浸潤。然而,更令人感佩的則是那位名為秋原良平的攝影師,從1986年6月25日清晨小可魯?shù)恼Q生直到1998年7月20日下午4點16分仁井太太輕輕合上可魯?shù)碾p眼——一個攝影者居然可以跟蹤拍攝一只狗整整十二年,他在這件事中所顯示出的耐心和毅力真是稀世罕見!
米蘭·昆德拉說:“狗是我們與天堂的聯(lián)結(jié)。它們不懂何為邪惡、嫉妒、不滿。在美麗的黃昏,和狗兒并肩坐在河邊,有如重回伊甸園。即使什么事也不做也不覺得無聊——只有幸福平和?!?/p>
一只不會說話的狗用自己的一生向你訴說了什么是忠誠、仁愛、信賴和永恒。看看可魯?shù)墓适拢苍S能使你更懂得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個際遇。
《再次了,可魯》南海出版社,定價: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