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有一支樂隊每個星期天的下午在魯姆勒尼公園舉行音樂演奏會。如果天氣好,演奏會的聽眾中幾乎每次都有我,因為我覺得這實在是消磨時光的好辦法,況且他們演奏的很多是我喜愛的曲子,其中有些曲子你還可以和上俏皮的口哨,何樂而不為呢?
有一次,觀眾中多了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孩,她坐在觀眾席的最前面,她的面前站的就是樂隊指揮。從外表上看,她最多不過14歲。她靜靜地坐著,直到樂隊演奏起在這里從來沒演奏過的《藍色多瑙河》。這支曲子好像有一種神奇的魔力,我想。因為剛剛演奏了幾小段,那失明的女孩就站了起來,和著音樂的節(jié)拍,手臂跟樂隊指揮的指揮棒一起揮舞了起來。
一會兒,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從樂隊指揮身上轉(zhuǎn)到了失明的女孩身上。顯然,指揮也意識到了身邊發(fā)生的事。他是一個非常明智的人,當(dāng)我取下帽子向他示意時,他慢慢離開了他的位置,向旁邊走去,以便讓樂隊能更清楚地看到女孩的指揮。當(dāng)然,樂隊隊員對曲子很熟,演技也是嫻熟的,絕對出不了什么差錯。然而失明的女孩指揮得很自然,很流利,掌握音量的高低柔亢一點也不比樂隊指揮差。說實話,從那以后,我再也沒聽到比這演奏得更好的《藍色多瑙河》。
當(dāng)音樂結(jié)束的時候,聽眾中爆發(fā)出了雷鳴般的掌聲,我想,城鎮(zhèn)另一邊的人也一定聽到了。當(dāng)女孩在我身邊坐下的時候,我看見兩行淚珠從她的臉上滾了下來。
我敢說,那天,絕不只失明的女孩一人哭了。
文/陳桐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