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宇
某日,在武漢某動物園,“獸中之王”的雄獅們,竟被一頭水牛斗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
上午11時許,3只非洲雄獅在足球場大小的表演區(qū)內(nèi)游蕩,游客們云集在鐵網(wǎng)外,興致勃勃地等待分享雄獅勝利的喜悅。
很快,一頭健壯的水牛被“投放”到場內(nèi)。百米開外,3只雄獅呲牙咧嘴,虎視耽耽。水牛似乎意識到了“滅頂之災”,幾番急躁地撞著圍欄要沖出來,都被工作人員用長桿子趕回。
被激怒了的水牛突然轉(zhuǎn)身,風馳電掣般地向?qū)γ娴莫{子們狂奔而去。獅子們被它排山倒海的氣勢嚇住了,慌忙閃開,不敢接招。水牛見一招落空,瘋刨著四蹄,仰天長吼,倏地俯著牛角,朝最壯的那只雄獅頂去。雄獅奪路逃命;另兩只獅子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不敢“助陣”。幾分鐘后,水牛終于追上了逃命的獅子,一頭將獅子挑到空中,獅子跌落時四腳朝天,狼狽不堪。水牛用前蹄猛踩幾腳,獅子掙扎著爬起來,一瘸一拐灰溜溜地逃走。目瞪口呆的觀眾這才醒過神來,隨后的掌聲響徹云霄。
這使人不禁聯(lián)想到西班牙流傳至今的斗牛活動。西班牙人不僅對英勇的斗牛士非常崇拜。而且對勝利了的牛也非常崇拜。他們用極其隆重的方式迎接牛的凱旋:把一群健壯、漂亮的母牛趕進斗牛場,“許配”給獲勝的公牛,讓它們簇擁著滿身是血的公牛,昂首挺胸驕傲地離開斗牛場,并讓其安度余生,為其養(yǎng)老送終。就是對被殺死的斗牛,也視為圣物,很好地安葬。水牛被置之死地而后生,一定會得到人們意想不到的殊榮。
錯了!水牛大勝,完全出乎工作人員的意料。他們不滿意,不甘心,于是將水牛又攆到猛獸區(qū)。那里有20多頭獅子,足可以將水牛撕成碎片,血洗雄獅們的恥辱。誰知水牛被送進去后,這些在動物園里長期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獅子們,有的抱頭鼠竄,有的噤若寒蟬,有的成為縮頭烏龜,偶爾抵抗,亦不堪一擊。水牛橫沖直撞,所向披靡,大獲全勝。
然而,最后的結(jié)果更讓人瞠目結(jié)舌,那頭英勇的水牛不但沒有得到任何獎賞,反而被動物園的工作人員請人用沖鋒槍活活打死!
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并未就此罷休,為激發(fā)獅子的斗志,多次將怯懦的菜牛拋給獅子捕食,進行了近一個月的野化訓練。這之后,又相繼進行了兩場“獅子吃活?!钡谋硌荨*{子們勝利了,真是張牙舞爪,耀武揚威。這兩次,槍口沒有與勝利者說話,雄獅們在動物園里更受寵愛。
同是勝利者,為什么卻有兩種天壤之別的結(jié)局?
記得有一個關(guān)于結(jié)局不同的故事。
莊子帶領(lǐng)弟子出游,行至山中,遇見伐木工正在伐樹,問為什么那棵長得很歪的樹不伐?曰:伐了無所用。至暮,投宿一老友處,友人欲殺鵝招待。家仆問殺哪只鵝?主人說殺那只不會叫的。
樹有用而被伐,無用而保全性命;鵝不成器而殺之,成器而得延留。倘使伐工要專尋特型樹呢?那么,直樹反而不中意。鵝主人若是喜靜怕噪呢?則當下里砧板伺候的,只怕要輪到會報警的鵝了。
總之,一切都還是應了那句老話:環(huán)境不同,結(jié)局也就不同。結(jié)局,是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zhuǎn)移的。
文/葛妍摘自《東西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