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瑟琳.德林克.波文
很少有作家天生就懂得寫作技巧,他們必須去探索,以期發(fā)現(xiàn)這一技巧。這種探索,至少能教會他們認(rèn)識自己。實際上,寫作之道和人生之道很難分開。換句話說,就是“文如其人”。我很不贊成一個廣泛流行的觀點,認(rèn)為作文不過是玩弄一些小技巧而已。通常很少有人會對作家說:“你有洞察事物、感知外物的能力,你有熱切關(guān)注生活的能力。因為具有這樣的能力,你才懂得怎樣觀察人生,學(xué)習(xí)人生之道?!?/p>
寫作離不開生活,它是一種雙重的生活。作家將人生的一切體驗兩次,一次在現(xiàn)實里,一次在那面思想的“鏡子”中,這“鏡子”無處不在,總在他的面前,或者身后。這種雙重生活必須重復(fù)體驗過去的時刻和場景。作家具有某種沖動,要去將生活重新來過,重復(fù)性地和自己對話,模仿說話者的語音語調(diào)、姿勢動作,小心在意地,就像演員想要面對觀眾一樣,先得好好來排練這一切。
或許有人覺得這是一種奇怪的做法,因為看不出有任何直接的好處。其實這純粹是來自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的著迷,甚至是我們對生活愛恨交加的那些部分。要體驗這一切就得付出很多代價,讓人疲乏不堪,心力交瘁。但是人生也會因此而充實。所以,我甘心情愿這樣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