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城市人口正在顯著發(fā)胖,致胖的商家們在忙什么?
北京中糧廣場一層的一間女裝店總是比它的鄰居顯得更為擁擠,五六個店員每天忙前忙后,不可開交。在這家不到70平米的名為“金美后”的女裝店里,掛滿了與其他服裝店類似的新款女裝。唯一不同的是,這些服裝全是大碼和超大碼,而店里光顧的客人是清一色身形豐滿肥胖的女性。
“我們針對的就是那些在公司里上班的、身材比較肥胖的白領,”金美后絲綢有限公司總經理門如山說。從1997年開始專售超大碼衣服的“金美后”,現(xiàn)在北京已經有5家分店。門如山的生意正在隨著白領們的腰身一起膨脹。
在過去的10年里,中國的城市人口顯著發(fā)胖。中國保健科技學會肥胖病研究會的一項調查顯示,1990年代初,全國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的人口占10%,而在2001年,超重/肥胖人口數(shù)量翻了三倍不止,達到35%。最近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wèi)生研究所季成葉教授的一項研究則表明,城市中未成年肥胖人口也在迅速增加:發(fā)達城市男女學生(7-22歲)的肥胖率分別為9.63%和4.5%,超重率達15.29%和8.77%。
這個數(shù)字與美國相比算是小巫見大巫。在美國有60%的成年人超重。然而對中國來說,體重問題反映的是現(xiàn)代史上沒有先例的重大變化。美國幾代人的努力才達到的生活方式,中國人用一代的時間就趕上了。
眼光獨到的門如山生意興隆,難掩一臉的喜色。相形之下,快餐和零食生產商卻不太高興得起來。遍布于大城市的快餐店和擺滿便利店、超市貨架的薯片、巧克力、速食面、碳酸飲料等等已經開始被國人目為導致肥胖的“兇手”,漸受詬病。而肯德基、麥當勞則早在老家美國惹過不少麻煩。美國《肥胖與健康》周刊直言不諱地指出,肥胖的直接原因不是生活方式,而是全球食品生產的“肥胖化”(fattening)。
盡管還沒有中國消費者因為自己的肥胖把快餐店告上法庭,但肯德基顯然不想等到那一天的到來。2001年,肯德基就聘請營養(yǎng)專家為其設計開發(fā)了16個植物類產品,包括針對中國人飲食習慣的玉米沙拉、番茄蛋花湯等,又在最近編制了一份《中國肯德基健康食品政策白皮書》,提出若干改進食物營養(yǎng)結構的措施。
不愿被反胖斗士攻擊的食品公司或多或少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去掉薯片等食品中對人體有害的轉脂肪;將脂肪油改為植物油;采用大豆蛋白以減少淀粉含量;把可樂中的糖分降到最低程度……
在中國絕大部分收入來自碳酸飲料和炸薯片的百事公司同樣擔心受到反肥胖斗士的攻擊。百事中國今年上半年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0%。“這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傳播總監(jiān)楊美虹對《環(huán)球企業(yè)家》坦言。但初嘗盈利甜頭的百事顯然不敢把籌碼全壓在碳酸飲料上,“我們也在推出果汁、茶飲料等非碳酸飲料?!?/p>
百事中國1995年就曾在廣東惠州生產都樂(Dole)果汁系列和純品康納(Tropicana)鮮榨果汁系列,但當時的市場并不認可“這些又澀又不夠甜的飲料”。“但是我們一直在做,純鮮果汁這些非碳酸飲料現(xiàn)在還不是主流,但它肯定是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楊美虹說。2001年百事收購桂格燕麥食品公司(The Quaker Oats)之后,旗下著名的佳得樂(Gatorade)功能型飲料成為百事樹立自己健康形象的又一利器,此后更加快了純鮮果汁在中國的推廣。
無論商家付出何種實質性努力或宣傳手段,最終的選擇只能由消費者來做?!笆砥惋灨蛇@樣的零食一直是我們店里最好賣的食品,”上海華聯(lián)超市的業(yè)務經理梁建芳說。在華聯(lián)旗下的便利店中,成排的貨架被各種各樣包裝光鮮的休閑食品占據(jù)著。
梁建芳自己也認為,這些包裝最精致的食品往往是最不健康的,但是,既然它們暢銷,店里就不可能不賣,“不過我跟自己的女兒講過要少吃炸雞,”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