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要去外地上大學了,臨上火車前,他突然握住我的手說:“謝謝你。媽媽?!?/p>
聽了兒子的感謝,我感到了一絲欣慰。18歲,他總算是長大了。對于他的性教育,可不容易?;叵肫饋恚c滴往事仿佛歷歷在目……
幼兒園篇:為什么會有孩子
5歲時,兒子好奇地問我:“媽媽,為什么我和爸爸是站著尿尿,可你要蹲著尿尿?!蔽覜]把兒子的好奇當回事,開玩笑地說:“因為你不聽話,所以老天爺就罰你站著尿啊。”兒子當真了,說爸爸也不聽話,也被罰站著尿了。我哭笑不得,搪塞他說,小孩子不要問這些,等你長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兒子看來等不及長大,自己去尋找答案了。那天我去幼兒園接他,一進門就見他像個“罪犯”一樣縮在角落里。原來,他脫了一個女生的褲子,想看她有什么不同,好在幼兒園的老師懂教育,并沒有責備他。可其他小朋友不理解,都罵兒子是“流氓”。
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對孩子進行逃避式性教育是不妥當?shù)?。打這以后,對孩子提出的類似問題,我不再含糊,總耐心解釋——可對一個孩子的理解力來說,有些問題是很難說明白的。
比如,兒子老是問我“為什么會有孩子?”,我解釋說,男人和女人相愛了,就會有孩子,孩子就是愛的結(jié)晶。他卻越弄越迷糊。直到有一次帶他到鄉(xiāng)下去郊游,才解答了這個問題。
那天,在一戶農(nóng)家小院,恰好看到一只公雞追逐著一只母雞。兒子饒有興趣地旁觀,問雞是不是在打架?我突然有了主意,解釋說:“公雞和母雞相愛了,過一段時間母雞就會生出一個能孵出小雞的蛋來,就像男人女人相愛后,會有愛的結(jié)晶一樣?!眱鹤舆@才恍然大悟。
啟示:
1.性教育愈早愈好。當孩子對性產(chǎn)生興趣時,就要因勢利導(dǎo)進行教育。孩子好奇心強,如果一味逃避,孩子就會自己去尋找答案,更容易陷入誤區(qū)。
2.對理解能力不強的兒童,性教育最好用形象直觀的比喻,用孩子能接受的聽得懂的語言。
小學篇:模仿電視劇親嘴
上小學三年級時,老師來家訪了。兒子又犯了錯誤,課間休息的時候,他偷偷躲在講臺底下和一個女生親嘴。我責問兒子是從哪里學來的,兒子說,在電視上經(jīng)??吹健?/p>
從那以后,我們不再允許兒子看電視了??刹坏絻蓚€月,我們意識到這樣下去會毀了兒子。因為一向活潑好動的他變得沉默寡言,看人也怯生生的。我們開始擔心“高壓政策”會對兒子產(chǎn)生負面影響。向懂心理的朋友咨詢后,我和丈夫改變了“嚴防死守”的政策。我們先是給兒子買了一些積極向上的兒童讀物,讓兒子臉上現(xiàn)出了久違的笑容。然后又允許兒子看電視,不過得我們陪著看,邊看還邊給他講解,進行引導(dǎo)。告訴他有些事,比如和女生親嘴,沒有到年齡是嘗試不得的,這樣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
我們采取開放的態(tài)度后,兒子反倒不再對電視上那些親熱鏡頭好奇了。
啟示:
1.信息時代,大量的資訊是一柄雙刃劍,比如網(wǎng)絡(luò)、電影電視、報刊書籍等,既可豐富孩子的知識,也會帶來不良影響。對此,不能采取禁止孩子接觸的高壓措施。最好的辦法是雙管齊下,以疏導(dǎo)代替壓制,循循善誘,引導(dǎo)孩子提高明辨是非美丑的能力。
2.對孩子因為好奇和模仿而做出的“出格”的嘗試行為,學校和家長都不應(yīng)過多譴責,對孩子寬容一點,既要讓其認識到錯誤,也不能讓孩子背上難以承受的心理包袱。
初中篇:為那張搖晃的床失眠
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一個居室里面,隱私空間比較少,最擔心的莫過于親密時被孩子看到。我和妻子都很注意,可百密一疏,還是被兒子覺察到了。
那時兒子上初二,有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兒子整天無精打彩的。兒子有了初次遺精后,他很是驚惶地悄悄告訴了我。我找了一本生理衛(wèi)生方面的書籍給他看,還和他長談過一次,告訴他這沒有什么可擔心的,這標志著他已長大成人。
有一天,兒子吞吞吐吐地對我說:“媽媽,商量件事?!蔽覇査裁词拢f晚上老是失眠。我以為他病了,就仔細地追問起來。兒子紅著臉說,你們房間里的那張床響得太厲害了……
我一是過分相信了住房的隔音效果,二是沒有注意到那張床確實是不結(jié)實了。這下輪到我臉紅了。幸虧平時對兒子的教育沒有白費,兒子能夠正確坦然地看待父母的親密生活。我和丈夫馬上去買了一張新床,還把房間重新裝修了一下,增強了隔音效果,有時還會放些輕柔的音樂來“掩人耳目”……采取這些防范措施后,兒子果然不再失眠了。
啟示:
夫妻生活要盡量避免讓孩子發(fā)現(xiàn)。如果一旦發(fā)現(xiàn),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一方面是“軟件”上的補救,如果孩子不能接受,存在父母很“骯臟”等心理,就更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性教育和心理輔導(dǎo);另一方面是硬件方面的補救,如讓住房條件更能保護隱私。
高中篇:我陪兒子去約會
我一直以為對兒子的性教育是比較成功的,兒子對自己的生理情況和性知識都懂得不少了。直到高二那年,兒子與一個女孩的“戀愛”,讓我反思起自己的教育。
那時,兒子突然變得喜歡接電話了。每個周末,只要家中電話鈴一響,他準會跳起來,主動跑去接聽電話。
有一次,接完電話后,兒子說要出去。我攔住了他,問誰來的電話?他吱唔了半天,還是坦白了,是一個通過電臺交友認識的女生。他們通過寫信和電話交往已經(jīng)有半年多了,剛才約好初次見面。我沒有大發(fā)雷霆。只是問他:如果我不讓你去,你會怎么樣?兒子說,他會很難過,但也很苦惱,考所好大學一直是他的理想和奮斗目標,他很擔心自己愛上了那個女孩,陷入“早戀”之中。
患得患失的兒子讓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以往對他性教育的狹隘,我以前比較偏重于性生理教育,而忽略了與異性相處之道、情感教育等方面的內(nèi)容。我提出:“能讓我也認識一下那個女孩子嗎?”兒子很是驚訝,繼而又如釋重負地說:“當然可以,老媽你還能幫我參謀參謀呢?!?/p>
那是個不錯的女孩子。我默認了他們的交往,同時也注意給兒子灌輸一些婚戀道德觀,明確要求他把握好與異性交往的尺度。同時,我還和女孩的家長取得了聯(lián)系。我們兩家像親戚一樣往來,逢雙休日,兩個孩子經(jīng)常是輪流到對方家去吃飯和做功課。
兩個孩子在一起也很自然,像一對兄妹。兒子很感謝我沒有阻止他們的交往,他說,老媽,你真?zhèn)ゴ螅?/p>
啟示:
孩子“早戀”是家長最為擔心的一個話題。要注意到青少年逆反心理強的這一特點,加強教育引導(dǎo),不妨主動介入孩子的人際交往,那樣才能對癥下藥。此外,在傳授性知識的同時,不能忽視性心理知識和性道德教育,必須明確地告訴孩子要遵守應(yīng)有的道德規(guī)范,不該發(fā)生婚前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