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18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親率蒙古鐵騎大舉西征。據(jù)史書記載,蒙古軍隊從貝爾加湖南面的蒙古國都喀拉和林出發(fā),沿蒙古大草原經(jīng)烏里雅蘇臺,在阿爾泰山脈東面的科布多翻越秦萊克烏兒莫該臺山峽,到達克蘭河源。然后順河而下,于1219年6月駐蹕也爾的石河畔,在這里休整軍馬……
也爾的石河就是今天的額爾齊斯河。這條河在《舊唐書·西突厥傳》中稱為“多邏川”,唐人習(xí)稱為“安習(xí)水”。元史中則叫“也爾的石河”。
第一回
貪財忘義,伊納勒術(shù)殘殺蒙古商隊
報仇雪恨,成吉思汗親率大軍西征
公元1218年,蒙古汗國太祖十三年,南宋寧宗嘉定十一年,金宣宗興定二年,位于貝爾加湖畔的蒙古國國都喀拉和林,舉行了隆重的西征祭旗儀式。
十幾萬蒙古鐵騎,按其百戶、千戶、萬戶那顏官人的意思的統(tǒng)屬,整齊排列在城西大校場上,眾將士神情肅穆地認真聆聽著被蒙古各部落奉為國主,并尊稱為成吉思汗的鐵木真的訓(xùn)示。
“我們蒙古人敬天地、重信義,奉行孝父忠君,最恨那些奸詐盜竊、不守信用的小人??珊藁ㄘ葑幽谋┲髫澒?,竟殘殺了朕派去的商隊,掄走了我們的珠寶貨物。更不能饒恕的是,朕第二次派去要求把殺人奪寶的禍首伊納勒術(shù)引渡來的使臣也險些被他們殺了?!?/p>
“報仇”
“報仇”
“踏平花剌子模,殺盡可惡的小人”
旌旗獵獵,戰(zhàn)馬嘶鳴,十幾萬蒙古健兒被憤怒包圍著,校場上一片激憤。
說來也怪,就在大軍要開拔之際,突然四下里陰云密布,六月天竟紛紛地下起雨雪來。
一向敬天地、懼鬼神的成吉思汗不覺大為疑惑,忙問侍立在身旁的親信謀臣、有北國臥龍之稱的耶律楚材是怎么回事﹖
“大汗,玄冥之氣之所以見于盛夏,是上天也對花剌子模國的無恥行徑感到憤怒的表現(xiàn)。人同此性,天同此理,上天也有喜怒衷樂,剛才大汗那番話把上天說得憤極而泣,此乃我大軍克敵之征兆也,請大汗勿疑?!?/p>
身為遼東丹王突厥八世孫的耶律楚材是契丹族人,公元1190年出生于燕京現(xiàn)北京。其父耶律履頗有學(xué)識和德行,曾仕于金仕宗,官至尚書右丞??赡苁翘旖荡笕斡谒谷?,必將苦其心志的緣故,在耶律楚材三歲那年,他父親便病故了。幸而其母楊氏聰慧賢良,教子苦讀,年幼的楚材得以博覽群書,并兼通天文地理、歷書數(shù)學(xué)和佛學(xué)、道教、醫(yī)術(shù)等學(xué)科,成為不可多得的全才。按照金國制度,宰相之子成年后可以直接試補省掾即協(xié)助政府部門長官掌管文書,處理日常事務(wù)的官員,其地位相當于現(xiàn)在的秘書長或辦公廳主任,但年輕氣盛,才高八斗的楚材偏要參加進士考試,無奈時任金國皇帝的章宗完顏景不許。章宗帝命他按舊制應(yīng)試,結(jié)果一同應(yīng)試的17人數(shù)楚材在決獄斷案等各方面學(xué)識最為優(yōu)秀,遂授職為掾吏,后提升為開州府同知。
楚材應(yīng)章宗試這年僅16歲。
公元1214年金宣宗貞佑二年,金國為避蒙古兵禍,決定從中都燕京今北京遷都汴梁今開封,并令耶律楚材以中都左右司員外郎,職掌尚書六部日常章奏的身份協(xié)助留守燕京的右丞相完顏承暉處理政務(wù)。
其實在此之前,地處南宋與蒙古之間,腹背受敵的金國為了避免蒙古鐵騎的打擊,曾于成吉思汗太祖九年1214年三月,將親王完顏永濟之女送于蒙古,以和親之策換來暫時的喘息之機。然而鐵木真在得知金國遷都的消息后,忿然說道,兩國即定和議,復(fù)又遷都,乃有疑心而不釋舊怨也,看來金人是用和親作緩兵之計,于是于同年七月率兵攻入古北口,并于第二年五月攻陷金國中都燕京。
1218年,也就是成吉思汗大舉西征的那年初,他見到耶律楚材,見此人相貌奇?zhèn)?,身高八尺,講話時聲若宏鐘,且美髯過胸,心中甚為喜愛。便誘勸楚材說:“是金人滅了你大遼,你本為遼國皇族后裔,朕要為汝雪國仇家恨?!睕]想到耶律楚材卻不卑不亢地答道:“臣的祖父和父親皆事金,既為其臣,豈能與君為仇。”成吉思汗從他的話語里判定楚材是個恪守信義,十分重視君臣身份之人,這對一貫要求部屬忠汗報國的成吉思汗來說,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喜而嘆曰是天賜我家的良相忠臣,遂命其留在身邊以備隨時咨詢。
既然被成吉思汗親切地稱為“吾圖撒合里”長髯人的耶律楚材說天降雨雪乃克敵制勝之征兆,大汗便放下心來,指揮著鐵騎向西挺進。
在當時中原大地并存著金國、南宋兩個政權(quán)的情況下,成吉思汗之所以遠征中亞,這里面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故事還得從1214年成吉思汗征伐金國說起。
蒙古鐵騎以秋風(fēng)掃落葉之勢從古北口一直打到金國都城燕京。在這里,成吉思汗意外地見到了花剌子模國派來的使臣巴哈·阿丁·剌吉一行。
鐵木真于公元1189年第一次被推舉為部落聯(lián)盟之長,1206年統(tǒng)一蒙古,被各部落獻上成吉思汗尊號后,其領(lǐng)土逐漸從廣闊的草原向西擴展,越過塔什拉瑪干沙漠和群峰聳立的帕米爾,與土耳其諸國接壤。在當時,中亞有一個領(lǐng)土西到里海、烏拉爾海,南到波斯灣,東邊一直伸展到印度斯坦河的國家,這個國家就叫花剌子模。
這個國家不僅位于東西貿(mào)易的通道上,而且是自古以來以善于經(jīng)商而著名的伊朗血統(tǒng)索古多人的土地。在中亞細亞的城市市場上,到處可以見到花剌子模商人。
這個國家雖然是一個復(fù)合民族國家,結(jié)合力不強,但其國主卻有著很強的擴張欲望,夢想征服東方富裕的國家——金國。但又聽說讓蒙古人捷足先登了,為了探個究竟,便派使臣來到金國。
正在燕京的成吉思汗接見了這個使節(jié)團,他提議說:“朕統(tǒng)治著東方,你們的沙就統(tǒng)治西方吧,咱們兩國相互友好,讓商人們自由通行。”
事情在以后發(fā)生了變化。
作為對花剌子模國王來使的回訪,成吉思汗也派出了使節(jié)和商隊。
帶隊使臣首腦是花剌子模國人麻哈茂德。成吉思汗在給花剌子模國沙王贈送的禮品中有駝峰那樣大小的金塊和其它金銀珠寶,還有叫做塔爾谷的駝毛織的昂貴紡織品。
公元1218年春,花剌子模國王接見了成吉思汗派來的使臣。第二天夜里,沙王又單獨召見使節(jié)首腦麻哈茂德。
“難道蒙古人真的征服了答母嘎齊答母嘎齊是當時西方人對中國的稱呼﹖”無能但又貪心的國王手捻著胡子乜斜著眼睛問。
“是的,尊貴的國王,我在金國都城居住多年,這是我親眼看到的?!?/p>
“難道蒙古人的軍隊真的比我們強大﹖”國王那細而尖的眼睛瞪起來了。
“哪里、哪里,蒙古人的軍隊雖然人數(shù)不少,但哪能跟沙王的勁旅相比。”麻哈茂德雖然是成吉思汗派出的使臣,但畢竟是花剌子模國人,見國王不高興,便故意這樣說。
“那本沙給你優(yōu)厚的賞金,命你在成吉思汗宮內(nèi)探聽軍情,蒙古人有什么活動,立即報告本沙?!闭f著,國王拿出成吉思汗帶來贈送他的一塊駝峰大小的金塊賞賜給麻哈茂德。
“小人一定為沙王效勞?!甭楣率軐櫲趔@。
就在麻哈茂德帶領(lǐng)的商隊離開不久,成吉思汗又派了連四個首領(lǐng)在內(nèi)共四百五十人,共五百頭駱駝的龐大商隊再次來到花剌子模國。這個商隊除攜帶著大量的金銀珠寶外,還帶著西方人十分喜歡的中國絲綢、駝毛織品、海貍皮、貂皮及其它物品。
不幸的是,商隊一到訛答刺現(xiàn)塔什干稍北便被地方官——知事伊納勒術(shù)所扣留。結(jié)果是所有的人員被殺,一切貨物被掠奪了……
聽到從訛答刺傳來如此悲慘的消息,英勇剛烈、眼神如火的成吉思汗流下了悲憤的眼淚。
在成吉思汗看來,士兵的生命比任何東西都要寶貴。在他的軍隊中沒有遺棄傷員的現(xiàn)象存在,如果有人在戰(zhàn)場上敢于遺棄傷員,這個小隊的官兵都要被處以死刑。為了減少傷亡,在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上他總是采取集中優(yōu)勢兵力打閃擊戰(zhàn)的辦法,攻其不備,出奇制勝。以運動戰(zhàn)為主,力避打傷亡大的陣地戰(zhàn)。成吉思汗認為,讓手下一個士卒作無謂的犧牲,他的將領(lǐng)就是犯了不赦之罪。既便是一次大會戰(zhàn)犧牲了幾名將士,他也甚感惋惜,除親自主持祭奠外,還要厚賞其家人。他不僅自己愛惜士卒,而且把是否愛惜士兵作為選拔將領(lǐng)的重要條件之一。他要求手下的將領(lǐng)要知兵、知己,推己及人,能了解體諒士卒的疲困饑渴,關(guān)心他們,保護戰(zhàn)斗力。他手下大將者勒蔑的兒子也孫貼額,生得虎背熊腰,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勇士,成吉思汗曾說過:“言勇無如也孫伯,終日戰(zhàn)而不疲、不飲、不食?!睂@樣一個勇力過人的猛士,成吉思汗卻認為不可為將,因為也孫貼額把別人看成跟自己一樣,士卒疲勞了,饑渴了竟全然不知,所以成吉思汗認為這種不知士卒饑苦的人不能為將,成吉思汗終身沒委任他為統(tǒng)軍的將領(lǐng)。
成吉思汗悲憤地走上山頂,摘下冠帽,把腰帶掛在脖頸上,向著蒼天祈禱了三天三夜,求神相助。但是為了抑止已被激怒的情緒,他又向花剌子模國派了包括伊斯蘭商人在內(nèi)的三個使節(jié),要求引渡禍首伊納勒術(shù),但專橫拔扈,目空一切的沙王不僅拒絕了成吉思汗的正當要求,把使臣的胡須也割掉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無理終于徹底激怒了成吉思汗,他令末子拖雷在蒙古本土代理大汗,手下四杰之一、左手萬戶木華黎率領(lǐng)左翼軍隊留守燕京,他親率大軍進行西征。
第二回
蒙古鐵騎駐蹕多爾布爾津
成吉思汗神力削平德仁山
旌旗獵獵,鼓茄齊鳴,被復(fù)仇怒火燃燒著的蒙古鐵騎從喀拉和林南下,沿色欏格河到伊德爾河,途經(jīng)烏蘇里雅臺,南沿扎布汗河北行到阿爾泰山東面的科布多,在這里翻越阿爾泰山,進入額爾齊斯河。
十幾萬大軍,加上馱輜重的馬匹共三十萬頭牲畜,必須沿水草豐盛的河谷地帶行走才能保證給養(yǎng)的供給。
大軍行進的速度非常緩慢,待走到額爾齊斯河已經(jīng)1219年6月了。
額爾齊斯河發(fā)源于阿爾泰山東段南麓,其上游穿兩岸峽谷而過,河岸夾窄,行進十分困難。
走著,走著,開路先鋒者勒篾來報,前面有一片開闊地,草豐水美,野獸甚多,十分適應(yīng)安營扎寨,供大軍休息。
者勒篾是成吉思汗帳下四狗即四員戰(zhàn)將之一,尤如當年蜀漢昭烈帝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成吉思汗對其非常倚重和賞識。
者勒篾原來只是孛兒只斤成吉思汗家族家中的奴隸,他父親是一個鐵匠。者勒篾幾歲時,被父親送到成吉思汗家,并對成吉思汗說:“你當初在迭里孛勒答合地面降生時,我曾拿了一個貂鼠裹兒的包袱來。那時候者勒篾也出來了,為了幼小的上主子,我將者勒篾養(yǎng)了起來,現(xiàn)在把他交給主人,讓他給你備鞍子,開門子?!?/p>
跟隨成吉思汗長大,為鐵木真?zhèn)浒白樱_門子,殺牛煮肉的者勒篾對成吉思汗果然忠心耿耿。
南宋寧宗趙擴帝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尚沒完全統(tǒng)一蒙古諸部的成吉思汗在闊亦田跟昔日的朋友札木合進行了一場戰(zhàn)爭。
在這次戰(zhàn)斗中,鐵木真指揮自己的軍隊打敗了札木合的十一個氏族部落的聯(lián)軍。但在追擊殲滅泰赤烏部時,不慎被敵將只兒豁阿歹一箭射中了脖頸血脈,鐵木真大喊一聲,一頭撲倒在馬背上,頓時血涌如注,不省人事……
在戰(zhàn)場上緊緊跟其左右的者勒篾急忙把鐵木真救起,抱回營帳后便伏在他身上一口一口地吸吮著鐵木真脖頸上的壅血。因血流不止,者勒篾在來不及吐出的過程中竟將血水咽入自己肚中。圍在旁邊的眾將士也十分著急,想替換一下者勒篾,但者勒篾怕他人誤事,一直撲在鐵木真身上吸吮他傷口流出的臟血。直到后半夜,鐵木真才慢慢地醒了過來,他有氣無力地說:“血已干矣,吾口中甚為干渴?!钡藭r營帳中其他人均已入睡,帳內(nèi)又無牛奶、馬乳和清水。者勒篾雖已激戰(zhàn)一天,又為搶救鐵木真忙了大半夜,雖困乏不堪,但見鐵木真醒來后要喝水,便毫不遲疑地脫掉上衣和鞋帽,光身一人潛入對方敵人帳內(nèi),冒險找到半桶酸奶子,又打來清水,調(diào)合好送到鐵木真嘴邊。
臟血流盡的成吉思汗喝了用清水調(diào)制的酸奶頓覺精神一振,他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對者勒篾說:“哎呀,吾眼睛已亮,心里也凈了。汝出生入死,已在戰(zhàn)場上救過朕一次性命,這次被賊人射傷,又是汝為朕吸吮壅血,干喝之,汝又冒死尋來酪漿,三次大恩,朕將永志不忘?!?/p>
闊亦田一戰(zhàn)雖使成吉思汗險遭不測,但徹底打敗了札木合十一個部族的聯(lián)軍。蒙古國建立后,者勒蔑被封為千戶那顏,成為成吉思汗最親信的大將之一。
聽說前面有地勢開闊的宿營之地,成吉思汗頓時來了精神。他下了車輦,讓怯薛貼身護衛(wèi)牽來一匹黃膘馬,翻身跨上雕鞍,兩腿一磕馬蹬,如同箭一般地往前奔去。
果然不假,飛奔數(shù)里之后,果然見河道在這里拐了一個彎,露出一片長十余里、寬三四里的開闊地。
“好一塊多爾布爾津像氈子一樣長滿芨芨草的平地”。成吉思汗感嘆地說。
忽然,從前面數(shù)百步之遙的灌木叢中跑出一群黃羊。成吉思汗從遠弓手常八斤手中接過弓來,將兩石重的弓拉得如同滿月,瞄準飛奔的頭羊一箭射去,只聽“嗖”地一聲,箭響羊倒,那只正在死命奔跑的頭羊被大汗一箭射中左眼,連哼都沒來得及哼一聲,便一頭栽倒在地。
“萬歲”左右的怯薛軍兒郎一片歡呼。
頭羊一倒,后面的幾十只羊便不知所措,正在它們驚恐觀望之際,眾兒郎早拔出箭矢,一陣箭雨,將這群黃羊射殺得一只不剩。
正在眾兒郎興高彩烈地去撿被射殺的黃羊之際,又聽得頭頂上一聲雁鳴。大汗抬頭一看,只見從西邊飛過來一群大雁。
“大汗,你射領(lǐng)頭的,奴才來射最后一只?!背杉己股磉叺拇髮⒄軇e說。
這個哲別就是在成吉思汗與札木合十一個部族的戰(zhàn)斗中用箭射中成吉思汗脖頸的那個人,原名叫只兒豁阿歹。
只兒豁阿歹原是泰亦兀惕部叫脫朵格的人。闊亦田之戰(zhàn)后,他感到成吉思汗真正是蒙古人的英主,便主動來歸,并真誠地說:“那天從山上射傷你的就是我?,F(xiàn)在,你如果讓我死,只不過濺污手掌大的一塊土地,倘若能饒我一命,我將為可汗赴湯蹈火,橫斷黑水,踏碎白石。如果命令我來,我將踏碎青石而至。若是命我出去,我將踏碎黑石而去。”
這番襟懷坦白的表白和男子漢的氣度深深打動了成吉思汗,他喜歡的就是直率和勇氣。
“過去曾經(jīng)是仇敵的人,來歸順后總是避免談起自己殺過人,而他卻能毫不避嫌疑,直率相告曾射殺過我,這種人值得相信?!背杉己剐睦镞@樣想。
“你箭法這樣好,就把名字改為哲別吧。”哲別為箭鏃之意
“謝大汗賜名,我將永遠是你手中的一支箭?!备拿麨檎軇e的只兒豁阿歹感謝地對成吉思汗說。
成吉思汗和哲別二人挽弓搭箭,箭響雁落,頭尾兩只大雁隨著兩聲“嗖嗖”聲便掉將下來。
“此處地勢開闊,水豐草盛,且氣候涼爽,是牲畜理想的抓膘育肥之地,我們就在此休整兵馬,待秋后人強馬壯,再直指漠西?!背杉己弓h(huán)顧四周,十分滿意,便決定大軍駐蹕多爾布爾津進行休整。
入夜,在成吉思汗大帳行宮之中,專門負責(zé)大汗膳食的巴魯乞司廚官,必須是忠誠、持重者才能擔(dān)當此任。將傍晚射殺的黃羊、大雁認真烹好,端上來讓大汗與親信將帥謀臣品嘗。酒酣耳熱之際,者勒蔑近前奏曰:“大汗,眾兒郎離國將近一載,一路上鞍馬勞頓,未及訓(xùn)練,何不趁此休整之際練練布兵設(shè)陣,也好從此西去與花剌子模國的賊人廝殺。”
“此話正合朕意?!背杉己苟酥票鸬?。
“但此處乃河谷地帶,土松地軟,怎能適應(yīng)我十幾萬鐵騎練兵?!闭軇e抹了抹嘴說道。
“是呀”
哲別的一句話提醒了眾將,大家都為沒一個點兵布陣的校場而犯愁。
“長髯人,汝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朕看大帳背后有一土山,此山叫做什么山﹖”成吉思汗轉(zhuǎn)過身來問坐在他身旁的親信謀臣耶律楚材。
“回稟大汗,臣查看過地圖,此山應(yīng)叫德仁山?!?/p>
“山頂是否平坦﹖”
“此山雖為土山,但也是當年混沌初開時開山老祖抓土撮合而成,形若人拳,山頂并不平坦?!?/p>
“既然形若人拳,稍加修整便平坦了,汝等隨朕前去看看?!?/p>
眾猛將謀臣見大汗要去看山,便吩咐怯薛健兒備馬,一同簇擁著大汗出得帳來,策馬向山上奔去。
月色朗朗,涼風(fēng)陣陣,凹凸不平的得仁山頂掩映在一片月色之中。
“也孫貼額,將朕的大鏟扛來。”眼神如火,容顏生光的成吉思汗吩咐者勒蔑的兒子,箭筒長將他的大鏟取來。
也孫貼額得令,連忙叫兩個怯薛健兒扛來大汗開山劈路的大鏟。
大汗接過大鏟,命眾人后退至東邊坡下,只見他策馬疾去,來至北邊的山坡,集聚兩眼之神光,運足神力,然后輕舒猿臂,奮力將大鏟往山頂上鏟去,只聽得天崩地裂般一聲巨響,被鏟的山尖如刀削般被大鏟切去,整個山頂竟平坦如鏡……
親眼目睹這一場面的猛將謀臣驚得連忙下馬,跪在地上高呼:“大汗乃神人也”
成吉思汗收起大鏟,再次策馬來到山頂,只見被削平的山頂與原來的山坡高地連成一片,變?yōu)橐粋€偌大的天然校場。
“從明天起,大軍一邊在此休整,一邊在山上練兵如何﹖”成吉思汗環(huán)顧左右問道。
“水草豐腴之地有這么好的練兵布陣的校場,何愁軍威不振,花剌子模不滅”手下人一塊歡呼起來。
“長髯人,這山已被朕削成了平頂,又該叫何名﹖”成吉思汗意得志滿,他這樣問耶律楚材。
“仁者,圣人之道也。大汗此次西征,既要蕩平不仁不義的花剌子模國,又要施仁愛于天下。依愚臣主見,德仁山這個名字還要保留,平頂山這個名字也給取下,一山雙名,既有文治,又有武功,雙全齊美,不知大汗意下如何﹖”
“朕早就說過,汝是上天賜給我家的,就依汝見,雙名齊用?!币沙囊幌?,說得成吉思汗心花怒放,當即便應(yīng)允了。
從此,被稱為成吉思汗點將臺的德仁山,也叫平頂山。一山雙名,一直延續(xù)至今。
第三回
怯薛健兒挖坑聚金成南湖
成吉思汗平頂山上大點兵
公元1219(蒙太祖十四年)六月初九,額爾齊斯河畔的得仁山上盛況空前,成吉思汗在削平了的山頂上舉行了盛大的點將閱兵儀式。
旌旗招展,盔甲鮮明,眾將士披掛整齊,肅穆地列隊于陣前。
頭戴金盔,身披銀甲的成吉思汗威風(fēng)凜凜地站在點將臺上,望著如大海波濤般的旌旗和一眼望不到頭的馬隊方陣,不由得感慨萬千。
自幼父親被人毒死,孤兒寡母受盡族人欺負,幾乎淪為奴隸的成吉思汗不能不感慨萬千。
1162年,成吉思汗出生在斡難河畔一個叫帖里溫孛勒塔里的地方。他一落地就“眼神如火,容顏生光?!笔治漳绯嗍?,在蒙古人看來,這是吉祥的像征。恰巧這一天,他的父親也速該在征討塔塔爾部時俘虜了敵將鐵木真,于是便將自己的兒子也取名叫鐵木真。
鐵木真,在蒙古語中有鐵的意思,而且又是塔塔爾部一員大將的名字,當父親的便把自己的兒子取名鐵木真,意思是讓他長大后志立于武功。
在苦難中漸漸長大的鐵木真以其勇敢和高超武藝很快成為幾個兄弟的家庭首領(lǐng)。
由于鐵木真寬和待人,泰赤烏和其他諸部之人多來歸順,鐵木真便日益壯大起來,并開始蕩平各部,他開辟著他的帝王之路。
盡管統(tǒng)一大業(yè)這么艱難,具有堅韌不拔鋼鐵般意志的鐵木真還是戰(zhàn)勝了各個強大的部族,最終成為統(tǒng)治全蒙古的大汗。
公元1189年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鐵木真第一次被蒙古各部推舉為首領(lǐng)。
公元1206年南宋寧宗開禧二年,金章宗泰和六年蒙古各部在斡難河畔召開了忽里勒臺大聚會。會上,鐵木真被推戴為全蒙古的大汗,正式建立起蒙古汗國。當時蒙古汗國的領(lǐng)土東至興安嶺,南與金國為鄰,西到阿爾泰山,北至貝加爾湖這片廣大的草原地區(qū)。
鐵木真被各部尊稱為成吉思汗。許多書上解釋為成吉思汗為強大之意。也有人說蒙古人所信奉的撒滿教,把“光的精靈”叫做哈吉日,成吉思汗就是光的精靈。宋人趙珙在其所撰寫的《蒙韃備錄》中云:“所謂成吉思汗,譯言天賜二字也?!?/p>
不管怎么說,成吉思汗代表著強大、光明、尊嚴之意。不然的話,鐵木真不會接受這個稱號。
“兒郎們,人生最大的快樂是擊敗敵人,對他們窮追到底,奪其財室,看到他的親人悲傷,聽到他們的哭聲,然后乘其馬、奪其妻小帶回去”
“萬歲”
“萬歲”
成吉思汗這番話,經(jīng)過每個方陣的首領(lǐng)一個個傳下去,校場上一片歡呼。
我們草原人在閑暇的時候要像牛犢一樣。
嬉戲的時候要像嬰兒,馬駒
上陣拼殺沖鋒的時候,要像角鷹一樣突進
攻擊敵人的時候,要像雄鷹一樣
同敵人對陣要像黃雀一樣節(jié)節(jié)躍進
對待敵人要像饑餓的老虎、憤怒的鷲鳥一樣
在明亮的白晝要像雄狼一樣深沉細心
在黑暗的夜里,要像啄木鳥一樣有堅韌的耐力
這是成吉思汗平日教誨將士的話,這些話早已如刀刻斧鑿般深深地刻印在全軍將校士卒的腦海之中,校場上,全軍將士如俯沖抓雞的雄鷹,像餓腹下山的猛虎,似兇殘至極的野狼,跟翻江倒海的蛟龍一般各顯其能,各逞其威,大殺大砍地操練起來。
成吉思汗看在眼里,喜在心頭,他瞪著狼一般、鷹一樣閃著光與火的眼睛仔細觀看著整個練兵場。
“大汗,花剌子模國的賊人搶走我們?nèi)缤劮灏愕慕疱V,我們要讓他們加倍來賠償,兒郎們在此掘一大坑,日后出征時逮住那些賊人,讓他們在河里淘金,什么時候把金子填滿了大坑,什么時候才赦了這伙賊人?!睅资畟€怯薛軍的大小首領(lǐng)這樣對成吉思汗說。
“好,兒郎們,我們草原人最恨的是無信義盜竊的小人,就讓那些花剌子模國的汗和王公大臣,以及他們的妻小為我們淘金,一直把這個聚金盆裝滿為止?!背杉己垢吲d地說。
征得了大汗的同意,親信的怯薛軍健兒便在平頂山南坡挖了一個大大的坑。
這個坑就是成吉思汗滅掉花剌子模國后,讓被俘的王公貴族和他們家人為其淘金而盛金沙的聚金盆。
偌大的坑自然難以用金子填滿,昔日狂妄自大、不講信義的花剌子模國的王公貴族和他們的妻小家人為此而受盡了苦難。這些人的淚水滴進坑內(nèi),把這個聚金盆都滴滿了……
第四回
忽蘭妃 挖池建西湖
丘處機 西行朝大汗
成吉思汗離開本土西征時,除命末子拖雷留在蒙古本土代理大汗,大將木華犁率左翼軍隊留駐漢地,繼續(xù)征服金國外,命第二斡耳朵的長皇后忽蘭妃和第四斡耳朵的長皇后也速干隨軍西征,擔(dān)任撫慰軍隊的工作。
斡耳朵首創(chuàng)于成吉思汗建國之前,剛開始時是帳殿制度,實際上就是大本營司令部這種組織。
斡耳朵本來是蒙古包。它有兩種,一種是易于分解載在牛車上可以移動的,這種蒙古包是在草原上用的。直到現(xiàn)在,游牧的蒙古族、哈薩克牧民們還在使用。另一種是蒙古人進入定居城市以后使用的,寬大可容納數(shù)百人,甚至二千人。
可汗住的斡耳朵中負最高責(zé)任的是孛兒出和者勒篾,這兩人也是成吉思汗的軍政顧問。用成吉思汗的話說:“你們兩個是我在除了影子別無朋友的時候,成為影子安撫了我,在我除了尾巴別無鞭子的時候,成為鞭子安慰了我,我銘記肝膽永不忘懷。你們倆就始終跟著我,在這里擔(dān)任總管吧?!?/p>
斡耳朵制度的創(chuàng)立,對于約束習(xí)慣于放任、自由生活的游牧民,使他們適應(yīng)大兵團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斡耳朵翻譯成漢話就是行宮,宮室?guī)さ?,也譯作龍庭。實際上就是君王,可汗及后妃所住的又大又好的蒙古包。蒙古的可汗住在這里指揮著軍國大事。
隨著勢力的不斷增大,成吉思汗共有四大斡耳朵。
第一斡耳朵的長皇后乃成吉思汗的結(jié)發(fā)之妻,翁吉刺惕部的孛兒貼。
第二斡耳朵的長皇后叫忽蘭,是篾兒乞惕部最美的女子。
第三斡耳朵的長皇后叫也逐,是塔塔兒部也客扯連的長女。
第四斡耳朵的長皇后叫也速干,后來長春真人丘處機西行朝見成吉思汗時,在塔陽罕舊營地見到的就是這位皇后。
有史可查的斡耳朵中有四位長皇后,每個斡耳朵中有多少嬪妃,就不得而知了。
在平頂山下的多爾布爾津駐扎了十余天后,成吉思汗又舉行了一個盛大的閱兵式。
成吉思汗是個生性好樂之人,用他的話說:“高興的時候要像三歲的牛犢一般歡快?!彼J為這樣才能保持軍隊一往無前的戰(zhàn)斗力。
偌大的平頂山山頂?shù)拇笮霰皇畮兹f蒙古鐵騎以左翼、中路、右翼為單位站滿了。將士們個個精神抖擻,等待他們最值得信賴和尊敬的大汗檢閱。此刻的蒙古鐵騎兵強馬壯,馬分赤免、白龍、烏騅、黃膘、桃花等膚色一隊隊站列整齊。
日上三竿,成吉思汗在親信護衛(wèi)怯薛軍的前后護衛(wèi)下,帶著忽蘭和也速干兩個斡耳朵的長皇后登上點將臺。
鼓樂齊鳴,最先開始表演的是武舞器。
蒙古登歌樂器分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部。宮縣樂器也分為八部,另有文舞器和武舞器。
武舞器是先由兩位身材魁武的猛士各執(zhí)一面大旌旗為先導(dǎo),旗杠上雕有一龍一鳳,這兩面大旗為領(lǐng)隊,指揮著全場。
緊跟兩面大旗的是兩隊各64名披甲勇士,一隊勇士手執(zhí)繪著彩色的長柄木槍,一隊勇士執(zhí)的是形同如劍的大斧。
為武舞勇士伴奏的樂器有金鐓兩面古代銅制樂器,金鉦兩面銅打擊樂,形狀像鈴鐺,演奏者手執(zhí)其柄而搖動,單鐸、雙鐸各兩個形似大鈴的一種銅樂器,另有雅鼓、相鼓、鼗鼓形狀類似波浪鼓的打擊樂器各兩個。
整個舞蹈在鼓聲、金鐃聲、響鈴聲中進行。兩隊共128名勇士在兩面大旗的引導(dǎo)下,時而隨鼓聲前進,時而在響鈴聲中對舞,時而在金鐃聲中對陣,時而在鼓樂聲中廝殺……整個舞場旌旗招展,你突我進,鼓樂齊鳴,殺聲震天,勇士們使出渾身解數(shù),閃展騰挪,指西打東,把蒙古健兒的勇猛陽剛之氣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令觀看者豪氣頓生,忍不住也要露他幾手。
隨著武舞器的表演,整個點兵場上的人馬也紛紛操練起來。旌旗指處,如排山倒海。鼓角響起,似山崩地摧。十幾萬蒙古鐵騎以氣吞萬里如虎之勢,把平頂山攪合得煙塵滾動,殺機四起。
“好,好,兒郎們”成吉思汗看得興起,只見他下得臺來,翻身上馬,雙鐙一磕,那寶馬立起鬃毛,揚起后尾,箭一般往前奔去……
眾將士見大汗下臺乘馬,立即停止操練,看著他們敬若神明的大汗顯示武功。
眾將士觀看之間,忽然發(fā)現(xiàn)雕鞍上沒有了大汗,正在眾人驚疑之間,只見大汗從馬肚下露出半個身子,又聽得一聲箭響,從天上應(yīng)聲掉下一只鷹來。
“萬歲”
“萬歲”
校場上一片歡呼。
“大汗,妾身等已多時未洗浴了。”緊跟在大汗身后的忽蘭皇后等成吉思汗操練完軍隊,這樣近前奏道。
“是得給汝等找一個休閑沐浴之地?!蓖p髯掛汗,雙頰通紅的美麗愛妃,成吉思汗不禁愛憐起來。
“山下大軍屯居,妾等多有不便,前天妾到西邊大坡游玩,見那里有一池清水,便又命怯薛軍派人掘大些,倒可以作妾等游戲沐浴之地?!?/p>
“走,帶朕去看看?!?/p>
大汗一行策馬上了大坡西行不遠,果見有一池清水。此處距河邊不遠,又在坡上,站在此處,河谷風(fēng)光盡收眼底。
“果然是個好去處,愛妃的香帳就設(shè)在這西湖上吧。”
大汗金口一開,這池沒有名字的水便成為西湖了。
公元1219年9月,在額爾齊斯河畔平頂山下將戰(zhàn)馬養(yǎng)得膘肥體壯,士卒練得武藝高強的成吉思汗拔營出發(fā),西出征伐花剌子模國。
大軍繼續(xù)西行時,忽蘭皇后被留在了多爾布爾津的西湖邊,成吉思汗留下了一隊怯薛軍和難以隨軍長途跋涉的老弱病殘,讓她在這里飼養(yǎng)運送后備戰(zhàn)馬,并建立一個驛站。
果然,兩年后的1221年,忽蘭皇后在這里接待了成吉思汗的一位重要客人。
這位重要的客人就是奉成吉思汗之詔,從山東萊州遠赴中亞,到興都庫什山朝覲大汗的長春真人丘處機。
第五回
長春真人夜宿大河驛
忽蘭皇后釀出奶中酒
離開了平頂山下的多爾布爾津,大軍分為四路行進,一路由斡闊臺和察合臺指揮,一路由拙赤率領(lǐng),第三路為左翼,由阿拉克、斯開惕和脫海為領(lǐng)隊。大汗親率總部人馬,直取訛答剌城。
當年因貪財而殘殺了蒙古商隊的訛答剌知事伊納勒術(shù),自知罪孽深重,他派人拿著比當年搶去還要大得多的金塊向成吉思汗謝罪,但大汗哪里肯依,攻城之日,成吉思汗命人將金錠銀塊溶化了,灌進被生擒活捉的伊納勒術(shù)的眼睛和耳朵里。
“你這個見利忘義的小人,今天就叫你帶著金銀財寶見鬼去吧”成吉思汗看著被滾燙金汁燙死的伊納勒術(shù)說。
公元1221年2月,成吉思汗率領(lǐng)的大軍來到中亞細亞最大的城市布哈拉。
布哈拉當時有兩三萬防守的騎兵。
成吉思汗采取猛攻猛打的戰(zhàn)術(shù),不分晝夜地組織蒙古鐵騎連續(xù)進攻,守敵招架不住了,企圖突圍逃走,但被殲滅在阿姆河附近。
雖然城里派出僧官和名門紳士開門納降,但蒙古鐵騎還是把煙火沖天的布哈拉留在了身后,又向著有5天行程的撒馬爾罕進軍。臨行時他們帶了許多俘虜,這些徒步隨馬隊行進的俘虜?shù)袅岁牨汶y活命。
撒馬爾罕這個名字是肥沃的都市之意,這個富饒美麗的城市從八世紀以來造紙業(yè)也很聞名。
關(guān)于這個城市的美麗、繁華和富饒,耶律楚材在《西游錄》中多有記述。
當時花刺子模國對這個城市的防御也十分重視,集結(jié)了11萬軍隊。其中有土耳其軍隊6萬,另據(jù)傳說還有帶著20頭大象的塔吉克士兵。
銳不可擋的蒙古鐵騎只用了5天時間就攻陷了撒馬爾罕城。為了讓凡支持援助花剌子模的國家膽寒,六萬土耳其軍隊被殺得一個不剩。不過,志在征服世界的成吉思汗對人才卻十分愛惜,將俘虜?shù)娜f名工藝家,各類工匠分配給了幾個皇子、后妃和諸位將軍謀臣。
成吉思汗根本不給敵人以喘息的機會。他接著指揮十幾萬鐵騎攻取了霍闡城,又揮戈西克納克,在錫爾河畔徹底打敗了對手。
貪財而又昏庸的花剌子模國王摩珂末被嚇破了膽。
蒙古鐵騎長驅(qū)直入時,他就從撒馬爾罕跑到納克休普,從那里又逃到阿杰木,再從阿杰木跑到巴里黑,最后在蒙古軍隊窮追之下孤身一人跑到里海的一個小島上,結(jié)果連嚇帶病地死在了那里。
這個當年不可一世的沙王下場十分悲慘。傳說摩珂末死后一件壽衣都沒有,只好用一件襯衣裹他的尸體。
在取得一連串勝利,占領(lǐng)了花剌子模國的首都玉龍杰赤后,成吉思汗的大軍俘虜了摩珂末的母后、妃妾和皇子。
蒙古鐵騎不愧是中世紀一支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勁旅。因為這支龐大的騎兵部隊日行軍一百多里,這在當時幾乎是神話般的速度,沒人能擋住這種像狂風(fēng)般的鐵騎。
蒙古鐵騎所向披靡,成吉思汗在取得重大勝利后,一邊派兵將俘虜?shù)幕ㄘ葑幽惩醯幕首踊蕦O、后宮嬪妃、王公貴族、近臣侍從押到阿勒泰淘金,把怯薛軍挖的聚金盆填滿。一邊命近臣扎八兒、劉仲祿帶領(lǐng)一支精干騎兵,奉他的詔書返回中原去迎接一位重要的貴賓。
這是公元1221年5月的事情。
此刻,成吉思汗已離開漠北故鄉(xiāng)三年了。他已近六旬,身體雖然依舊健壯,但老之將至的感覺不時地困擾著他。作為一位君臨天下,一心想征服世界的蒙古大汗,他跟中國歷代封建帝王一樣,跳不出夢想長生不老這個圈子。于是,他想起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被他稱為“神仙”的長春真人丘處機。
丘處機何許人也﹖
據(jù)《元史》記載,丘處機乃登州棲霞今山東萊州人,自號長春子。幼時,有一看相的先生路過他家,見了丘處機之后便說:“這孩童相貌不凡,且有神氣附體,長大后為大師之類的人物?!逼涓改嘎犝f后,遂悉心培養(yǎng),但這個孩子對求學(xué)和攻名之類不感興趣,一心只想學(xué)道。
丘處機十九歲那年,與馬鈺、譚處端、劉處玄等幾位好友到寧海昆山寺拜重陽王真人為師。重陽真人一見丘處機,便十分器重他。這位真人傾其所學(xué),悉心傳授于他。幾年后,丘處機名聲大振,金國和南宋皇帝常派使者召見,但丘處機從不應(yīng)召以赴。
成吉思汗派札八兒、劉仲祿召見他那年,丘處機已七十四歲了。頭一天在室內(nèi)靜坐的丘處機忽然對身邊的徒兒說:“明天天使派人召我,這次我要前往。”
第二天,果然札八兒和劉仲祿執(zhí)成吉思汗的詔書來到他家。丘處機遂帶著十八個子弟離開家鄉(xiāng),臨行前他對弟子們說:“三年之后吾當平安返鄉(xiāng)?!?/p>
長春真人出萊州,北上抵燕京,再至張家口,沿蒙古大草原西行,于1221年8月到達科布多。這位第一次到大漠邊陲的真人原以為這里的人不以耕耘為務(wù),誰知到了這里之后見到不少漢人,他們種的玉米、葵花等秋作物正值收獲季節(jié),因此心中十分高興,便上表辭謝,提出在這里過了冬再走。但成吉思汗急于要見到他,嚴令沿路諸官不得耽誤長春真人的行程。
8月的西北大漠已有霜降臨,加上正值秋季,塞外風(fēng)沙頗多。大風(fēng)起處,天昏地暗,黃沙遮日,老真人心中頓生感慨,吟詩嘆曰:“某也東西南北人,從來失道走風(fēng)塵。不堪白發(fā)垂垂老,又蹈黃沙遠遠巡。未死且令觀世界,殘生無分樂天真。四山五岳都游遍,八表飛騰后入神。”
旅途雖苦,但大漠邊陲那獨特的自然景色,讓老真人有時竟高興得手舞足蹈。
出科布多,便翻越阿爾泰山。日值八九月之交,山中的樺木樹依然挺拔蒼翠。極目望去,阿爾泰山起伏延綿,氣象萬千,蘭天如洗,白云輕飛,山中林木茂盛,色彩斑駁,山下水流潺潺,宛如游蛇。老真人不禁詩興大發(fā),便在馬上吟起詩來:“八月涼風(fēng)爽氣清,那堪日暮碧天晴。欲吟勝色無才思,空對金山皓月明?!?/p>
走著走著,童心未泯的老真人又高聲吟嘯起來:“金山雖大不孤高,四面長柁拽腳牢。橫截大山心腹樹,干云蔽日竟呼號。”
翻過阿爾泰山,沿布爾根河南下,又用了幾天的路程,長春真人一行來到成吉思汗在多爾布爾津設(shè)的驛站。
忽蘭皇后遵照成吉思汗的旨意,熱情接待了長春真人。
晚宴異常豐盛。開宴之前,忽蘭皇后命侍女搬出一壇酒,打開后倒?jié)M了一銀碗,親手遞到真人面前。
“真人,這是妾身親手釀制的酒,請你喝上三碗以解鞍馬勞頓之苦?!?/p>
酒壇打開之時,一股異常的奶香便彌漫開來,真人接過銀碗喝了一口,便覺得甘甜無比,既有濃郁的奶香,又有玉液的甘甜,喝到肚內(nèi),蕩氣回腸,頓覺精神為之一爽,似有一種神力漫過全身……
“好酒,好酒”長春真人一面夸獎,一面端起碗來一飲而盡。
“敢問皇后,這是什么酒﹖”
“此乃奶中之酒?!?/p>
“哎呀,老朽不才,但也遍游海內(nèi)外,到過許多名剎寶山,雖不敢夸口喝過瓊漿玉液,好酒確也喝過不少,但與之相比,真乃小巫見大巫也?!?/p>
“此酒乃妾身無意釀制的?!?/p>
“怎么﹖”
“是這樣的?!蓖L春真人疑惑的目光,忽蘭皇后接著解釋說:“那天清晨我在制作酸奶時,忽然發(fā)現(xiàn)從鍋蓋里冒出來的蒸氣又變成了水珠,恰巧流到放在旁邊的一個碗里。近前一聞,竟是那樣味美甘甜,喝了以后不僅奶香滿口,而且還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妾身這才明白我在無意之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神奇的玉液,將士們喝了以后定會精神倍增,神力無比。于是妾就命侍女們專門釀制這種奶酒,送往前線給大汗和眾將士們提精運神?!?/p>
三碗奶酒下肚,長春真人不禁飄飄欲仙起來。
此刻,一輪明月從天窗上射進大帳。他起身望著月色朦朧中的阿爾泰山和額爾齊斯河,忍不住又吟詩一首:“金山南面大河流,河曲盤桓賞春秋。秋水暮天山月上,清吟獨嘯夜光球?!?/p>
這首詩吟罷,老真人依然意猶未盡,他說李太白當年對酒當歌,陳子昂等邊塞詩人酒熟劍舞,今宵若不吟詩作對,對不起忽蘭皇后親手釀制的瓊漿玉液。說著,老真人手舞足蹈,又即興賦詩一首
“莫言塞外風(fēng)雪稠,自有美景比杭州。
天降甘露釀玉液,地生瓊漿造仙酒。
老朽西行朝大汗,更幸皇后賜佳肴。
若神若仙飄欲去,庫什山上會王侯?!?/p>
第六回
長春真人 庫什山上朝大汗
蒙古健兒 陣前痛飲奶中酒
經(jīng)過近一年的長途跟蹤,長春真人于公元1222年4月上旬到達興都庫什山北麓成吉思汗的行宮。
聽說朝思暮想的神仙來了,成吉思汗非常高興,連忙派大臣喝刺到郊外迎接。
“他鄉(xiāng)遇故知,仙翁遠道而來,朕甚為歡悅?!背杉己挂婇L春真人要行大禮,慌忙下了御座拉住他的手說。
“老朽乃奉詔前來,天之使然也?!遍L春真人見大汗不讓行大禮,心中甚為高興,他連忙對成吉思汗表白此次西行是天意所為。
為長春真人接風(fēng)洗塵的晚宴自然十分豐盛。
開宴之前,長春真人奏曰,路過多爾布爾津驛站時,忽蘭皇后派馱隊馱來許多壇十分好喝的奶酒。大汗忙命人搬來幾壇,剛打開壇口,便覺奶香撲鼻,待成吉思汗喝了一口,便連聲贊道好酒,好酒
“者勒蔑,此酒乃舒筋提神之玉液,眾兒郎連日征戰(zhàn)辛苦,除寶帳內(nèi)留幾壇外,其余的全賞賜他們解渴?!币幌驉巯孔涞某杉己狗愿勒f。
“仙翁自幼學(xué)道,遍游寰宇,才高智廣,且精通醫(yī)術(shù),不知能造長生藥否﹖”
“大汗,春來萬物競生,秋后寸草結(jié)籽,陰陽結(jié)合,冬夏有序,男女有別,山水相依,乃天之道也,汝雖貴為天子,尚不能違背天意,從盤古開天劈地到如今,多少王侯將相想長生不老,但有一人能遂其愿否﹖想當年秦始皇曾派三千童男童女去尋長生不老之方,結(jié)果竟無一人返回。若要長壽,除清心寡欲,講究潔凈之外,實在別無良策?!?/p>
長春真人一席話雖出成吉思汗的意外,但卻字字在理。這個任何人不能違背其意志的大汗雖沒達到他的目的,但感其真誠,聽后竟十分高興。
4月14日,成吉思汗本想再聽一次長春真人講道,無奈戰(zhàn)事頻繁,不得不讓他返回撒馬爾罕等候。臨行時,專門吩咐百官送行。
成吉思汗率大軍沿印度河石岸而上。臨行前,搬出忽蘭皇后運來的奶酒,眾將士喝了此酒個個精神振奮,都說從來沒有喝過如此長神力的玉液,于是軍威進一步大振。先是攻占了喀茲尼,并將城內(nèi)市民趕至城外,除能工巧匠押回蒙古本土之外,其余的全部虐殺,以致繁榮了兩個多世紀的喀茲尼市完全成了廢墟。接著又占領(lǐng)了赫拉特市,據(jù)說這個城市在1222年6月14日被攻占之后,蒙古兵忙于燒殺搶掠一個星期。
1222年8月22日,在連日戰(zhàn)爭中化為廢墟,除了野狗嚎叫以外聽不到任何生物氣息的巴里黑城郊外,維吾爾人鎮(zhèn)海帶著一行人馬在此迎候長春真人。
望著殘垣斷壁,蒿草滿目的戰(zhàn)后慘象,長春真人心頭十分沉重。
“真人,請稍事休息再晉見大汗吧?!辨?zhèn)海試探著問。
“不,老朽想立即晉謁。”
“大汗,欲統(tǒng)一天下者,必不在于屢開殺戒,治理八方者,須以敬天愛民為本。”
雖然大帳內(nèi)燈火輝煌,豪華無比,又擺滿了瓜果佳肴,但長春真人對這些似乎一點都不感興趣。他在給成吉思汗講道時,首先勸他少殺人,同時指出若要長治久安,必須愛護百姓。
“嗯,有道理?!背杉己故志粗亻L春真人的直率,命左右將真人講的話一一記錄在案,用以教訓(xùn)諸子孫。
轉(zhuǎn)眼到了12月,一天突然陰云密布,天空中響起了炸雷,蒙古人對雷火十分恐懼,若遇雷火,必拋棄所有的財產(chǎn)而逃,一年以后才敢重新回到這個地方。
“仙翁,今日上天又為何發(fā)怒﹖”鐵木真雖貴為大汗,但跟部族人一樣,對雷同樣十分恐懼,他這樣問長春真人。
“大汗,老朽聽說蒙古人夏天不在河里洗澡,也不在河里洗衣服、造氈子,同時不采取野生蘑菇,這些都是畏懼上天威光的表現(xiàn)。不過在老朽看來,以上這些都不是順天的表現(xiàn)?!?/p>
“怎樣才能順天呢﹖”成吉思汗忙問。
長春真人下面一段話,用十分巧妙的語言對成吉思汗進行了規(guī)勸。
“大汗,天生萬民,但萬民之中為功、為利、為貪、為盜、為淫而獲罪者甚多。但依老朽愚見,不孝之罪為其大者。近聞蒙古人中不孝者甚多,不孝則不順乎天,所以上天才以雷聲警告。若大汗以其威德戒勉臣民,人人都成為忠孝之人,才是順天意之舉,雷也就不可怕了。”
成吉思汗聽了這番話,深感其言有理,高興地說“天賜仙翁,以寤朕志也?!庇谑琴n長春真人以虎符,并付以璽書,璽書上不寫其名,直書神仙二字。
隨著,成吉思汗又命人將長春真人這段話用維吾爾蒙古字記錄,寫成布告,訓(xùn)示全國臣民一體遵從。
“漢人尊敬神仙,正好跟你們尊敬天是一樣的,朕以為他才是真正的天人,天通過他對朕說的話,你們也要永志在心,不可忘記。”一天,成吉思汗召集皇子大臣,將帥謀士,指著長春真人這樣訓(xùn)示說。
第二年正月,成吉思汗率大軍向錫爾河右岸進軍,二月在撒依拉河畔的欽察草原休馬育肥。
二月的欽察草原,雖然依舊寒冷,但畢竟有了些生機。天生勇猛好動的成吉思汗耐不住寂寞。于八日這天跨馬去東山射獵。游牧民族就是這樣,他們把射獵當成訓(xùn)練部隊、培養(yǎng)士卒勇猛之氣的一種最好方式。
旌旗獵獵,喊聲四起,蒙古健兒躍馬揚鞭,張弓搭箭,山前山后地來往奔突,爭著射殺山中的獵物。
突然,一頭碩大健壯的野豬從林中跑了出來。成吉思汗見狀,雙腳一磕馬鐙,箭一般地去追獵那頭野豬。千步、百步,眼看快要追上那頭野豬,大汗正待拉弓之際,誰知從橫刺里又竄出一頭野豬,乘馬突然受驚,沒有一點防備的成吉思汗從受驚而驟然停止奔跑的馬上重重地摔了下來……
“大汗,天道好生,況大汗春秋已高,今后要少去狩獵,今日大汗落馬,乃上天給予的警戒,野豬之所以能從大汗眼下逃走,也是上天的保護。”
待眾將校把險些喪命的成吉思汗抬回大帳,長春真人這樣勸他說。
“朕已自省,神仙勸朕之言實屬天理,朕為蒙古人,自幼喜愛乘馬狩獵,雖不能就此停止,但神仙所諫,當永志不忘?!?/p>
聽了長春真人的忠告,成吉思汗果然兩個多月未出獵。
這個月的24日,長春真人被允許辭行回國。
公元1223年3月10日,文武百官各備美酒和珍奇鮮果,夾道歡送長春真人東歸。
“天賜仙翁,汝之教誨朕當銘記,望仙翁不要忘記朕也。”臨別之際,成吉思汗親自扶著長春真人囑咐道。
“大汗貴為天子,雄霸東西,但畢竟春秋已高,宜好自為之?!遍L春真人說畢,與文武百官灑淚作別。
又是漫漫長途,長春真人依原道返回內(nèi)地。路過多爾布爾津時,長春真人只在此留宿一夜便匆匆趕路東行。
此時,留守本土的蒙古鐵騎正在中原與金兵角逐。河南、河北等地戰(zhàn)亂不斷,兵禍橫行,民不聊生,長春真人走到燕京,命徒兒執(zhí)成吉思汗的詔書去見征戰(zhàn)的蒙古將軍。于是,被搶走為奴者復(fù)為自由民,等待被虐殺的也因此而得以活命。長春真人救下的有兩三萬人之多,至今在中州一帶還流傳著他救人的故事。
行程數(shù)萬里,歷經(jīng)三年的時間,長春真人終于平安返回了自己的家鄉(xiāng)。
長春真人返回家鄉(xiāng)不久,成吉思汗便遣使來問候,詔書上曰:“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p>
第七回
蒙古鐵騎 再次策馬征河西一代天驕 死因葬地成謎團
送走長春真人之后,成吉思汗率大軍踏上返回蒙古本土的歸途。
蒙古軍隊決定從經(jīng)印度的喜馬拉雅山脈和西藏返回本土。故在出發(fā)前給每個蒙古包準備了大量的糧食,但這一行軍路線重山疊嶂,林密雪深,成吉思汗聽從了耶律楚材的忠告,返回白沙瓦,從巴米揚過山。1223年在巴格蘭度夏,在此輕裝,接近秋季后再次啟程,冬天到達撒馬爾罕,在錫爾河畔與在布哈拉狩獵的兒子察合臺、斡闊臺相會。
1224年夏天在東歸的路上,成吉思汗的愛孫忽必烈和旭烈??拷诵U部與維吾爾舊國界處迎接大汗。
這年,忽必烈11歲,旭烈兀9歲。
公元1260年,忽必烈統(tǒng)一了中原,建立起強大的元朝,史稱元世祖。旭烈兀也成了伊爾汗國的始祖。
這是后話。
來到平頂山下的多爾布爾津,忽蘭皇后早已迎出西湖以外十幾公里。
“愛妃,汝辛苦了,朕雖在前方征戰(zhàn),但每日都在思念你?!背杉己挂姾鎏m皇后跪迎在車旁,慌忙下來親手攙起她。
“賤妾在大汗面前哪敢言辛苦,每日陣前廝殺,親冒矢石,才叫辛苦呢,前段日子聽東返的真人言及大汗狩獵墜馬,賤妾夜夜焚香,求上天保佑大汗平安?!?/p>
“愛妃不僅賢慈仁德,且辛勞恤卒,汝釀制的奶酒眾兒郎喝了之后個個神勇,此酒已被朕列為御酒,專門賞賜上陣殺敵的眾將士喝?!?/p>
翌日登上點將臺,成吉思汗不禁感慨萬千。
“六年前朕就是在此點兵布陣,操練殺敵的本領(lǐng),沒有當初苦練精兵,那來今天勝利班師東歸呢?!?/p>
“大汗,明后天就要班師東歸,那些為聚金盆淘金的花剌子模國的俘虜該如何處置﹖”大將哲別近前奏曰。
“這些當年的王子王孫、皇親貴族已經(jīng)為他們的貪財不義之行為付出了代價。再說,他們的國王摩珂末已死了,罪魁伊納勒術(shù)也被朕處以了極刑?,F(xiàn)在,他們已成了無國之民,統(tǒng)統(tǒng)被朕征服了,已經(jīng)成了朕的臣民,念在其風(fēng)餐露宿幾年為朕淘金的份上,就饒了他們吧。吩咐下去,每人散發(fā)一兩金子和七天的口糧,愿回家者,就回到花剌子模國原來的家中去,愿意在阿勒泰為民者,就任其自由居住,聽其自便,不得為難他們?!?/p>
按照以往的態(tài)度,成吉思汗早已殺了他們,但想起長春真人關(guān)于敬天愛民的講道,成吉思汗才下令赦免了這些人。
皇天厚土,圣人的教化終于起了作用。
成吉思汗的西征,降服了維吾爾在今天新疆天山南北,哈剌魯在今天的巴爾喀什湖一帶,并西遼在今天伊犁河流域及塔里木河流域一帶,滅花剌子模在今天里海東,咸海西,錫爾河南,平亞速在今天的里海西,黑海北,康里在今里海東北,伐欽察在今天的里海西,黑海北及斡羅思在今天的伏爾加河流域以西莫斯科、基輔一帶各部,占領(lǐng)了今天的中亞細亞直到歐洲東部和今伊朗北部,建立起橫跨亞歐的蒙古大汗國。他把這些占領(lǐng)區(qū)作為領(lǐng)地分封給他的三個兒子。
今咸海以西、里海以北之地封給長子術(shù)赤。
東起阿爾泰山、西至阿姆河、包括新疆天山現(xiàn)北路西遼舊境之地封給了次子察合臺。
今鄂畢河上游以西,至巴爾喀什湖以東一帶的乃蠻舊地分封給了第三子窩闊臺。
根據(jù)成吉思汗當年的分封,今阿勒泰地區(qū)和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農(nóng)十師師部北屯原多爾布爾津及各團場,當屬窩闊臺的封地。
公元1225年2月,蒙古鐵騎結(jié)束了前后持續(xù)七年的歷史性遠征,回到了令成吉思汗懷念的故土。
蒙古太祖二十一年,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以西夏納仇人為由,又親率大軍征討之。
在當時的中華大地,與南宋、金國、蒙古國并存的還有一個西夏王朝,這個王朝建立于1032年,是黨項羌族人的一支。
黨項羌族人原來生活在四川省西部邊境一帶,由于受到吐魯番的侵逼,在公元八、九世紀內(nèi)逐漸移住到今甘肅省東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一帶。唐朝末年,黃巢在長安建立政權(quán)時,黨項人在其部落酋長招拔思恭的率領(lǐng)下,參加了唐朝圍攻農(nóng)民起義的戰(zhàn)爭,因此受到唐朝賜姓和夏國公的封號。北宋建立后,一直對西夏用兵,但卻一直未能消滅這個國家。公元1044年,西夏王元昊表示愿意與北宋議和,并自動取消帝號,由北宋冊封為夏國王,這個小封建國家因此而存下來了。
隨著金國的興起,北宋的滅亡,西夏王朝因偏居西北,所以一直免于滅亡,蒙古國建立后,以其強大的勢力對其構(gòu)成了威脅,曾被蒙古軍隊打敗過數(shù)次,被蒙古稱為唐兀惕。當時這個唐兀惕居住在今甘肅、寧夏、青海一帶。成吉思汗大軍西征時,唐兀惕曾答應(yīng)為右路軍協(xié)同作戰(zhàn)。但后來他們不僅不派援軍,反而出言不遜地說,蒙古人連力量都沒硬,反要當可汗。成吉思汗知道后雖十分生氣,但為了西征大事還是忍了。
造成討伐西夏的直接原因是,當時木華犁正在全力對金國用兵。但要想把金國中部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須確保與西夏交界的金國區(qū)域內(nèi)完全成為蒙古人控制之地。因為如不能在跟金國交界的西夏地盤上站穩(wěn)腳,就休想徹底攻占金國。
對他國用兵必須要有個借口,據(jù)《元史》記栽:“帝以西夏納仇人亦臘喝翔昆及不遺質(zhì)子,自將伐之?!?/p>
然而在進軍途中,成吉思汗在阿兒不合謝獵野馬時落馬負傷,肌膚疼痛難忍,為此不得不駐營搠斡兒合惕這個地方。當時有人建議說西夏人是定居的,不可能棄城逃走,大軍不如暫時后退,待大汗傷愈后再出擊。成吉思汗卻堅持認為,我們要撤退,西夏人會認為我們膽怯。他決定先派遣使節(jié)去責(zé)問西夏背信棄義,沒想到西夏人卻非??裢?,戰(zhàn)爭遂不可避免了。
盡管成吉思汗還發(fā)著高燒,但還是在阿拉善一舉打敗了西夏軍隊,并將首領(lǐng)阿夏干布俘虜,繳獲了許多戰(zhàn)利品。為了徹底摧毀西夏人的反抗意志,把勇敢優(yōu)秀的男人全殺了,并允許將士們盡其所能多俘虜西夏人,誰抓的俘虜就歸誰所有。
公元1226年,蒙古軍隊從兀剌孩城進攻多拉蔑蓋城即靈州、武威等縣,并一舉攻陷了上述城鎮(zhèn)。
1227年春,成吉思汗集中兵力攻擊西夏首都中興府,西夏軍隊雖頑強抵抗,但終無法抗拒蒙古鐵騎的猛烈攻擊。這年7月,西夏國王李蜆派使者請求歸降,并請求寬限一個月交出都城。成吉思汗答應(yīng)了他的請求,而且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對待他。
公元1227年,長期占據(jù)西北一隅,??湟约旱奈幕绾伟l(fā)達的西夏王朝從歷史上消失了。
也就在這一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以其豐富多彩的霸業(yè),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然而,成吉思汗畢竟是前無古人的千古一帝,他自知時間不多了,在臨死前還把兒子拖雷和眾將帥叫到跟前,最后向他們傳授了征服金國的方略:
“金國的精兵屯于潼關(guān)一帶,這里南據(jù)連山,北限大河,難以急破。若假道于宋,宋朝跟金國是世仇,必定許我,我出兵唐、鄧,直搗大梁。金見后方危急,必動用潼關(guān)之兵來救,但數(shù)萬之眾千里馳援,人困馬疲,雖至那還能戰(zhàn),必能破之?!?/p>
說完這些話,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便與世長辭了。
作為一個游牧民族,蒙古人自古以來并無陵寢制度。據(jù)15世紀一些通蒙古風(fēng)俗的學(xué)者所著其書云,元朝宮庭陵墓,向北深埋,以萬馬踏平。之后待青草茂盛,即解除警戒,但此時已不見任何遺跡。
《元史》中的記載,對于成吉思汗的埋葬之地只有“葬起輦谷”四個字。輦谷究竟在哪里﹖至今誰也說不清楚。
據(jù)說成吉思汗生前曾留下遺言,他死后要深葬保密。
成吉思汗的遺體在運往蒙古故土肅肅北行時,殺掉沿途相遇的老百姓,一直運到客魯漣河源,在原來的大斡耳朵安葬。當然,這只是一種傳說。
還有一種說法。成吉思汗死后,皇子、公主、眾將帥從各地匯于斡難、客魯漣、土拉三條河流的發(fā)源圣地——不兒罕山。因為成吉思汗生前曾在不兒罕山上的一棵大樹下休息,假寐之時夢見瑞鳥來朝,并鳴唱道,此地乃龍?zhí)痘⒀?,若葬此后世子孫必成大統(tǒng)。成吉思汗死后,皇子、公主和眾將帥便將他葬于這棵大樹下。埋葬后不久,此處樹木便茂盛起來,后來成為一片密林,后人便誰也分辨不出成吉思汗的陵墓究竟在哪里了。
近年來又有人說,成吉思汗小瞧了西夏王朝的能力。蒙古大軍圍困西夏首都興慶府半年,但這座城那矮矮的城墻擋住了蒙古的鐵騎,被激怒了的成吉思汗親自上陣攻城,結(jié)果被一支利箭射中了胸膛……一個月后,成吉思汗在甘肅省清水縣西江的六盤山下不治身亡。
有人說成吉思汗西征時所走的路線是從蒙古大草原到科布多,從布爾根河源翻越阿爾泰山到青河縣的南戈壁。成吉思汗班師東返時,病死于青河,而且就地安葬在這里。因為青河有一處地貌十分獨特,有人考證說這座山包可能是成吉思汗的陵墓。
公元1959年,也就是成吉思汗大軍西征后的740年,平頂山山頂又站著一位指揮著千軍萬馬的將軍,他就是新疆屯墾事業(yè)的實際組織者和實踐家,有儒將之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農(nóng)墾部副部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黨委常委,新疆軍區(qū)副政委,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政委張仲瀚。
張仲瀚政委站在平頂山上,對即將擔(dān)任新組建的農(nóng)十師師長張立長說:“這片叫多爾布爾津的開闊地,遠依阿爾泰這座金山,近臨額爾齊斯這條大河,有山有水,是塊不可多得的風(fēng)水寶地,你的中軍大帳就設(shè)在這里吧!”
農(nóng)十師師長張立長覺得多爾布爾津這個名字太荒涼,叫起來也拗口,請張政委重新取個名字。
張仲瀚似乎成竹在胸,他脫口而說:“兵團以墾字取勝,屯字見長,農(nóng)十師是兵團在新疆最北邊的一支部隊,師部的名字就叫北屯如何?!?/p>
1959年11月11日,農(nóng)十師正式行文,將多爾布爾津改為北屯。從此,這里才真正開始了人類文明活動的歷史。
1219年成吉思汗大軍駐蹕多爾布爾津,到1959年農(nóng)十師成立,近800年間這里不過從驛站變成一個夏秋之季偶爾擺渡過往行人的渡口。而從1959年到2002年短短43年中,北屯已有五萬多人口,成為阿勒泰地區(qū)交通樞紐、物資集散地、文化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中心的繁華軍墾新城。成吉思汗若地下有知,不知要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