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曾稱贊“無筍令人俗,無肉令人瘦,不俗也不瘦,頓頓筍煮肉”。眼下春筍就要上市了,這個鮮兒不可不嘗。
竹筍以其柔嫩、鮮美列為“蔬菜第一品”。中醫(yī)認為,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適宜肺熱、咳嗽、胃熱者食之。而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粗纖維素等特點,常食有吸附脂肪、促進腸蠕動、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對預防腸癌及單純性肥胖有一定的益處。
菜品一:春筍蝦仁
邊說邊做:炒春筍蝦仁真的很簡單,是10分鐘搞定的小節(jié)目。原料只有3樣:蝦仁1袋、春筍1只、黃瓜1根,另外用一些蔥、姜;調(diào)料有鹽、料酒、濕淀粉,雞精也是絕對不可少的。蝦仁解凍之后一定要去掉其脊背上的蝦線,這樣才能保證蝦的鮮美而沒有蝦的腥味;筍、黃瓜切片,蔥、姜切絲;之后就可以動火熱油了:先將蝦仁在熱油中過一下,然后把筍片、黃瓜片、蔥絲、姜絲一同放入油鍋中翻炒片刻,加鹽、雞精調(diào)味,再加少許料酒,最后加一點濕淀粉勾芡這道菜就做好了!
老公評價:簡單就是美,太太用三種原料就做出這么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小菜,真是很不容易。春筍本來就以鮮嫩為特色,再加上更加鮮香的蝦仁,可真是“鮮上加鮮”了。從營養(yǎng)角度看,這道菜葷素搭配相得益彰,營養(yǎng)全面。
菜品二:春筍燒臘肉
邊說邊做:這道菜的原料是臘肉1塊、春筍1個、青蒜3根、紅辣椒2個,調(diào)料有鹽、雞精、料酒、老抽。制作時,首先將臘肉切條,在熱水中煮到臘肉的肥肉呈半透明的狀態(tài)為止;然后把春筍切片,紅辣椒切絲,青蒜斜切成段;在鍋中熱油,等春筍片煸至焦黃,放臘肉同炒,加紅辣椒絲和青蒜白,加鹽;再加青蒜葉,點少許料酒、雞精,就可以了。這是道極好的下飯菜:有臘肉的香味,春筍的清脆適口,還有青蒜和辣椒的微辣味,使人胃口大開。忍不住流口水了吧,快試試哦!
老公評價:這道菜的口感很濃厚,味道鮮辛,確實是佐餐佳品。但春筍本身就比較硬,臘肉也是質(zhì)韌的,食時可要考驗你的腸胃哦,有胃腸病的人不可多吃!
菜品三:干燒春筍
邊說邊做:別夸我漂亮,夸我的廚技吧,我會更高興。干燒春筍最重要的是需要一袋豆瓣,原料用春筍1個、胡蘿卜1根、香菇3片、青豆適量、姜1塊、蔥2根,其他的調(diào)料是鹽、雞精、濕淀粉、料酒和少量的砂糖。做法不太難,首先將香菇、胡蘿卜切成丁,和青豆一起在開水中焯一下;然后把豆瓣放在鍋中翻炒現(xiàn)出紅油;再用蔥、姜熬制味汁;將原料在炒好的紅油中翻炒,放鹽,加蔥、姜水,點一點料酒和湯,最后用濕淀粉勾芡就好了。
老公評價:這道菜制作雖然最為復雜,但復雜也有復雜的好處,這樣烹調(diào)可以去除春筍中部分對人體不利的草酸鹽;如果能在烹飪前把春筍在開水中煮5~10分鐘,那么高溫就可以分解去掉春筍中絕大部分的草酸鹽和澀味,那就真是錦上添花了!
菜品四:春筍魚片
邊說邊做:做春筍魚片有點復雜。原料要準備青魚中段350克,熟竹筍片50克,水發(fā)香菇25克,一個雞蛋的蛋清,調(diào)料是豬油300克,黃酒、細鹽、味精、生粉、水生粉各適量。做的時候,先將魚沿脊骨剖開,去骨刺及魚皮,先切成5厘米長的段,再斜批成薄片,用細鹽、味精、蛋清、生粉拌勻上漿,置冰箱冷藏約30分鐘;水發(fā)香菇也批成薄片。鍋內(nèi)放豬油燒至三成熱時,放入魚片逐一炸熟,再放入筍與香菇,受熱后倒出瀝干油。然后在原鍋內(nèi)留少量油,倒入黃酒,加湯水和細鹽、味精,燒沸后用水生粉勾芡,將魚片等原料倒入翻炒均勻,淋油上光即可裝盤食用。
老公評價:魚片潔白,鮮咸爽口,鮮嫩脆香,回味雋永。但不要用蔥姜之類的調(diào)料,黃酒也不要倒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