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軍閥楊森,妻妾成群還到處沾花惹草,卻不準妻妾紅杏出墻,否則格殺勿論。據(jù)說被他處死的妻妾就有五、六個,其中,曾桂芝是最年輕最漂亮最有才華的一個。二十年代末,楊森在云貴一帶率兵打仗。一日在一窮山惡水的大山深處,見一六、七歲的小女孩被槍炮聲嚇得瑟瑟發(fā)抖,旁邊是她中彈身亡的母親。當時女孩蓬頭垢面衣衫襤褸。楊森收韁立馬,凝視女孩良久,見小女孩眉清目秀,便把她帶回四川老家作養(yǎng)女。這女孩便是曾桂芝,也就是后來上海灘上紅極一時的金嗓子“賽百靈”。
桂芝在楊家被視為小姐,不僅錦衣玉食,而且還請了先生叫她識文斷字。小桂芝機靈聰明,勤奮好學,很快就把“四書”、“五經(jīng)”及唐詩宋詞背得滾瓜爛熟。不僅如此,琴棋書畫也十分了得,特別是她有一副好嗓子,她的歌聲清麗似百靈,婉轉(zhuǎn)如黃鸝。
星移斗轉(zhuǎn),轉(zhuǎn)眼間十多年過去了,桂芝出落成明眸皓齒、裊裊婷婷的大姑娘。這期間楊森一直戎馬在外未曾回鄉(xiāng)。
一日楊森回到故里,在庭院的薔薇花下見一少女正扶琴歌唱,歌聲如仙樂般美妙,不覺一驚,遂走近仔細觀看,見女孩花容月貌,忙問是誰家小姐。少女忙起身施禮,自稱是楊森的干女兒。這時家人忙將當年的情形講訴了一遍,楊森這才恍然憶起。隨后楊森一邊握著桂芝嫩白的小手,一邊撫著她的柔肩,將她的容貌和歌喉大大地贊美了一番。
然后,吩咐家人擺酒慶賀,并讓桂芝坐自己身旁。幾大杯瀘州老窖下肚后,楊森當眾宣布收曾桂芝為十八姨太,還定在當晚披紅彩洞房花燭。桂芝聞言花容失色當即昏迷。要知道桂芝飽讀詩書,加之琴棋書畫的熏陶,心志自然高遠,怎甘心將自己的命運斷送在這樣一個妻妾成群的養(yǎng)父手里?
桂芝醒來,誓不相從,尋死覓活要撞死南墻。但在楊森手里,生不容易死亦難啊。
事后桂芝仍悲憤無比,慟哭不止。楊森一反往日的兇暴粗野,親自好言相勸。后來桂芝提出不死可以,但要去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楊森雖然不情愿,無奈桂芝以死相挾,態(tài)度堅決,楊森只好讓步。
隨桂芝同去上海的不僅有一個老傭一個小丫環(huán),還有兩個五大三粗的精壯漢子,美其名為保鏢,其實是楊森的耳目鷹犬。
三十年代末的上海音樂學院是一所很開放的高等學府,中西方文化交流廣泛,西方人不僅帶來了西方文明,也帶來了西方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對愛情的觀念深深影響了桂芝,使她更感覺到與楊森的關(guān)系是多么可悲,同時也在渴求著美好的愛情。
在一個花開蝶舞的春天,桂芝認識了青年畫家石小俠。石小俠也是四川人,是成都一富商之后。兩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開始了熱戀。當然,這一切均未逃過保鏢的耳目,迅速向主子作了詳盡的匯報。
楊森聞言怒火萬丈,“呯呯呯”對著門前的石獅一陣瘋射,頓時石片四濺。楊森發(fā)誓要讓這一對狗男女欲生不能欲死不得。軍師獻計道,現(xiàn)在的曾桂芝已不是幾年前那個未見世面的鄉(xiāng)下丫頭了,“賽百靈”在上海灘越叫越響;石小俠辦過畫展,在大上海也小有名氣,聽說杜月笙的書房里就有他的畫。他們的朋友同學很多,如果明火執(zhí)仗硬干,影響不好,不如設(shè)個圈套讓他們鉆。于是,楊森約曾、石二人見面。
曾、石二人反復商量,覺得躲過了初一躲不過十五,于是壯著膽子前去赴約。出乎他們的意料,楊森的態(tài)度十分友善。他開門見山地說:“聽說二人相戀,可喜可賀。你們年紀相近性情相悅,乃人間佳侶。我和桂芝即日便恢復養(yǎng)父養(yǎng)女稱謂。然后又說由于這些年戰(zhàn)事不斷,對桂芝關(guān)照不夠,非常抱歉。接著又將石小俠大大贊美了一番,什么畫壇新秀前途無量呀,什么年輕英俊風流倜儻呀,楊森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直說得二人心頭懸石落地,為楊森的寬宏大量感激萬分。最后楊森誠邀二人回四川,還讓石小俠出任渠縣教育局長,以大展宏圖。
曾、石二人反復考慮,又找同學朋友認真商榷,最后一致認為楊森既已重認桂芝為養(yǎng)女,也就不會再計前嫌。特別是就任教育局長一事對石小俠的吸引力很大,于是他們決定前往四川。
曾、石一行從上海出發(fā),乘船直抵重慶,再換車至渠縣李余橋。當他們遠遠地看到楊森的人馬前來迎接,正在欣喜之際,忽然噼噼啪啪槍聲大作,可憐曾、石二人還未明白怎么回事,便雙雙倒在李余橋上。
二人倒下后,楊森立即命妻妾們出來觀看現(xiàn)場。他用拐杖指著血泊中的二人,陰陽怪氣地說:“看啊,他們多年輕,多風流,還有滿肚子學問呢,讓他們?nèi)リ庨g快活去吧,哈哈……”一群妻妾嚇得花容失色驚呼慘叫。他又命人砍斷二人腳筋,剜掉生殖器官,將尸體裝入豬籠,沉入河中。河面立即浮現(xiàn)一股股紅紅的血水,仿佛在訴說著楊森的兇殘和一對壯志未酬的情侶的哀怨和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