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藥害是指因用藥不當而使作物產生的各種病態(tài)變化。藥害按時間表現(xiàn)的快慢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急性藥害,指的是施藥后10天內即表現(xiàn)出癥狀,癥狀多呈現(xiàn)出斑點、失綠、落葉、落果等。另一類是慢性藥害,指的是在施藥10多天以后才表現(xiàn)出癥狀,癥狀多為黃化、畸形、小果等。藥害一旦產生,都會使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可逆轉的傷害。因此,一方面要求做到科學使用農藥,盡可能避免產生藥害;另一方面要求施藥后做好田間調查,一旦發(fā)生藥害,應及時補救,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那么,藥害的補救措施主要有哪些呢?
1.增施肥料 對于由觸殺性除草劑、一些殺蟲劑、殺菌劑引起的局部藥斑、葉緣焦枯、植株黃化等癥狀的藥害,可通過施用化學肥料方法,以促進作物迅速恢復生長,減輕藥害。如麥苗出現(xiàn)綠麥隆藥害后,可追施人糞尿,根外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
2.灌水沖洗 由于對土壤處理的除草劑產生的藥害,可采用耕翻土壤、灌水泡田、反復沖洗的方法,盡可能減少土壤中殘留的藥劑。
3.噴施激素 由于一些生長調節(jié)劑和傳導型除草劑如2,4-D、二甲四氯、甲草胺、乙烯利、整形素等引起的藥害,可噴施赤霉素以緩減藥害程度。如西瓜苗誤用二甲四氯產生藥害后,可用20 ~ 30×10-5濃度的赤霉素噴灑瓜苗。
4.使用解毒劑或吸附劑 對于一些除草劑引起的作物藥害,可通過使用植物解毒劑或撒石灰、草木灰、活性炭等方法來防止或減輕藥害。如用NA、R-25788解毒劑進行種子包衣噴灑,可保護玉米等不受硫代氨基甲酸酯類除草劑的毒害;用硫酸亞鐵可降低克蕪蹤對小麥、燕麥帶來的藥害;用多硫化鈣可使土壤中殘留的西瑪津活性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藥害在采用某些補救措施后反而會加重藥害,如水稻秧田發(fā)生丁草胺藥害后灌水,有時會加重藥害程度。(江蘇省農科院辦公室 李德新 郵編:2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