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給所有豬嘜

        2004-04-29 00:00:00
        天涯 2004年5期

        誤打誤撞的,在網(wǎng)上看到麥兜電影《菠蘿油王子》即將公映的消息,激動遠勝《駭客帝國Ⅲ》全球同步上片百倍。

        還是在幾年前的《黃巴士》上看到這則漫畫故事,話說王子好食懶飛,魔法老師一氣之下要將他變成蛋撻,卻因為太少上茶餐廳,錯變成鬼五馬六圓圓轆轆菠蘿油。老師羞愧而死,菠蘿油王子去相親,十五六個公主哭的哭罵的罵悉數(shù)跑掉,只剩下減肥走形的一串魚蛋公主??墒腔屎髤s認著菠蘿油屬餐廳,魚蛋不過是街頭小食,說不上門當戶對。失戀的王子吃了幾籠燒賣,病也不見好,無奈跳上外賣盤,皇后特別從茶餐廳請來老伙計把盤托起,開始了他奇異的旅程……推廣活動有播放預(yù)告片、介紹影片內(nèi)容、還有限量精品發(fā)售!就在當初我最常去的那家商場,就在這幾天,11月8日到16日!——我只有在北京家里咬牙跌足的份。

        毫不遲疑地拔掉聽到一半的卡薩爾斯,將喇叭線接到電腦上。

        曾經(jīng)在茶餐廳里猶豫再三,要不要點一件膩得會在烈日下融化的菠蘿油來吃,也曾經(jīng)在書店里翻遍麥兜漫畫,企圖買一份《菠蘿油王子》帶回來。我愛它接近古老根源的民間童話氣質(zhì),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市井氛圍,荒誕不經(jīng)地湊在一起,很是滑稽??上?,不知道為什么,所有書里都沒有收進這個故事,而那本忘記哪年哪月的《黃巴士》,是圖書館的收藏。總不至于下手偷吧,盡管有一閃念。

        從網(wǎng)上公布的短撅撅一小段預(yù)告片來看,電影《菠蘿油王子》從“媽媽的墓地”開始,是《麥兜尿水遙遙》那個集子里出現(xiàn)過的故事。麥太今次風水輪流做了皇后,王子麥兜頭頂菠蘿半只,身披斗篷腰仗劍,依舊很肥,依舊一副失魂落魄的憨傻相。本以為一串魚蛋公主理所當然是麥嘜的戲份(它可是演過豌豆公主的呀),卻驚詫地看到忽然長發(fā)飄飄的小龜亞輝!或許它那圓嘟嘟的腦袋更似魚蛋的形狀吧。茶餐廳老伙計則是光頭校長——他在麥兜漫畫里從事過無分貴賤多少職業(yè),《黃巴士》做過一次回顧:燒味佬、經(jīng)理、攤檔小販、郵差、寫春聯(lián)的、老板、黎根師傅、算卦的、醫(yī)生、包租公……最后只好自我解嘲:“生活真的這么逼人嗎?”

        “媽媽的墓地”,相當悲涼的故事。不是傷感,是悲涼。然而麥太和麥兜坐在墓地青草上只當郊游,咯咯笑著,一邊大嚼蛋沙拉和雞翼,一邊很八卦地說著死、棺材和火化的種種細節(jié),直到把麥兜弄哭。據(jù)說這個故事來自麥家碧的真實經(jīng)驗。父親垂危到去世,麥家碧的畫筆一天沒停。然后出來這個故事,很平淡的敘述,凄然里混雜著搞笑,搞笑搞到頗凄然。這次將它糅進電影《菠蘿油王子》,大概是要引出皇后對王子成家立業(yè)的叮囑,恐怕更加搞笑。

        整個麥嘜麥兜漫畫,原本就是哭笑難分、悲欣莫辨,從來也沒打算遮掩生活的殘酷與溫情。

        麥嘜:成年人童話舊歡如夢

        1988年某天,同學到某出版社求職回來,跟剛從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shè)計畢業(yè)的麥家碧說:那里有個人,他會喜歡你的畫風。麥家碧真的跑去——那個沉默寡言、很少正眼望人的男子,就是謝立文。幸運的鍋子遲早找到蓋,謝立文的思想趣味、想象力、文字功底、編故事天賦,麥家碧輕逸斑斕的畫筆……順理成章私下里有了麥嘜。它最早是小朋友緣緣和達達的寵物小豬,結(jié)果喧賓奪主霸了主角。起初,是在明報周刊的兒童副刊《小明周》連載。1992年,麥嘜漫畫獨立成書發(fā)行。后來又加入了它的同學麥兜,連同小貓得巴、小鴨菇時、小龜亞輝、小牛阿May和阿June,春田花花幼稚園B班的小動物學生,在流行翻臉比翻書還容易的香港,風靡十數(shù)年不衰。

        廣西接力出版社的四冊簡體字版麥兜故事,選擇的都是后期的作品,比較“成熟”,也比較煽情和“大眾口味”。早年的麥嘜麥兜漫畫不是這個樣子——至少,不完全是這個樣子。

        香港人和內(nèi)地人一樣,普遍喜愛麥兜多些。但他們更熟悉的,是麥嘜,因為第一次親密接觸的是它,培養(yǎng)感情的年月要長久得多,街坊鄰里老相識了。那時,插圖故事只占部分,四格和多格漫畫逐漸成為主體,文字通篇純正廣東口語。鐘情漫畫的人都知道,格格漫畫的節(jié)奏、質(zhì)感、風味和插圖故事有多么不同,仿如詩歌與散文、小品與戲劇的差異。格格之間的停頓、躍動、轉(zhuǎn)折,是蠱惑催眠的跳房子游戲,昏頭昏腦就共謀了麥嘜的百無聊賴和港式無厘頭,偶爾的跋扈,更多的天真爛漫,爛漫得像春天的花?;浾Z方言那種詼諧、粗俗、活潑生動到發(fā)噱的趣味,也是格格漫畫傳達得最淋漓盡致,道地的香港市井風情呼之欲出,是半書面化國語化的故事永遠無法充分呈現(xiàn)的。就像吳語《海上花》,縱有張愛玲親提御筆翻譯成白話,照樣擋不住形神失色。

        比如,麥嘜到麥當勞打暑假工。經(jīng)理(當然是光頭校長扮的)走進一格,標準制式的店堂里,愕然看見墻上貼出“招牌漢堡包”條幅。下兩格又看見“拈手蘋果批”、“時菜沙律”、“西冷紅茶”和“免收加一”,氣得直冒汗。再下幾格里他大罵麥嘜混帳自做主張,威脅說“若果我睇唔到你有咩改進,聽日你就唔使返工!”(讀者可自行想象成潮州口音)。最后一格定格在麥嘜可憐兮兮站柜臺,墻上條幅改成“結(jié)束大減價”、“慘”、“業(yè)主收”、“五折”——如果不用格格,不用粵語,會黃腔走板成什么樣子呢?

        麥嘜麥兜作品的形式其實極為靈活多樣。格格漫畫是不必說了,長短隨意,信手拈來。插圖故事由于最初在報章連載的緣故,結(jié)構(gòu)很松散,在成集的書里也經(jīng)常被截停拆分,或與其它故事縱橫交錯并肩而行,或穿插進格格(單/四/多)、小篇幅、詩句、圖片、格言、名畫、剪報、歌詞樂譜,乃至某位有趣人物的照片和介紹。這票雜貨,有些和麥嘜麥兜相關(guān),有些貌似空穴來風風馬牛不相及(執(zhí)意貨要對版痛恨偷奸?;淖x者可略過此頁)。書尾照例少不了謝立文的后記,有感而發(fā),不吐不快。

        早期的謝立文,大概尚未摸爬滾打成一個精明剔透的“生意佬”,創(chuàng)作較少對市場的顧慮忌憚,出手如風如行云流水,高度的個人化。麥嘜麥兜漫畫雖說是向大眾投懷送抱,它的潛在文本和邊際文本骨子里卻屬私語性質(zhì),識者自識,不足為外人道。歐洲童話、哥德爾定理、電腦程式loop、《約翰·克利斯朵夫》、《驢皮記》、Lou Reed的歌……什么也可以轉(zhuǎn)化成故事的內(nèi)在動機,由兩只沒穿褲子的粉紅小豬新鮮演繹,儼然發(fā)生在今天的香港,彩云遮月般掩護了作者個人體驗和閱讀偏好的痕跡。也有些時候,謝立文暗渡陳倉,在故事或漫畫的間歇夾帶大量私貨,零落地拼貼在書里:愛德華·李爾的無稽詩配畫,梵高、夏加爾、修拉和利奇騰斯坦的畫,丁尼生和徐志摩的詩句,羅素和他那只經(jīng)驗主義小雞,Bob Dylan和Leonard Cohen的歌詞,1960年代經(jīng)典照片……仿佛藏著一個寂寞的人,很想有人能分享小小快樂,于是試探地捧出幾件心愛的私物。因為羞怯,又因為孤高,并不多說什么,只躲在一旁遙望觀者的反應(yīng)。喜歡,自然求之不得;不喜歡么……就光看看漫畫故事也很好啊,“超級無敵犀利(嘩?。┯∷C的產(chǎn)品”呀!

        麥嘜麥兜作品的成功就在這里。對小朋友和不肯多花心思的讀者來說,它輕松好笑的內(nèi)容和溫馨可愛的視覺,已經(jīng)足夠足夠吸引;若能看深一層,看透它的曲徑通幽,加倍著迷。

        當年謝立文和麥家碧到明報周刊投稿碰運氣,對編輯聲明過,他們的作品其實更適合成年人看。編輯執(zhí)意要登《小明周》,兩人倒也無所謂。自己當家做主的第一本書結(jié)集出版,取了《麥嘜成年人童話》這名字,封面戲仿披頭四專輯《胡椒中士的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的封面設(shè)計。麥嘜、得巴、菇時和亞輝(那時還沒有麥兜),剛剛好換掉披頭四的照片(背后一眾合影人物是誰,下文再表)。第一次在書店里看到它,真是雙目突出心跳加速,好險就抓狂。揭開來,大紅封里反白字,鋪天蓋地Well we all shine on like the moon and the stars and the sun——列儂的歌詞??!翻到扉頁,披頭四、列儂&洋子、嬉皮花童、馬丁·路德·金的黑白照片,居然還有馬克思。開篇故事“士多啤梨老婆”,又讓我疑疑惑惑想到披頭四“永遠的草莓地”……果然,另一本《麥嘜舊歡如夢》的扉頁,還真印著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而它的封面,是戲仿披頭四身掛四國語言all you need is love標牌的著名照片。兩本書里若隱若現(xiàn),夾雜著些跨越時空的零碎資料,五月風暴、反戰(zhàn)示威、非洲饑民、法國大革命、布萊希特書信……宛如迷宮入口的一縷線頭。來,還是不來?

        那一刻,整個人在書店里呆掉。仿佛隱約聽到同類遙相呼喚彼此辨認的暗語,滴嘟、滴嘟……震顫的心槌。

        如果您也不幸患有1960年代情結(jié)綜合癥,就會明白我在說什么。

        《麥嘜成年人童話》里“士多啤梨老婆”、“爸爸大巴士”、“叫麥嘜起身”,《麥嘜舊歡如夢》里俠侶北北蟬之“舊歡如夢”,以及《麥嘜青春舞曲》里“俠侶北北蟬”,表面上如訴家常的童話故事,對位的基調(diào)卻是愛、和平、革命、世界大同、理想主義激情的凋落,內(nèi)外文本交織出復(fù)調(diào)音樂的效果,浩浩然一闋1960年代挽歌。特別那場“超人正義和平演唱會”,分明woodstock音樂節(jié)的1990年代香港漫畫版。只不過,諸位超人俠客早已風華不再,門票飆到二十元整(學生及六十歲以上人士半價優(yōu)待,集體訂票八折),臺下遍布賣雪糕汽水腸粉臭豆腐的小販,還要被清潔阿嬸追收垃圾費。臨了臨了,場地最終讓給了“鹶強平安夜戀你心窩演唱會”及其fans。光榮與夢想,不思量自難忘,可嘆英雄氣短兒女債長,老學運老嬉皮老左派老搖滾統(tǒng)統(tǒng)爛成老恐龍。迪克斯坦說過什么來著?烏托邦之后,“絕望地緊抱烏托邦夢想”。所以謝立文在后記里寫,“最過癮的可能是我——我竟還在發(fā)花癲。”

        咦呀吶呦呦咦呀吶呦呦(羅大佑版“青春舞曲”),We haven't have that spirit here since 1969(老鷹樂隊“Hotel California”)。

        因此只宜老餅閱讀。

        麥兜一豬還有一豬兜

        聲明:上述一切不法活動,麥肉兜兜均未參與。

        它徹頭徹尾是1990年代的孩子。我愿想象,它和加菲貓一樣,一直長一直長都沒長大(只長肥)。不喜歡麥兜胡須佬的樣子。

        沒看過早期麥嘜的朋友問我:麥嘜和麥兜有什么不同?

        麥嘜競選班長,雄赳赳走上臺講了好大一篇演說,說如果當選,會請同學吃士多啤梨蛋糕,會帶領(lǐng)B班成為全世界最犀利最勁最鹴得頂最好好到說了都沒人相信那么好,會幫先生發(fā)作業(yè)簿,會叫老師以后少煩人,點心不可以只有餅干有時還要批薩,校長不乖就罰他抄一百句長死人的句子……

        輪到麥兜上臺,它期期艾艾結(jié)結(jié)巴巴:各位同學……我是麥兜……如果你們選我做班長呢……那就……那就……慘了嘍(一大滴冷汗)。

        麥嘜是蜜罐里泡大的,有健全幸福的家,有懂得溫存愛護它的爸爸媽媽緣緣達達。它很醒目,很多才藝,接受過音樂、舞蹈、飛行、園藝、書法等等訓(xùn)練,甚至發(fā)明過“超級無敵犀利”系列手機/傳真機/復(fù)印機,還會談戀愛。它有小小虛榮,幾分領(lǐng)袖天才,一張無消費限額金卡可以頻頻請同學上酒樓飲茶(盡管每次都因為不懂簽卡而洗碗抵賬)。麥嘜是典型中產(chǎn)階級的孩子(1960年代鬧事的憤青,誰又不是呢?),凡事精明妥帖,看得到將有個錦繡前程大好未來。

        可是,麥嘜說:“我只知不論以后我的功課比麥兜好多少,不論長大后我的成就有多高,我都將及不上麥兜。他像一座山,白云和蝴蝶,月影和飛蛾,都會依靠在他厚實的肩膊上?!保ā跋褚蛔健保?/p>

        連“雨傘”的英文都拼不對的麥兜,拼成umbanana,給同學笑足五分鐘。

        麥兜只有個窘困的單親家庭。像所有卑微潦倒的小人物,麥太簡單到近乎粗暴,在兒子身上寄托了太過沉重、太過急切的奢望。但麥太自有她一套。香港某雜志評選過五十位動漫美女大排名,麥太竟然在日本佳麗豐胸纖腰長腿的層層重圍里,脫穎而出,勇奪倒數(shù)第一,賣點是“無限母愛”和“忍耐死蠢的超凡能耐”——“麥兜這么蠢,都沒餓死”。

        麥兜也真的算乖,它把最喜歡的雞腿讓給媽媽,又為媽媽去苦練根本不喜歡的搶包山。麥兜有很多很多夢想,但它的美夢往往變成噩夢,它的希望更多是失望:歡天喜地去馬爾代夫,結(jié)果落得懵里懵懂在太平山頂吃海南雞飯;問媽媽央求一條小金魚,得來的,卻是一粒魚蛋——有時,連魚蛋也沒有,粗面也賣完??荚嚨肏,上課急小便,一只火雞吃半年,擁有電子小雞“他媽哥池”比全體同學遲半年,守龍門被踢進兩位數(shù)的球,可憐的零用錢布施叫化都遇到騙子……然而我們的麥兜,它無憂無慮無所謂,仍然好心,仍然歡天喜地,仍然覺得世上一切都美好,美好得不得了。

        所以,它結(jié)結(jié)實實,擊中了我們已經(jīng)冷硬的心腸里最柔軟的所在,就像一窩小動物中最弱小最無助的那一只。麥嘜讓人微笑,麥兜則讓人微笑之余落下淚來。麥兜故事那荒唐搞笑背后辛酸憂傷的底色,深處透出溫厚的光輝,有如卓別林的老電影——其實,每個人心里都藏著一個跌跌撞撞的小人兒,流浪在這四處碰壁碰得痛入骨髓的世界上。

        在“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的曼妙歌聲里,電影《麥兜故事》的鏡頭推拉搖移,掠過九龍貧民區(qū)的高樓大廈石屎森林。許留山和Orange的店招下,貼滿“通渠”“痔”“××地產(chǎn)”之流小廣告……荒誕而冷漠的超現(xiàn)實廢墟,油然升起一絲暖意,是都市生物僅存的依憑,哪怕再污糟——這便是麥兜的世界,還算不太壞的世界。

        謝立文曾說:麥嘜沒有性格,放在香港、廣州、英國都一樣,而麥兜只可能是香港的。這話頗有幾分道理,雖然也還是冤枉了麥嘜。

        當年看《傾城之戀》聽達明一派,為那一晚荒冷的流逝煙花所炫目。真到了那里,卻發(fā)現(xiàn)淺水灣遠不如赤柱有聲有色有味道,人潮漫退的中環(huán),也真的仿似一只空罐子那么落寞。坐在銅鑼灣的樓上店喝港式好立克咖啡,可以看到咫尺外唐樓人家晾曬的襤褸衣褲。從演藝學院聽阿爾卑斯號出來,走過駱克道的夜店,守門老鴇濃妝艷抹的眼風像利刃。旺角街頭,老人家遛鳥打牌,西裝友大嚼五塊錢一碗咖喱魷魚粉。巴士途經(jīng)文華酒店時,車上漢子正抱怨美心快餐太貴。中年菲傭的手機在街頭響起,包里掏出來的耳機,卻赫然一大只鮮黃座機話筒……這才是真正的香港,動感之都。

        香港的中上流生活方式幾乎全盤翻版西方,草根階層百分百香港制造,野火燒不盡的生命力。

        最迷麥兜那陣,它差點取代我多年來對加菲貓的專寵。轉(zhuǎn)念一想不對。加菲貓并不倚仗美國文化,它單憑一副天賦死相闖世界,斗狠斗的也是個人魅力。任何人都可以收養(yǎng)它,只要養(yǎng)得起。而若離開香港的風土人情日常生活、1990年代經(jīng)濟凋敝的背景,麥兜是不可想象的。它太香港太香港,它的資質(zhì)、困境、夢想都是純粹港產(chǎn),只有麥太才養(yǎng)得出。因此我始終懷疑,香港地區(qū)之外的讀者是否真正懂得它。不是語言的問題。

        同時我也始終懷疑,若不照顧讀者情緒,謝立文會把麥兜故事寫得再傷心一點,有些結(jié)局會不同。但完全不是像陳果后來那樣刻意賣弄草根苦情,而是放手撕開生存的真相。

        萬幸他沒有。

        所以麥兜照樣歡天喜地,很多夢想,很多希望,很甜蜜。

        如果只能放一首歌給它聽,我會選列儂的“Beautiful boy”:

        再忍耐一些,還有這么黯淡的長路要走,多么易走,多么難走,多想挽住你的手。

        常餐特餐快餐午餐晚餐

        娛樂之余,麥嘜麥兜漫畫也提供益智知識。它一本正經(jīng)告訴讀者,中國古代有四大發(fā)明:粥粉面飯。

        得巴問麥嘜:先有雞先有蛋?麥嘜沉吟半晌,問:你說的是鹽還是鹵水?。抗忸^校長訓(xùn)話,開口便是蛋撻荔芋火鴨扎,業(yè)余經(jīng)營德和燒味。黎根用抒情男高音幽怨地唱,唱當晚吃的六個餐包和半磅方包。一只石歧乳鴿,就讓麥兜忘記媽媽的墓地,重新笑得像個柿餅。麥太的傳世之作,是紙包雞雞包紙紙包雞包紙……整個麥嘜麥兜作品中出現(xiàn)過的食物,認真統(tǒng)計起來,將是相當驚人的數(shù)字,足夠開它好幾間酒樓食肆茶餐廳外設(shè)街邊攤檔。

        食物都很家常,平民化,多數(shù)在茶餐廳可以吃到。其中最貴氣的,不過是麥嘜南丫島之行的香橙梳乎厘,麥兜拜師宴的雞絲翅。

        說到茶餐廳,又是百分百香港特色。進門奉一杯粗糙茶水,半中半西半快餐,供應(yīng)的食品是每個香港人都熟悉不過的地道產(chǎn)物。有個腦筋急轉(zhuǎn)彎設(shè)問:如何將一杯奶茶變成凍檸蜜?外地人可能要想想,香港人會毫不遲疑答:加兩元!——去過茶餐廳的人聽了都笑。

        餐牌永遠壓在臺面玻璃下,A餐永遠是火腿通粉/香腸蛋/咖啡或茶,伙計袋口那枝原子筆永遠在漏墨……永遠的茶餐廳,那份平易親近、舊日香港情懷、老友鬼鬼的街坊家庭暖意。香港人說:我們的根不在土地里,而是埋在大碗車仔面當中。

        蛋撻、鴛鴦、菠蘿油,一杯抄襲無從的港式絲襪奶茶,已足以讓游子黯然落淚?;蛳不虮奈队X記憶,沒有戀愛來得驚心動魄,卻更加絲絲入扣地溶進血液,銘印在生老病死的每一刻。冬日午后,浸在茶杯中那一小塊馬德萊娜甜餅,喚醒普魯斯特沉睡的年少記憶,這才有了卷軼浩繁的《追憶逝水年華》。麥嘜麥兜漫畫何嘗不是這樣。對食物的深沉之愛,愛到形而上的地步,能與法國人比肩的,大概只有我們中國人,特別是廣東人。通往香港最短的路,是它的胃。這個城市的晝夜與四季,喧嘩與騷動,靈魂出竅地浮現(xiàn)在麥嘜麥兜那杯熱騰騰的奶茶里。

        寫這篇文章之前,心里選好了謝立文兩段文字(有更好的長文,但我只能選短的),代表他的風格和功力。定睛一看,其中一半,也還是與食物有關(guān)。摘錄如下:

        ……經(jīng)過街市,麥大包把賺得的錢買了些包子餡料,剩下可憐的幾文錢,大概夠買幾只雞蛋。賣蛋的婆婆差點可以出詩集,她出口成文,平仄有致,音回韻轉(zhuǎn),鏗鏘悅耳。她說蛋是生命本源,天地結(jié)晶,有詩為證:

        “在這個光輝之內(nèi),包含第一權(quán)力所創(chuàng)造的第一靈魂,這是他曾用喜悅的眼光注視的造物?!薄 渡袂贰?/p>

        正是這個詩人但丁,婆婆補充,每次寫詩,都定必吃個蛋撻!對此,麥大包大為傾倒。于是他摸一摸口袋,咬一咬牙根,再次發(fā)揮他的語言藝術(shù)。他妙語如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玉相叩,如訴如歌。他叫婆婆,不如去搶!如無折扣,不如收檔。婆婆也不甘示弱,她說:“折你條命,唔買鹲開!”還有幾句,不便公開。之后的討論對方卻運用了大量的俗語俚語,是研究語言學、民俗學的一大瑰寶,不過我們說過不便公開,就是不便公開。但可以告訴你們的是,麥大包最后成功七折!買了六只蛋回家。離開前,婆婆還對麥大包報以一笑:“多謝老板!”之后的事你們大概猜到。……(《麥大包的語言藝術(shù)》)

        忽然間,忽然間記起穿白飯魚的日子。那時候還不大懂穿鞋帶,但鞋帶還是我自己穿的。鞋也是我自己洗的,吹干后搽松節(jié)油。

        忽然間,忽然間記起那時候的冬天,媽媽給我穿了一件棉內(nèi)衣,一件羊毛內(nèi)衣,一件棉衲背心和三件面衫。那時候,著衫除衫還是我和媽媽間的一種游戲。

        忽然間,忽然間望著正要簽名的contract,想起了我的幼稚園練習簿。那時候,十個名里大概只有一個寫對,但我還是每寫一次自己的名字,都感到一次驕傲。不似今天。

        一切都已過去,但一切還未全失去。只要忽然間,忽然間,兒時情景,還在我腦里閃亮,我還未完全是一個麻甩佬。(《兒時情景忽然間》)

        第一次看電影《麥兜故事》,看到九龍上空那只膠兜,“沿荔枝角道直出大角咀,飛過好彩酒家,再左轉(zhuǎn)花園街樂園牛丸王……哦不對,更正一下,是先到街市大樓妹記魚腩粥那邊,轉(zhuǎn)呀轉(zhuǎn)”——我不禁倒抽一口涼氣:居然可以這樣,這樣活潑、這樣纖毫畢現(xiàn)的都市生活質(zhì)感!若沒有那些食店名號做地標,街道不過一張乏味圖紙;有了它們,人間煙火氣霎時彌漫開來,城市的脈搏鮮明有力地跳動,連同我們自己的。

        不得不帶著恨恨的妒意承認,對城市生活的日常趣味,內(nèi)地人就沒有這種敏銳的觸覺,文學作品也罕見如此鮮活的表現(xiàn)方式。中國知識分子宏大敘事慣了,大人先生的傳統(tǒng)高聳入云固若金湯,治國平天下,君子遠庖廚,向來漠視真正構(gòu)成生命底蘊的日常質(zhì)地,風流吟詠也只到愛妾寵妓為止,不下及于老婆,因為無足掛齒,害得蘇軾一首《江城子》顯得格外感人。1949年之后,又經(jīng)過“毛語言”和“新話”的粗暴漂洗,語言的質(zhì)地被弄得僵硬不堪,難聽點,是大家已經(jīng)不大會說人話了。以翻譯為例,“嚴肅”作品高頭講章是沒問題,但凡有情趣、有游戲精神、以華美或幽默見長的作品,臺灣的譯文往往勝過大陸幾籌,比如王爾德、卡爾維諾和艾柯。

        內(nèi)地的市井生活一點也不缺乏趣味,甚至更豐富。遺憾的是,我們?nèi)狈Τ錾臄⑹稣摺J芯∶竦牟衩子望}喜怒哀樂,凝結(jié)著文化的精煉與頹廢的日常風物,即便有所描摹,也照例碾在社會歷史的巨輪下,就像被山水畫的一派清光所吞噬的模糊小點。苦心孤詣發(fā)掘這種趣味的見識,在象牙之塔和十字街頭間從容優(yōu)游的能力,超越所謂“高雅”與所謂“俚俗”的壁壘,并達到相當?shù)奈膶W高度,中國文人里,恕我無知,只有張岱和周作人,現(xiàn)在多個謝立文。

        謝立文的文字功力,在香港作家里排第一等,段數(shù)在亦舒、西西、邁克等人之上,身手直逼李碧華,兩人融會貫通粵語方言和白話書面語的功績也有一拼。他的文字干凈克制,莊諧雜出,不動聲色的老辣,有古典詩學所推崇的溫柔敦厚之風,又有中國文人中少見的清新爽利。今年夏天《黃巴士》上《我的貓得巴》寫愛貓的死,更是爐火純青,冷靜到冷酷的行文之下隱忍著風暴,力透紙背,感人至深。若收進中小學語文課本,絕不比朱自清的《背影》稍遜。

        然而,誰會拿他認真當回事呢?謝立文大不了一介兒童文學作家(已經(jīng)是很恭維了),包裝檔次先就矮人三分。在大批鐵肩凜然擔道義的作家堆里,他算老幾?文學批評專家根本不屑一顧,也無從下手。學術(shù)界的近視眼和勢利眼,從來都比大眾還要病入膏肓,因為更加自以為是。謝立文不幸選擇了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之間的道路,注定了兩邊都不能十足十討好,因為這條路最窄、最險,最需要高超技藝,以及撥開浮光掠影直接洞穿事物本質(zhì)的悟性,所以也最寂寞。

        有時難免絕望。有時又難免期待著,隔了相當?shù)臅r間距離,等到傲慢與偏見漸漸沉淀,謬托知己的鼓噪也消失之后,這類東西會得到真正的理解和恰如其分的評價,比如謝立文,比如王小波。遲早的事。

        《黃巴士》:下一站系春田花花幼稚園

        地鐵轉(zhuǎn)巴士。那年初秋,我在香港同學的指點下,七扭八拐到灣仔的活道,居民區(qū)小路轉(zhuǎn)彎處的一層樓底。雖然明知春田花花幼稚園是虛擬的產(chǎn)物,和麥兜一般死蠢的麥兜迷還是乖乖來朝圣。

        忘了門口是否掛著“物賜吾德”的?;?。推門是一間精品店,不聞“鵝悶是快樂滴好耳痛”的歌聲,只見麥嘜麥兜精品擺得滿坑滿谷:毛公仔、膠公仔、手表、鬧鐘、八音盒、紙品文具、書包、餐具水杯、靠墊、毛巾、賀卡……形形色色一應(yīng)俱全。我轉(zhuǎn)了又轉(zhuǎn)。價格原來是貴得驚人的,簡直和麥兜的草根貧民氣相映成趣(前來幫襯的,可能中產(chǎn)階級大小朋友居多吧)。最小號的麥兜毛公仔,我在旺角買到同樣的貨色,比春田花花便宜得多。右手一間閱覽室,陳列著麥嘜麥兜系列和黃巴士系列書籍,原價發(fā)售,而洪葉、樂文、開益等書店都有低得多的折扣。我心心念念的春田花花幼稚園學生證,百無一用,五十大元。若要享受VIP優(yōu)惠,請集齊天文數(shù)字的購物印花。唔買鹲開,多謝合作。

        在精品店開張之前兩年,1996,麥嘜麥兜雜志《黃巴士》正式創(chuàng)刊(刊名似乎受到英國拉斐爾前派諸公《黃面志》的影響)。大約從第66期起,《黃巴士》的讀者群基本上定位于小朋友,水準明顯下滑(麥嘜麥兜漫畫也是如此)?!饵S巴士》的內(nèi)容有漫畫(大部分是炒自己的冷飯)、故事、寓言、散文、詩歌、“點點知識”、“十萬個為什么”、名人逸事、“校長細細個”、手工勞作、益智游戲、英文練習……我最喜愛的欄目,除了后來被取消的“感人至深小東西”,就是讓小朋友自己又寫又畫的那個“我的午餐”、“我的菲傭”、“我最犀利的一次”……真是童趣盎然,可愛得要死。

        《黃巴士》的創(chuàng)刊號引用過康定斯基的話,闡釋黃色顏料的運用:“它向觀者迎面走來,向一切方向流瀉。它是奢侈,是夏季的力量?!秉S色有沒有這樣的奇效我不知道,《黃巴士》是一種奢侈倒是不假——薄薄二十幾頁,每期二十五元,即便算上附送的蚊型精品,也很不抵買(厚達百頁的潮流雜志《Milk》才十二元呀!)。

        最早最早,由于高度的個性化和知識分子氣味,麥嘜麥兜漫畫曾經(jīng)一度是小圈子內(nèi)的秘傳。眼看著它日益走向通俗,許多舊讀者覺得不爽,紛紛提出質(zhì)問。謝立文和麥家碧解釋說,這是為了保護麥嘜麥兜。

        何嘗不是肺腑之言。麥嘜麥兜漫畫始終是特立獨行的異類,典型的香港本土漫畫并不是它,而是黃玉郎和馬榮成,刀光劍影的古裝古惑仔,小報攤上每周一冊,地鐵巴士里看過即棄;最暢銷的,則是動輒忽閃著傻大號眼睛的日本漫畫。謝立文的算盤打得很精,他要透過最簡單容易的方式,讓麥嘜麥兜接觸到最大可能的讀者。增加作品的流行元素和接受程度,出雜志,制售精品,拍電影電視劇,開設(shè)網(wǎng)站,頻頻與麥當勞、地鐵公司、恒生銀行等商家聯(lián)手促銷……沒有什么放不下身段。感謝謝立文的商業(yè)天才,若沒有他這份精明,麥嘜麥兜在香港這樣的市場上老早就死得很難看了,哪里捱得過十年等我來后知后覺。上帝保佑,阿門。

        在整個麥嘜麥兜系列作品和相關(guān)行為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謝立文那與安迪·沃霍爾近似的理念:深具幽默感地顛覆“高雅藝術(shù)”,用流行文化模糊它的邊界,世故練達地點中時尚和大眾的穴位,自行創(chuàng)造機械復(fù)制時代的美學規(guī)則,并從中狠狠地獲利。有評論家連道奇怪,說麥嘜麥兜故事怎能在“八卦雜志”上連載,謝立文說:“我們深以為幸?!?/p>

        謝立文自稱“生意佬”(他不愿被叫作“創(chuàng)作人”),哲學專業(yè)出身。當年留學悉尼大學,他發(fā)現(xiàn)該校竟然有兩個哲學系,其中一個系學生很少,而且不必考試,謝立文就選了它。讀了才知道,該系是左派陣營,專教馬克思主義哲學。

        不少人誤以為,謝立文為草根階層立言,是出于他自身的階級感情。大錯特錯——謝立文家境很好,中學讀的都是貴族學校。

        就是這樣一個貌似自相矛盾的人。記者總喜歡追問他的思想受過什么人影響,其實,在《麥嘜成年人童話》的封面上,謎底是現(xiàn)成的。那個戲仿披頭四《胡椒中士的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封面的封面,麥嘜、得巴、菇時和亞輝的身后,有一眾合影人物(照片拼貼的):Alice Liddell(《愛麗斯漫游奇境記》原主角),咸蛋超人(Q版),F(xiàn)oss(愛德華·李爾的貓),伍迪·艾倫(三歲),哥德爾(邏輯學家),愛因斯坦,Miles Davis,巴赫,Jimi Hendrix(三歲),魯迅,加繆,格倫·古爾德,莫里哀,保羅·克利,馬克思,梁漱溟,馬爾庫塞,Lou Reed,皮亞杰,莎士比亞,Michael Leunig(漫畫家),伏爾泰,Giulietta Masina(費里尼《大路》女主角),Jim Henson(布公仔大師),黑格爾,錢鐘書,Woodstock(花生漫畫人物),薯片(芝士味,未注明品牌,估計是卡樂B或品客),四歲的達達和六歲的緣緣(如果我沒猜錯,那應(yīng)該是童年的謝立文和麥家碧)……還用多說什么嗎?

        總覺得“麥嘜三只小豬”里那只“詩人氣質(zhì)”的豺狼,就是謝立文本人。豺狼可以把僅有的容身之處讓給小豬,可以為它們的悲酸處境落淚,可是,一旦小豬們顫聲高唱惡俗的本地情歌,豺狼立即落荒而逃,最后只好躲到天臺上自娛自樂,吉他弦上撥出的是James Taylor,感覺在馬勒第五和夏金城之間——不多不少,這個故事剛剛好是謝立文與普羅大眾、甚至與自己作品的微妙關(guān)系。

        多虧有麥家碧。她的溫暖明朗,恰到好處地平衡了謝立文性格里陰沉晦澀的成分。試過將沒有插圖的麥嘜麥兜故事給人看,效果不佳。也問過本地人為什么喜歡麥嘜麥兜,答案是“把香港畫得好漂亮”。麥家碧是天主教徒,單純到有一點點糊涂,分不清鴨和鵝、蝦餃和燒賣、老虎和獅子、皮蛋和咸蛋,討厭被采訪,喜歡和電腦聊天(問它今天為什么發(fā)脾氣),愛逛街市多過行超市(但常被小販騙),不開心時就畫不出快樂的小豬。她的理想是開間海報店,或者卷腸粉也好,新鮮熱辣,即叫即卷,平、靚、正!

        在麥嘜麥兜漫畫之外惟一看到過的麥家碧作品,是為林亦華話劇《快樂王子》設(shè)計的紀念品搪膠公仔(我買票看這出戲有一小半是為了它,雖然戲也值得一看),胖乎乎的王子騎在羅馬柱上,肥嘟嘟的小鳥倚在王子肩頭,憨態(tài)可掬的調(diào)調(diào),有點像麥兜扮的菠蘿油王子,與Charles Robinson的王爾德原著插圖那種纖弱病態(tài)的華麗相去甚遠。

        所以,謝立文另外那些真正黑暗、冰冷、富于挑釁意味的作品,只能找其它藝術(shù)家?guī)褪肿鲆曈X部分,比如《屎撈人》(視覺上致敬兼抄襲Raymond Briggs的Snowman,存心冒犯中產(chǎn)階級趣味,招來無數(shù)家長抗議),以及《樣衰阿闊》(布偶加實景攝影漫畫,阿闊的樣子認真夠衰,打出娘胎就沒指望討好誰)。

        最近才得知,謝立文結(jié)束多年的單身生活,迎娶了麥家碧。為麥家碧終于做了名副其實的“麥太”而高興,也覺得這兩個人的的確確是珠聯(lián)璧合。但不知為什么,在聽到這個喜訊之后,忽然間,想起“麥嘜三言兩語極短篇廢話小小小小小小小小說”里的一則,“公主和田雞(現(xiàn)代愛情故事)”:公主吻了一吻田雞,田雞還是田雞,公主卻變了冬菇和云腿。從此冬菇、云腿和田雞生活在煲仔里,過著很h的生活。

        “h”的意思是熱氣騰騰但有點局促。

        《麥嘜天空飛豬》那本集子的扉頁上,謝立文寫下一句題詞,“To all the dreamers·給所有豬嘜”。“豬嘜”是呆瓜傻頭的愛稱,在粵語里與dreamer諧音。

        老翻一下——謹以此文獻給所有豬嘜。

        沙湄,博士生,現(xiàn)居北京。曾在本刊發(fā)表譯文《烏托邦之后》等。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密月| 国产成人精品麻豆|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国产| av在线播放中文专区| 成年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人成在线播放| 中文乱码字幕高清在线观看| 天堂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老妇高潮潮喷到猛进猛出| 品色永久免费| 亚洲不卡电影| 久久国产精品国语对白|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亚洲中字幕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黑丝美胸|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日本女优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 2022AV一区在线| 国产自拍偷拍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激情在线 | 久久精品亚洲熟女av麻豆|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av成人资源在线播放|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大全|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 在线视频青青草猎艳自拍69|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偷窥村妇洗澡毛毛多| 国产免费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激情综合五月开心婷婷|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毛片在线啊啊|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国产综合av天堂| 免费的一级毛片| 国产丝袜长腿在线看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