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許光達大將與其弟弟之死"/>
1961年,年輕的人民共和國連遭天災人禍,陷入了空前的糧荒。往日靜謐的裝甲兵大院,一時間變得亂哄哄的。原因是一些機關干部的親屬紛紛從各地逃到北京,并且住進了大院找飯吃。
面對這種紛亂的局面,許光達大將主持召開了裝甲兵黨委會。會議決議:困難時期,干部應做好工作,不要讓親屬來京長期吃??;凡是已經(jīng)來京的家屬,要動員他們回去;以后,凡是來京探親的干部親屬,只允許住3天。
裝甲兵黨委的決議很快在大院里公布了。碰巧許光達的四哥許德富和六弟許德強在這個時候來到了裝甲兵大院。他們已被餓得挺不住了,也是來這里找飯吃的。
白天,許光達參加了一個重要會議。晚上,他回家還沒坐穩(wěn),就聽到四哥和六弟對他嘮叨起他夫人的不是來:“不是我們存心要告她的狀。她說裝甲兵黨委有個什么決議,讓我們只住3天就得走。就3天哪!我們不信,難道司令員的哥哥、弟弟也只準住3天?”
許光達解釋道:“是這樣的,這不怪她,大家都要這么做。執(zhí)行黨委的決議,司令員家也不例外?!苯又?,許光達又耐心地做起了四哥和六弟的思想工作。可是,哥倆還是聽不進去。哥倆始終沒有理解將軍此時此刻的心情。他們還是想繼續(xù)在這里住下去,因此一再反勸許光達:“你是司令員,又是中央委員,這兒就數(shù)你官大,你不發(fā)話,誰也不敢攆我們走!”然而,他們的要求再一次遭到許光達的拒絕。于是,他們再也沒有說話,氣呼呼回臥室睡覺去了。
夜里,許光達的四哥和六弟翻來覆去睡不著。他們想不通的是,許光達不光要攆他們走,而且來這里的第一頓飯只有兩個菜——炒白菜、煮黃豆。難道他家真的這么困難?
第二天一大早,四哥和六弟走進廚房,打開廚柜一看,心里一下子全明白了。炊事員老張苦笑著告訴他們:“全部吃的都在這里。平時是一菜一湯,你們哥倆來了,加了個菜,算是優(yōu)待。黃豆算是營養(yǎng)品,專供首長食用,每月只有3斤?!闭f到這里,老張擺了擺頭:“實話對你們說吧,首長的糧食供應定量有限,來的客人比較多,糧食不夠吃,只好吃代用食品。”說著,老張取出一些自己做的代用食品給哥倆看。
這時,四哥和六弟心里開始難受起來。他們覺得不該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來北京,更不該讓許光達為難。于是,他倆決定第二天就回去。
“怎么,明天就走?”許光達回家后見哥哥、弟弟在流淚,自己心里實在過意不去,很內疚地說:“有什么辦法呢?國家困難時期,黨和國家領導人同群眾一樣,共渡難關。咱們還有啥說的?”
哥倆就要離開北京了。許光達夫婦讓炊事員另加了兩個菜,把僅有的一瓶酒拿出來,為兄弟倆餞行。兄弟倆臨上車前,許光達夫婦又取出幾件衣服,還有幾十斤全國糧票送給他們,并親自送他們到火車站。目送著他們上火車,將軍心里一陣酸楚。
兩天后的一個晚上,許光達接到秘書報告,說他六弟許德強病倒在安陽火車站。許光達知道弟弟的身體是餓壞的。他立即派人把六弟接來,送到解放軍總醫(yī)院治療。但是醫(yī)院搶救無效,弟弟死了。為了弄清楚病人的死亡原因,醫(yī)院征得將軍的同意后,解剖了許德強的尸體。結果沒有發(fā)現(xiàn)別的疾病,只見他的胃都萎縮了——這是長期挨餓造成的。
本來,一個年輕的小伙子是不該這樣早早地離開人世的。這也許是將軍的“固執(zhí)”,或者說是“不近人情”造成的。如果把六弟硬留下不走,只要睜只眼閉只眼,以治病為名,讓他在北京多住些日子,也許不會出現(xiàn)這種結局。然而,嚴于律己的將軍心里裝的是全局。他怎能去做那些有悖于黨心民心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