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小龍
世界各國科學家多年來從不同的科學領域用最新的科學知識和成果向癌癥發(fā)起過多次;中擊,提出了物理、化學、生物,激素。營養(yǎng)、免疫、中草藥、氣功等各種治療方法。
首先是外科手術。通過手術切除癌癥開始于古代,成熟于20世紀初。人體任何部位的癌癥都可以進行理想的手術切除,比如乳腺癌,手摸到硬塊了,可以手術把它切除。但是,手術沒有解決轉移的問題,它可以在復發(fā)率上下功夫,降低復發(fā)率,但是,它解決不了轉移。
第二種是放療。放療進步相當快,它可以很精確的定位,可以準確地在健康組織的周圍尋找腫塊。放療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局部腫瘤殺死。所以我們說,放療對治療癌癥復發(f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也有很大的進展,如伽馬刀、中子刀等,但仍然解決不了轉移的問題,腫瘤可以向遠處轉移。
第三種是化療。它主要針對轉移,那些隨著原來的癌細胞跑進跑出,由原來的部位跑到另外部位的癌細胞無論藏到哪里,馬上就可被化療藥物殺死。但是,問題是化療藥物其實就是毒藥,任何化療藥物的毒性都難以控制,它對人體的正常細胞能夠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傷。所以,人們對化療藥物很難忍受。如骨髓抑制、全身免疫功能下降等都會發(fā)生。
這是目前治療癌癥的三大法寶,約使1/3的癌癥患者得到根治性治療,其余2/3的癌癥患者寄希望于更有效的治療方案能盡早出臺。
近幾十年,人們對于生物治療下了很大功夫,開始是腫瘤疫苗??墒菐资赀^去了,事實證明效果不太理想。接著是號稱生物導彈的抗體,它對癌細胞某個目標可以炸得很準,可是它要真正找癌細胞的靶子卻找不準。為什么?癌細胞是人體內自己的細胞變來的,它沒有特殊的標記,導彈很先進,可是找不到真正的靶子。
另外還有基因治療,還有細胞凋亡(也叫自殺療法)。即給你服一種藥,使癌細胞不受控制而朝著死亡的路子往前走,自己走向死亡,這叫自殺。
還有一種治療稱為“饑餓療法”,細胞不是有血液供應嗎?阻止細胞的血管供應,讓細胞餓死。
這些經過很多年的研究,有一定的效果,目前正在繼續(xù)探索之中。在中國,對腫瘤、對腫瘤的復發(fā)轉移的治療還有中醫(yī)藥,在幾千年歷史當中,經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已經發(fā)現(xiàn)有一些中醫(yī)療法、中草藥制劑對腫瘤的復發(fā)和轉移是有一定療效的。
癌癥治療的出路在哪里?
癌癥的難題有三方面:第一是癌癥病因不清楚,無法預防;第二是癌癥在早期沒有敏感和準確的診斷方法,無法發(fā)現(xiàn);第三是晚期癌癥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無法治愈。
因此,征服癌癥的途徑也就有對應的三方面:
第一是癌癥預防。目前在全球高發(fā)的癌癥中,男性依次為肺癌、胃癌、前列腺癌及結直腸癌,女性依次為乳腺癌、宮頸癌、結直腸癌及肺癌。我國目前癌癥高發(fā)順位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及結直腸癌。我國癌癥的主要危險因素依次為吸煙、乙肝感染、營養(yǎng)不平衡、職業(yè)暴露及環(huán)境污染等,而控煙、控制乙肝為主的感染、營養(yǎng)干預等措施的有效實施可使癌癥的發(fā)病及死亡率減少一半以上。
第二是癌癥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三早”的口號喊了近百年,至今,仍然是一句口號,并沒有落實在癌癥的臨床實踐中。根本的原因仍然是由于癌癥早期沒有任何異常的表現(xiàn).人體沒有任何感覺,也就不可能去發(fā)現(xiàn)它了。目前,癌癥研究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要發(fā)明一種既簡便又準確的普查方法,從人體的一口痰、一滴尿等就能早期發(fā)現(xiàn)癌瘤,真正實現(xiàn)早診早治。
第三是晚期癌癥的有效治療。近年來,對晚期癌癥的治療上,最顯著的進展是用藥的個體化。由于不同的癌(如肺癌、肝癌等)有不同的生物學行為,一個癌瘤中的每個癌細胞的能力也不一樣,稱之為腫瘤的不均一性。另外,每個病人的機體狀況有所不同。對治療的反應差別很大,因此,癌癥治療就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個別對待是臨床治療的基本原則。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提高和對發(fā)病機理從細胞、分子水平的進一步認識,癌癥治療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這些包括具有靶向性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阻斷劑,針對某些特定細胞標志物的單克隆抗體,針對某些癌基因和癌的細胞遺傳學標志的藥物,抗腫瘤血管生成的藥物,抗腫瘤疫苗,基因治療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具有非細胞毒性和靶向性;具有調節(jié)作用和細胞穩(wěn)定性作用;毒性的作用譜和臨床表現(xiàn)與現(xiàn)在常用的細胞毒類藥物有很大區(qū)別;與常規(guī)治療(化療、放療)合用有更好的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