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斷”為何“理還亂”?
我是一位從內地被作為專家人才引進到上海這個大都市的中年女性。對于我來說,剛來的那一段時間里,一切都是那樣的陌生。工作上、個人生活上的問題都讓我有一種莫名的緊張感,整日坐立不安,胡思亂想,還伴有頭痛、失眠、多汗、心悸等現(xiàn)象。這種情緒趕也趕不走,理又理不清,使我越想越煩躁,真有“剪不斷,理還亂”的味道,不知自己究竟是中了什么邪?
上海趙娜
趙娜讀者:
你其實并沒有中什么邪,而是患了焦慮性神經癥,也稱焦慮癥。這是一種表現(xiàn)為持續(xù)不安、緊張、恐懼等的情緒障礙。焦慮癥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中年人由于肩負著工作、家庭生活的重擔,極容易發(fā)生焦慮癥。焦慮癥的發(fā)生與社會環(huán)境因素,如受挫折、生活變遷、人際矛盾、家庭不和等密切相關,也與身體健康狀況以及個性心理特征,如性格內向、優(yōu)柔寡斷、孤獨、自卑、好強,以及個人成長經歷有關?;剂私箲]癥且嚴重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一些抗焦慮藥物。但更重要的是認識焦慮癥狀的本質和特點,進行適當?shù)男睦碇委熍c心理調適。
(1)自信。自信是治愈焦慮癥的必要前提。因為焦慮癥患者對自己解決問題、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往往持懷疑態(tài)度,夸大自己的失敗。所以,患者首先應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減少自卑感。(2)自我反省。患者應進行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說出來。適當?shù)那榫w傾訴、發(fā)泄可以減輕或消除焦慮。傾訴、發(fā)泄的方式有向他人訴說、寫日記、唱歌、吟詩、繪畫、書法等。(3)注意轉移。制定一個有意義的活動計劃,并全力以赴去實現(xiàn)。當你沉浸在新的活動時,就無暇顧及焦慮了。(4)默想色彩法和默想音樂法。色彩和音樂對人的情緒是有影響的。
袁浩龍
妻子升官,我為何恐懼不安?
我最近一直都在說服自己,我那風韻猶存的妻子會像從前一樣愛我,可我越是想說服自己,就越覺得有可能失去她。有好幾次,我盯著她問:“我應該怎么做,才能讓你更滿意?”“你是不是對我有看法?”直問得妻子莫名其妙。
原來,不久前,妻子榮升為公司經理,這對同在一個單位做事的我來說是個極大的刺激,要知道,我可還是個小職員。每每見到許多男人眾星捧月般伴在妻子身邊,我的危機感便越發(fā)強烈。由于我的患得患失和疑心病,使原本很和諧的婚姻生活出現(xiàn)了危機,為此,妻子逐漸對我產生了疏遠感。然而,妻子越是對我疏遠,便使我越發(fā)疑心和恐懼。你說,我該怎么辦?
蘇州董明
董明讀者:
妻子升官,丈夫疑心、恐懼,是一種很普遍的心理現(xiàn)象,稱之為“錯覺恐慌”。那些對愛情沒把握,或愛得很沖動,或愛得很勉強的人來說尤其可能會出現(xiàn)“錯覺恐慌”。有了這種“心理秘密”的人在與愛人相處時,他(她)們的這種恐懼就會增加,并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但實際上,他(她)卻一直在躲避或害怕著一些在別人看來很正常的東西。他(她)們常會產生一些很矛盾的言行,如害怕與對方共同參加某項活動,卻又渴望通過這種活動來為自己的愛情加分。
要克服這種疑心、恐懼心理,方法有三:一是將自己所疑心恐慌的事實,剖析出來給自己看,這樣會發(fā)現(xiàn)實際上你不過在疑心、害怕著一些子虛烏有的東西,比如你若把失去對方的擔憂認真反省一下,便會減輕這種不必要的心理重負。二要重新考慮與對方的相愛方式,有時一些錯覺不過是種種微不足道的小事引起的,當小事升格為“看法”并在心里結成疙瘩后,就會被提高成“就是如此”的錯覺判斷。三是提高自信心,了解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重要位置,知道自己的長處,也可減輕對愛情失敗的恐懼。
袁浩龍
人格不健全不能算是健康的人嗎?
在當今社會中,我常會碰到這樣幾種人:有人說話油腔滑調,滿口污言穢語,動輒蠻橫無理,如對社會發(fā)表偏見;也有人極端自私,對物質貪得無厭,為了發(fā)財而不擇手段;還有人情欲膨脹,道德淪喪,玩世不恭,他們會面對歹徒作案無動于衷,見死不救;更有人為人處事陽奉陰違,謊話連篇,心胸狹窄,敏感多疑,并熱衷于傳播小道消息,搬弄是非。我不知道這些人算作是健康人嗎?他們的人格有沒有問題?
溫州趙國生
趙國生讀者:
這些人雖然看上去精神、智能正常,但也不能算作是健康人,因為他們的人格不健全或叫作“人格缺陷”。
人格,是一個人品德、氣質、性格、精神風貌、心理狀態(tài)、行為方式、能力、興趣、人生觀和信仰的總和,是在漫長的現(xiàn)實生活中逐漸磨煉、鑄就而形成的較固定的心理行為特征。過去,對“健康”內涵的理解只是“身強力壯,各種生理功能運轉良好”等純生理指標。近幾十年來,隨著現(xiàn)代經濟的日益發(fā)展,競爭愈演愈烈,生活瞬息萬變,種種影響人們心理平衡和精神健康的因素接踵而來,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的疾病,如精神病、神經癥、人格障礙、心身疾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健康”再也不是純生理的概念,而是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標志。人格是心理社會因素的主要體現(xiàn),它參與對一個人健康標準的衡量與評價。健全人格的標志是:舉止言談、待人接物、情感反應、意志行為符合社會的價值觀念、道德規(guī)范、法律秩序,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公而忘私的精神,樂觀開朗的性格特征;喜歡助人為樂,敢于見義勇為,人際關系和諧。
一位心理學家說:“健全的人格是幸福的源泉,也是現(xiàn)代社會對我們的新要求?!比烁窠∪娜?,有正確的人生觀、信仰和生活態(tài)度,他(她)會把生活中的苦與累看作是愉快、幸福;把挫折和失敗看作是成功的起點;把困難看作是煉就意志的機遇。他們會樂觀面對人生,很少憂慮與苦惱,有取之不完、用之不盡的精神力量,是健康長壽和幸福的源泉。
袁浩龍
我為何會出現(xiàn)周期性情緒煩躁?
我平時雖有感情用事、好勝心強和缺乏克制力等弱點,但熱情開朗、仗義執(zhí)言、樂善好施、慷慨大方,人際關系良好。但每隔一段時間,我突然會因為很小的事無緣無故地大發(fā)雷霆或情緒低落,抑郁寡歡,甚至厭世輕生。而且這種不良情緒的發(fā)泄對象只局限于親屬,特別是平日同自己最親近的人。當然首當其沖的是自己的丈夫,其次是孩子或公婆。我不知自己怎么會周期性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該怎么辦?
太原李芳
李芳讀者:
你周期性出現(xiàn)的精神異常發(fā)作稱為周期性煩躁癥,有人認為此癥是由于間腦功能紊亂所致。
患有此病的人不要有太多的思想壓力,可以到心理醫(yī)生那里咨詢,正確面對自己的精神障礙,寬容地對待自己和他人,心情煩躁時注意適當控制自己的情緒。平時多參加一些有趣的社交活動,以舒緩煩躁的情緒。有煩惱可向家人或好友傾訴,加強溝通,爭取得到他們的理解和體諒,通過得到一個寬松、安靜的空間以調整自己的情緒。治療時不要急于求成,治療初期即使仍在發(fā)病也不要太緊張,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抗焦慮藥物,如地西泮、氯氮苣等。另外,還可以服用谷維素,并在此基礎上加服小劑量多塞平或舒必利,以緩解煩躁情緒。
袁浩龍
我為何活得沒勁透了?
我雖已人到中年,但不知道自己到底整天在干些什么,覺得活著沒勁透了!我老感覺心煩、空虛、無聊!我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對生活感到如此厭倦?我該怎么辦?
天津張明
張明讀者:
你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究其原因可能是不滿足于現(xiàn)有狀態(tài),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要求探索自身存在的應有價值和存在的意義,以求建立一種新的心理平衡,尋求心靈上的安慰、滿足和充實感。但是人們在探求和建立新的平衡過程中,因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會使探求受挫,行動缺乏動力,陷入困惑中久而不得解脫,就產:生了煩躁不安的情緒,也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處于一種“生存空虛感”之中。
為消除“生存空虛感”,我建議你應做到以下3點:一是必須明白生活的意義。知道為什么而生活,知道自己在生活中的責任。只有當意識到自身的重擔和責任,并采取有力的行動,你才會使自己對生活現(xiàn)狀不滿的空虛感不攻自破。二是要尋找一個切實可行的人生目標。當你處在空虛無聊、厭倦煩躁的情感煎熬時,應該尋找一個切實的目標,在短期內讓自己忙起來,充實起來。三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在生活中發(fā)掘生存的意義,做自己的主人,不要讓自己的理智為一些表面現(xiàn)象所蒙蔽。
袁浩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