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北漂,顧名思義指在北京漂著。何謂漂,沒有北京戶口是漂嗎?沒有不動產是漂嗎?沒有工作是漂嗎?沒有愛情是漂嗎?
可是,有不少的人雖然已經(jīng)拿了北京戶口,或者暫住證;雖然有了房子,買的或者租的;雖然有個肩膀可以倚靠,有個懷抱可以取暖,但是,為什么這些人仍然說,我們都是北漂的人?
北漂詞條:
北漂:遷移是漂的第一層含義,指那些從其他地方來到北京;未扎根是漂的第二層含義,指在北京生活,事業(yè)或感情卻浮萍一般飄浮不定。
最早的北漂人:詩人、畫家、演員。
北漂規(guī)模:據(jù)統(tǒng)計,目前已有300萬人之多。
北漂一族:北京流動人口中有知識、有學歷的那一部分,一般在IT行業(yè)。
北漂派:常常指北京大學校園外準備考研的一族。
北漂大本營:毫無疑問,北京電影制片廠。
北漂影視?。骸痘煸诒本?、《明星制造》、《有人愛沒人疼》、《外地人在北京》(創(chuàng)作中)等等。
記者出擊:
北漂,漂不完的漂
北漂時間:15天
北漂體驗:流浪畫家、文秘、內衣導購、兼職校對員
走近畫家村
走出北京西客站正是清晨時分。
背著一個大大的牛仔包,帶些興奮與茫然環(huán)顧四周,人來人往,沒有人停下來看我一眼,誰都匆匆忙忙奔赴在北京新的一天之中。畢竟,每天不知有多少人懷揣著夢想加入北漂,就這樣站在火車站口,憧憬著惶恐著百感交集。
第一站,我決定去宋莊畫家村。據(jù)說那兒聚集了全國相當一部分先鋒畫家和前衛(wèi)藝術家。
問路。盤算來盤算去,最后選擇先坐848到焦王莊,再倒930區(qū)間車去宋莊。
終于看見了,卻全沒有想象中的詩意和浪漫,田地、村莊、農舍、兇猛的大狗,如果真說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就是屋外的垃圾堆里有許多啤酒罐、廢紙、顏料和一些五顏六色的城市垃圾。
另外,經(jīng)常可以看見一些藝術家們從身邊走過,他們仿佛是有標識的:亮亮的光頭、不太整潔的衣領與咔嘰布長褲。
正好看見一位農民房東上門收房租,趕緊湊過去,得知那四合院五間房里竟然住有十幾個北漂,公共廚房公共廁所,每人每月租金150元。一個留著長發(fā)面孔還有些稚嫩的男孩告訴我他們每天的時間安排:有心情的時候畫畫一天一夜,沒心情時一天一夜也不動筆,空余時間喝酒聊天還有談戀愛。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他們沒有鐘沒有表,從來不問現(xiàn)在幾點了。成名的總是極少數(shù),他們惟一能做的事情是:等待。
男孩看了看我的大牛仔包,理解地點了點頭:是該多帶點衣服出來,要知道,我們經(jīng)常幾個月都賣不出去一幅畫,即使賣出去了,最后到手的也可能只有幾百塊錢。
冬天快來了,你知道有多冷嗎?男孩最后這樣抒情地結束了他的話,頭也不回地進屋去了。
順利地成為公司文員
離開宋莊回到西客站,我清點自己的錢包,留下返程車費后我僅剩幾十塊錢。我冷靜下來,是的,我一個太普通不過的北漂,當務之急就是像任何初到北京的外地人一樣先找個工作,為自己掙到最基本的一日三餐。
我拿出殺手锏——去了一個可以暫時收容我的朋友家,她家住在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先坐地鐵再轉車,前后花了兩個小時,終于到了。來不及和她敘舊,我趕緊上網(wǎng)查找招聘信息,在京城頗有名氣的“手遞手個人信息網(wǎng)”上看到一則啟事:“誠招文秘,女,形象好,22-30歲,大專以上學歷,熟辦公軟件,石景山辦公?!?/p>
我?guī)仙矸葑C、學歷證書和事先打印好的簡歷出發(fā)了,先坐半個多小時的公共汽車,然后在國貿倒一線地鐵到古城路,一路打聽,終于在老古城某小胡同深處的一座4層舊樓房里找到了這家名為“亞利宏達”的文具商貿公司。我看了看表,路上耗時2小時,還基本上沒堵車。
到公司正趕上小貨車送貨,我留了個心眼,主動上前幫忙,效果不錯,經(jīng)理馬上拍板讓我上班,試用期內月薪1000元,中午有免費工作餐。我十分高興,這個極普通的職位讓我的北漂體驗計劃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第二天一早我5點半起床,6點出門,8點10分趕到公司。放下包就開始擦桌子、掃地、拖地、倒垃圾,當我從四樓打了兩瓶開水拎回一樓時,正好碰見經(jīng)理進門。他交給我一本宣傳材料,讓我把這些文字輸入電腦,我只用兩個多小時就完成了任務,期間還要時不時地接聽電話或是回答前輩們的各種問題。
腦力勞動之后迎來了午餐時間,兩葷兩素的盒飯味道不怎么樣,但我還是吃了一大半。下午的任務是整理辦公室里3個滿當當?shù)奈募?,一直干到下班,沾了一身灰?7點40分走出公司,突破擁堵的交通回到朋友家時已快8點半了,在公交車上站得兩腿發(fā)麻。在小區(qū)門口的小吃店花4塊錢吃了碗拉面,休息。
接連幾天沒什么新意地瑣碎工作著,心情和顛簸于茫茫車流之中一樣:擁擠而且沒有盡頭。
當起內衣導購
朋友幫我聯(lián)系了另一份工作:在萬通新世界商場內衣專柜里當導購小姐,報酬是底薪600元加提成。
于是打電話向公司辭職,那邊經(jīng)理聽我說不要這幾天的工資后,語氣十分平靜:“那好,再見?!毙睦镂⑽⒂行┦涓?,人家一點兒也沒覺得我重要嘛。
一上班就遇到雙休,顧客爆滿,人聲鼎沸,每一寸空間都充斥著好幾十分貝的喧鬧噪音??墒菃柕娜硕啵湾X的少。老板的臉色不好看了,我慚愧得不行。中午我到樓下買了個面包,一邊啃一邊琢磨著該怎么吸引顧客。但下午賣出去的東西依舊不多,以至于晚上8點多下班的時候我的腳步怎么也輕松不起來。
萬通樓下就是阜成門地鐵站,我站在地鐵上想了一路,回來后趕緊借來朋友一堆時尚雜志惡補穿衣打扮的基本知識。第二天,我干脆把那堆書搬到柜臺上,隨時引經(jīng)據(jù)典,引來不少愛漂亮的女孩子。我根據(jù)書上的教導給猶豫不決的顧客“上課”加誘導,果然成功率明顯提高。
于是知道了,充電有多么重要。
兼職遭遇“外地人歧視”
與此同時,我又開始尋找一份兼職工作。北京的高消費逼得很多人都不得不身兼二職甚至數(shù)職,才能保障總收入能應付日常開支。在網(wǎng)上看到朝陽區(qū)有一家出版社下屬的文化公司招聘專兼職中文校對,千字4元。我憑著大學中文本科的文憑通過了筆試和面試。
于是我白天去站柜臺,晚上回朋友家校對書稿。一周后交回第一批20萬字,我只拿到了720元校對費,少發(fā)80元是“扣除兩個錯字的罰款”。我不服氣,翻開詞典據(jù)理力爭,卻被一個40多歲的男人以妨礙辦公為由推到了門外,他還一臉不屑地說:“沒見過像你這樣的,你們這些外地人就是沒素質!”我頓時怒從心頭起:“外地人怎么了?你說這種話才是沒素質呢!”
不干了,有什么比尊嚴更重要呢?我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那家公司。
可是我知道對于很多真正的北漂來說,這樣的事兒很可能忍氣吞聲過去就算了。也許苦澀吧,但沒有什么比生存更重要。
我便這樣結束了我的北漂體驗生涯,用數(shù)字統(tǒng)計結果如下:歷時15天,每天睡眠5小時,車馬勞頓3小時,除去車費和一日三餐,掙工資500元,欠朋友住宿費300元(按一天20元計算)。
尋找:
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找不到我的家/在人來人往的擁擠街道浪跡天涯/我身上背著重重的殼努力往上爬/卻永永遠遠趕不上飛漲的房債/給我一個小小的家/蝸牛的家/能擋風遮雨的地方不必太大/給我一個小小的家蝸牛的家/能安撫疲倦的空間不必害怕/一個屬于自己的溫暖的蝸牛的家
——《蝸牛的家》
通往城市的單軌列車
姓名:海瀾
北漂年齡:26歲
北漂歲月:3年
北漂職業(yè):流浪者—策劃—校對—編輯
北漂夢想:有一天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人
幾年前,我住在北京城里一個鬧中取靜的地方。這個“鬧中取靜”不是高級時尚住宅區(qū),而是東五環(huán)內一個想與鬧市接軌暫時還沒有接上的村子。燕莎商場離我的住處只有十幾分鐘車程,富麗與豪華離我這么近,但是車將到商場往南一拐,繁華陡然不見,只見一條被碾壓得傷痕累累的公路。
那是我剛到北京,那時我才26歲。
我的老家在湖北江漢平原,大學畢業(yè)后我順利地留在了武漢一家報社工作。每天也忙碌也充實,而且有著看得見的光明前程,可不知為什么,心里總有些疑惑,遠方似乎有一種聲音老是在呼喚著我,蠱惑著我,只有遠方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既熱烈又深沉的人文氛圍。
那個聲音來自——北京。
終于,我義無返顧地選擇了北漂。
在那節(jié)幾乎能把人擠成照片的車廂里,我還是躊躇滿志的。然而一個月過去了,我依然沒有找到工作,住在那遠離城市中心的四合院里,獨住那間月租150元的小屋,心都是灰的。我開始放低姿態(tài),開始尋找一個起碼可以暫時糊口的工作。就這樣我輾轉于各種大大小小的文化公司之間,也許還算一個文人吧,我實在不適合在商場浮沉,最終我穩(wěn)定下來的工作是:校對。
這樣又過去了幾個月,租住屋里暗得慌,又因為要校對,每天陪著昏黃的電燈熬著,雙眼紅腫腫的。
倒不是無法忍受只影孤燈,然而我依然開始動搖:這就是我來到北京選擇漂泊所期待的生活嗎?我甚至無法思考我的夢想在哪里,我只能天天考慮:明天我的晚餐在哪里,明天我可以住在哪里。
現(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是北京一家不錯雜志社的編輯了,換了幾次住房,可惜依然沒有自己的家;照舊每天要花4個小時在來回顛簸的路上:換公交乘地鐵,剩余的時間用來等待堵車。
偶爾太累的時候也曾想過:回去吧。
可是回得去嗎?我問自己。
回老家?以這些年的闖蕩經(jīng)驗,或許能謀得一份還體面的工作。可是,我已經(jīng)適應這里的一切了,這里的繁華與擁擠,這里的熱烈與冷漠。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抽身而退,是承認自己失敗,還是承認自己無能?
總是想起海明威的一首小詩:“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論去到哪里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個流動的圣節(jié)?!?/p>
在我的心中,北漂生活便是我的圣節(jié),這一生,恐怕永遠也無法離開了。
我留下許多情/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觸動了傷心的魂/我留下許多情/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到了地安門/人說地安門里面有位老婦人猶在癡癡等/面容安詳?shù)睦先艘琅f等著那出征的歸人/你可別喝太多酒/走在地安門外沒有人不動真情/不想再問你你到底在何方/不想再思量你能否歸來么/想著你的心想著你的臉/想捧在胸口能不放就不放
——《北京一夜》
愛情是漂泊的惟一理由
姓名:明晨兒
北漂年齡:25歲
北漂時間:4年
北漂職業(yè):文秘—家庭主婦—自由撰稿人—專職媽媽(進行中)
北漂夢想:當一個真正北京人的媽媽
來北京之前,在我無憂無慮的生活中,甚至在夢想中,我根本不曾想到,我的生活會和“北漂”有什么關聯(lián),更想不到我?guī)啄旰髸诹吮本?/p>
我的生活原本一帆風順,在冷熱分明的江城度過了所有的學生生涯。然而,剛上班不久,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認識了楓。
北京于我,是個完全陌生的城市。然而,因為北京城里有了楓,有了愛情,它在我的心里便越來越熟悉,越來越立體,越來越渴望走進。愛情是我背起行囊乘上北上列車惟一的動力。
剛到北京的生活是茫然的,雖然我和榕很快辦了結婚證。我仍然不得不像百萬民工一樣去派出所辦理暫住證??粗鴷鹤∽C上赴京理由一欄“投靠丈夫”四個字,我感覺自己仿佛是個“附屬品”。
我將求職目標瞄準快節(jié)奏的中關村,我開始了勤勤懇懇的工作。然而中關村的大小公司里推陳出新太快,換文秘也是一樣的。于是我干脆回到家里寫稿件,當起了自由撰稿人。
在北京漂著,如果沒有婚姻作保障沒有先生的疼愛,雖然有了北京戶口,我想我也早就無法堅持下去了。對這樣的心態(tài),我先生不能理解,也許因為他是個地道的北京人吧,他不能體會異鄉(xiāng)人面對北京時的惶恐和茫然。
好在,雖然永遠無法真正成為一個北京人(與戶口無關),但我馬上就可以成為一個地道北京孩子的媽媽了。我和先生商量好了,等孩子出生后,我就在家當專職媽媽。
我想,我屬于北漂人群中最浪漫的一群了,也是幸運的一群,因為愛情依然還在。
然而我受過四年正規(guī)的大學本科教育啊,雖然這個學歷在北京根本不值一提;我也曾經(jīng)有理想有追求啊,只是這一切都已淹沒于瑣碎而真實的生活之中。有時細想想,追根究底,還是因為我來到了北京,成為了北漂。
而一旦成為了北漂,無論外在的形式怎樣改變,內心深處,永遠只是漂泊在北京。
我飄啊飄你搖啊搖/無根的野草/當夢醒了天晴了如何再飄渺/愛多一秒恨不會少/承諾是煎熬/若不計較就一次痛快燃燒/你不在我預料/擾亂我平靜的步調/怕愛了找苦惱/怕不愛睡不著
——《飄搖》
如果有一天我紅了
姓名:小芬
北漂年齡:21歲
北漂歲月:3年
北漂職業(yè):群眾演員—配角演員
北漂夢想:一夜成名
“誰都想一夜成名,但是有幾個趙薇,又有幾個章子怡呢?不過,還是在北京漂著吧,這個畢竟離明星夢還是稍微近一點兒!”到北京的第一天,有個好心的“北漂人”就這么對我說。
當時我不服氣,因為從小我就覺得自己是塊當明星的料,等到藝校畢業(yè)后便毫不猶豫地決定來北京實現(xiàn)自己的明星夢想。
初到北京,我被一個好心的“北漂人”帶到了北影廠附近的一個地下室招待所,七八個人擠在一間小屋里。這些人大多是來京打工的民工,無意中發(fā)現(xiàn)有群眾演員這一行可以掙飯錢,平時無所事事時,便專等“穴頭”通知他們拍戲,實在不行他們就自己到北影門口去“蹲戲”。
雖然我比他們都更專業(yè),但這兒沒人認識我。我到各影視公司求職,然而徒勞無功。不得已,我得生存我得吃飯啊,我不愿就這樣回家,我只有選擇跟著大家去北影廠門口去“蹲戲”。
每天早晨五六點就在那里等著,如果哪個劇組臨時需要人便會來這里“抓”我們??墒恰岸住睉驓w蹲戲,我始終不滿足于被人叫去拍群眾戲,我時刻都記著自己出來時候的抱負。
這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家叫“XX影視”的公司“幫助你實現(xiàn)演員的明星夢”的招聘啟事。上面還寫著:“為某某劇組招演員,需主角、配角各多少名,面試合格馬上上鏡?!?/p>
交了50元錢“面試費”后,公司經(jīng)理要求我參加“專業(yè)培訓”,稱這樣我的機會會更多,但是需要2000元的培訓費啊。后來我選擇了和公司簽約,并交了400元錢給公司,公司保證一年之內給我排10次以上的拍攝機會。很長時間后公司總算通知我去拍戲了,但都是一些群眾角色,而且拍完戲的勞務費還要被公司扣走一部分。
我明白自己受騙了。后來在拍戲中我遇到很多像我一樣到北京影視圈闖蕩的年輕人,我們都有相似的受騙經(jīng)歷:不是被導演要求去交“保證金”,就是被告之專業(yè)水平不夠需要參加培訓,交幾千甚至上萬的錢去學習表演,學完之后只能得一個蓋著鋼印、走到哪個劇組誰也不會看一眼的《結業(yè)證》。
為了夢想,更為了生存,我只能從群眾演員做起。后來日子跑久了,劇組呆多了,我也明白了:沒有關系根本不行。所謂的關系很復雜,跟導演的關系,跟制片的關系,跟投資人的關系……
一次,一個導演色迷迷地拉著我的手說:“給你這個角色也行,但你要讓我記住你呀!不然每天來來往往這么多女孩……”說完他便向我靠了過來,嚇得我落荒而逃。當然角色泡湯了,為了這件事我痛苦矛盾了很久。
就這樣我四處奔波著,跟所有能幫助自己的人套近乎,跟想對我圖謀不軌的人周旋,對于一些不正經(jīng)的導演拍拍肩拉拉手摸摸胸的輕浮舉動還要強忍著裝出敷衍的笑……
如今的我依舊漂亮,依舊還算年輕,然而再也沒有了少女的單純,沒有了潔身自好的傲氣,當然,成名的夢想依舊還在心里,人,也還在北京漂著。
編輯部的話:
在水里/在火里/我的愛/不變不移/就算時光倒回去/我也追到十七世紀/在風時/在雨時/你的雨傘吹翻過去/我絕對毫不猶豫/為你披上我的外衣/是你讓我看透生命這東西/四個字/堅持到底
——《堅持到底》
漂是一個很奇怪的字,在水面上浮動的票。也許古人早就體會了漂泊的最終是沉淀歸根吧,浮在水面的票終有一天要沉下去,回歸大地。只是有的沉淀是于泥土的垃圾,有的沉淀是于泥土的養(yǎng)料。所以繼續(xù)漂著,繼續(xù)理想著,繼續(xù)鄉(xiāng)愁著。
也許你受聘于北京某大單位,或者是某大企業(yè),甚至是國家機關,從事著科教、文化、企管中的一項你得心應手的工作,在別人眼中你起碼是個“白領打工者”,但你仍然時不時遭遇這樣的尷尬:你租房住時,常常有人敲門查暫住證;即使你買了房,還有人敲你的門查暫住證,只要不是北京戶口,自己的房你也是“暫住”;終于等到自己有了北京戶口了,可心里仍然不會將自己當作北京人,時時刻刻方方面面都提醒自己:你來自異鄉(xiāng)!
這就是北漂。
是什么讓北漂堅持了下來?是什么吸引著更多的人漂向北京?
夢想!
理論上說:北漂是在北京尋找個人理想與社會價值的結合點;通俗點說:是心中的理想和目標支撐著北漂們度過最寂寞最艱難的日子。
也許,每個人漂在北京的理由都不盡相同,但是,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抱著理想漂在北京,每一個人都有落葉歸根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在耕耘著自己的無悔青春。只要還有理想,撤退與留守便已經(jīng)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要一直堅持著理想。
其實人的一生也即是過客而已,身如飄萍,心若浮云,漂有漂的美麗,也有泊的憂傷;既見都市客的喧嘩,又有異鄉(xiāng)人的失落。
那么,如果想好了,就走吧,打點行囊背起夢想上北京去,北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