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虹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孩子接受知識的強大動力。當孩子對某種事物產(chǎn)生好奇時,注意力就特別集中,提出的問題也特別多。成人應善于發(fā)現(xiàn)這個最佳時機,充分加以利用。可是有些問題單憑嘴一時也說不清楚,做個簡單的實驗,往往會收到彼此都滿意的效果。有的幼兒會問:“天為什么要黑呢?”我們可以用臺燈做太陽,皮球當?shù)厍?,乒乓球為月亮,表演地球怎么轉,月亮怎么轉。太陽發(fā)光,月亮不發(fā)光,孩子會問:“月亮不發(fā)光,為什么會亮?”我們再把臺燈的開關打開,讓燈光映射到乒乓球上,再讓孩子觀察,同時講些日食和月食的現(xiàn)象及一年四季的變化。時間不長,孩子就學到不少知識,而且由于形象化,孩子記憶也很牢固。
有些看起來很深奧的道理,通過做實驗,孩子也能理解。比如“飛機為什么會飛”這種問題,涉及空氣動力學,孩子不容易聽懂。做個小實驗,再講些簡單的道理,也能讓孩子感到滿意。用一張紙條,一端粘在下唇上,輕輕吹氣,紙條不但沒被吹下去,反而飄了起來。這是因為紙條上面的空氣流動得快,紙條下面的空氣要流過來,于是就對紙條產(chǎn)生壓力,把紙條托了起來。
成人可以主動提出一些令孩子難以相信的問題,讓他們滿腦子疑問,再通過實驗表演給他們看,同時講清道理。這種先質疑再釋疑的方法,孩子樂于接受。比如告訴孩子:“我們可以用冰把紙點燃?!焙⒆赢斎徊恍?。做個實驗來看看:用淺底碗盛些清水,放到冰箱凍結實,再取下冰塊,便得到一個凸透鏡;在陽光下調整凸透鏡的位置,使它聚的光圈最??;在光圈處放一團干紙或一根火柴,不久便會冒煙起火。觀察這些實驗時,孩子會高興得手舞足蹈。他們既學會了知識,又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實驗是科學研究的手段和基礎,是引導幼兒學習的好方法。從小就加強對孩子的實驗輔導,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將產(chǎn)生難以估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