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屏 丁塵馨
在央視的節(jié)目《命運的琴弦》報道中,任教于中國音樂學院的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宋飛透露,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在她所擔任評審的2004年二胡專業(yè)高考招生考試中存在著嚴重的不公正:3名考試表現(xiàn)很好的學生于洋、孫蕾、張雨在專業(yè)考試時被打了低分,而考試中有明顯失誤的一名女生排名卻在這3人之前。
學校試圖澄清“公開的秘密”
在節(jié)目中,宋飛出示了“招考不公”最直接的證據(jù)——現(xiàn)場演奏錄象帶,同時節(jié)目組拿著錄象帶找到其他音樂院校的專業(yè)教授進行核實,旁證了招考不公這一事實。宋飛及遭受不公待遇的考生均接受了采訪,而所有采訪都在證明中國音樂學院存在“招生黑幕”的事實。
這直指國內(nèi)著名的藝術院?!袊魳穼W院聲譽的報道,通過央視的傳播,在學院及社會上引起不小的震動。
4月8日,中國音樂學院領導隨即召開新聞發(fā)布會,試圖通過媒體對此事做進一步澄清。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朱卓建作為“招生事件”的校方發(fā)言人表示,“考生分數(shù)在向外公布之前都可以存在爭議與討論”。
對于宋飛含蓄指出的“聯(lián)手打分”,朱卓建對中國《新聞周刊》解釋,學校在制定規(guī)章制度的時候都考慮過這些問題,這也是學校盡力杜絕的情況。
在學校的條例中有一條這樣的評分規(guī)定,即在復試中“15人以上(含)15人,最高分與最低分各去掉4個,其余按照平均分計算”。老師們反映,一大半人的打分就這樣被去掉了。宋飛在節(jié)目中也是對這點提出不滿,她指出“這七個人里要是有四個人的意見是一樣的,就可以左右所有的成績”。另一位器樂系的老師說,這條規(guī)定是最近兩三年才出臺的,以前沒有規(guī)定這么多的無效打分。對于這條規(guī)定,器樂系里其他老師也都提出過質(zhì)疑,但是系里招生委從來沒有做過解釋。
泄私怨還是伸正義?
在采訪中,朱卓建還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他的不滿,“這次媒體的報道‘層次太低了,因為這只是兩個人之間的爭斗”。另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老師稱,那位考試中途叫于洋出去的老師在考試之前就與宋飛存在著一些矛盾。
該老師還透露,這位宋飛提到的“對立面”的老師便是器樂系張姓副主任,“他們的矛盾由來已久”。
細心的觀眾發(fā)現(xiàn),在《命運的琴弦》中,那三名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學生全都是受過宋飛指點的學生。而節(jié)目中主持人拿給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審看的錄象帶中,共是4名考生的現(xiàn)場資料——3名宋老師的學生,1名被認為“理應”考試不合格的考生。
正是由于宋飛錄像中這三名優(yōu)秀的學生與那名“應該不及格”的學生的對比,特別是經(jīng)過了中央音樂學院趙寒陽教授的點評與宋飛的鑒定,使這個不公正的考試結果看起來十分嚴重。對于這個問題,朱卓建認為沒有全場錄像,社會根本無法判斷這三個學生的水平究竟在全場中處于什么水平。“目前全社會看到的僅僅是4個人的現(xiàn)場演奏,并沒有看到全面的考試情況”。
“解決這種爭議最好的方法就是學校進行現(xiàn)場全程錄像”。朱說。然而這一次學校并沒有錄像,校方的解釋是“錄像系統(tǒng)壞了”。
在采訪中,無論是老師,還是代表校方的朱卓建副院長,都承認學校中派系之爭的存在。一些老師告訴記者,派系分歧已經(jīng)造成了一些非?,F(xiàn)象,比如考試之前沒有學生敢于光明正大的拜師學藝,或者學生師從某位老師的同時,又不得不為了不受排擠而再拜其他老師。
這些做法都是學生為了平衡老師們之間的矛盾作出的無奈之舉。他們坦言,“老師之間的矛盾會轉(zhuǎn)移到孩子身上,乃至葬送孩子的命運。這種明顯的派系爭執(zhí)不僅僅存在于中國音樂學院,在任何藝術類院校都存在”。
但也有一些老師認為目前分歧存在的更深層的原因,是每個人對“公正”的理解不同,特別是針對招生這樣嚴肅的問題的態(tài)度不同,而并非派系之爭。
一些老師表示,無論宋飛出于什么樣的考慮,現(xiàn)在站出來為學生說話,這是最重要的。對于考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有人能夠為他們維護公正。
在中國音樂學院琴樓外的布告欄中,醒目地張貼著《命運的琴弦》與校方關于此事的媒體說明會的報道復印件。學生們來來往往,偶有人停下腳步仔細閱覽這兩份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