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素蘭
人總是要學著自己長大的。尤其是男孩子,我們期待他們長成男子漢。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希望聽到他們的哭聲,不希望看到他們的軟弱和害怕。男孩子要勇敢,堅強,敢于承擔責任。因為男孩子將來是要做男子漢的?;蛟S正是因為這樣,秦文君的這本《天棠街三號》雖然同是寫成長,卻與以往的作品《莘莘——一個女孩的心靈史》絕然不同。這個男孩子沒有人呵護,相反,他還要去呵護自己的媽媽,要去保護爸爸,保護比他更為弱小的同學,他還要自己去分辨善與惡,分辨道義與義氣,良知與殘暴。
這個男孩名叫郎郎,他只有13歲,他和媽媽、三個外婆生活在上海平吉里的一幢小樓里。他有爸爸,但在這部226頁的小說里,他的爸爸在第28頁回家,第31頁便出走,音訊全無。一直到第224頁,他才來了一封信,讓大家知道他并不是不中用的,他有錢了,事業(yè)上成功了。我之所以在閱讀這部作品時特別關(guān)心郎郎的爸爸,是因為心理學研究表明,父親對男孩的成長影響非常巨大。在這部作品中也不例外。比如說作品中的另一名男生解偉,最初是一個軟弱的孩子,一旦爸爸回來,他就變得開朗勇敢了。郎郎的爸爸雖然沒有和郎郎生活在一起,但保護爸爸,維護爸爸的尊嚴,甚至保護爸爸的妻子——媽媽不被“柴伯伯”搶走,都是郎郎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
13歲的郎郎是那樣敏感而懂事。“雖然世上沒有幾個人知道他是軟蛋,但他自己知道他有點兒。他總是擔著驚,害怕什么,又巴不得出現(xiàn)什么?!彼牛保硽q,仿佛就已經(jīng)承擔了生活的全部,就已經(jīng)沒有人疼愛他了。他的媽媽有時會心疼他一下,但那只是像一個鄰家大姐對鄰家小弟微笑。當他受到了傷害 ,當他和“尻”、郎思林一起殘忍地欺侮解偉時,“解偉那種復仇無望、痛心疾首的軟弱眼神讓人發(fā)怵,”郎郎的內(nèi)心經(jīng)歷了非常難熬的悔恨。當他為了內(nèi)心的正義與良知而幫助解偉、背叛好朋友郎思林的時候,當他在排演英語小品時被蘇鳳所吸引而不得不背棄對蔡理的承諾的時候,當蘇鳳流露出淡淡的惡意、無形之中顯出的狠心刺激著郎郎的時候……他每一次的抉擇,內(nèi)心都伴隨著痛苦的煎熬。但他都得獨自作出決定。他沒有朋友可以討論,也沒有向親人去求教。他的每一次成長,都要由自己付出代價。我不由得想起《莘莘——一個女孩的心靈史》中的莘莘,她也是13歲,她的媽媽多疼她啊,總是小心地呵護著她,與刻板的教育、人性的惡、社會的混雜爭奪著她,讓她的心頭始終有一片明亮的陽光。相比之下,男孩郎郎的成長顯得多么的不公平。他的一切都要自己去承擔。這是因為他是男孩子,長大了要成為男子漢嗎?難道男孩子就不需要呵護與關(guān)愛嗎?
這部作品切入的角度雖然只是兒童文學,但它涉及的生活卻盤根錯節(jié) ,深入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在這部作品中,有些句子,有些情節(jié)是我非常喜歡的,讀的時候,共鳴會如期而至。比如那個“天棠街三號”的信箱,那是解偉六歲時釘上去的,為了等待。“有了它,你不用怕,會有盼頭。你等的人、等的事,只要去找,總有一天會找到的。當時,我盼望爸爸的消息,每當打開郵箱時,發(fā)現(xiàn)它是空的時,就會傷心。后來我想我不必難過,我得到了另一種叫等待的東西?!?/p>
是的,不必著急,不必難過。只要等待,郎郎會長大的,解偉會長大的,郎思林、蘇鳳、蔡理,乃至于“尻”都會長大的。郎郎他們帶著對更好的生活的夢想成長,帶著對父輩錯誤的修正成長,帶著為保衛(wèi)自己的成長付出的沉痛代價成長。在他們出生之前,成長就已經(jīng)開始了。成長是他們惟一的選擇,是他們的宿命。傷痛過去,他們便羽翼豐滿,長大成人了。
初中生·考試2004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