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電子世界》雜志論壇開辦以來得到了許多電子界朋友的支持,現在已有近6000名會員。為了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從本期開始我們特開辟“網刊互動”專版,從網友發(fā)帖中節(jié)選優(yōu)秀作品刊登在雜志上,從而達到交流電子技術的目的。另外我刊還在論壇上長期開展“有獎爭答“活動,希望大家踴躍參加。(注:由于篇幅所限,所節(jié)選帖子均有刪節(jié),所有發(fā)言帖子均僅代表網友本人觀點,與雜志社和論壇立場無關。)
SbgsEVD(新一代高密度數字激光視盤系統(tǒng))是DVD的升級換代產品,是家電產品和計算機技術融合的產物。與超級VCD和DVD相比,EVD技術優(yōu)勢明顯,其圖像清晰度識別率是DVD的五倍。
據相關專家介紹,EVD研發(fā)的成功,解決了我國家電企業(yè)在數字音頻產品、家庭網絡產品等領域的技術源頭問題,使得國內企業(yè)在核心技術知識產權方面不再受外國企業(yè)挾制,可以有效避免低水平同質價格戰(zhàn),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擺脫侵權、傾銷等指控。據悉,此技術成果已在上海廣電集團進行了產品產業(yè)化試生產。
盡管EVD分辨率是DVD的5倍,但中國大多數普通家庭的彩電分辨率大都在DVD之下,也就是說無論EVD的分辨率多高,目前消費者享受到的也很有限。此外,EVD片源也是一個問題。加之EVD目前價位是DVD的近兩倍,最終的結論是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顯然,EVD要想真正沖擊DVD至少需要2~3年的時間。EVD目前就如同3G一樣,還處于概念導入的階段。
阿美EVD、藍牙,都是一個概念。是否普及要看各種條件的支持是否到位,但也不排除濫用概念的可能。國內有些廠家動不動就宣稱其產品是使用了藍牙技術,可是一看頻率,只有1GHz,這不是愚弄消費者就是他們的技術人員沒有搞清楚藍牙的概念,沒有2.4GHz的藍牙是假的。EVD也是一個樣。
肖陽春 EVD要想代替DVD,在性能與價格上就必須對DVD市場有一定的沖擊力度。但不管EVD的分辨率有多高,現階段的電視機卻都是模擬數碼電視,根本不能顯示出EVD的優(yōu)越性。再者,出于價格上的考慮,大家的首選應還在VCD與DVD之間,在數字電視沒有普及以前,EVD要想代替DVD可以說是舉步唯艱!
這也就是一個匹配的問題,如果數字電視得到了普及,取代DVD的可能是EVD。但最少也要三五年時間,而隨著電子產品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EVD成為一種過渡產品也不是不可能的,取代DVD的也有可能是另外一種更為先進的激光視盤產品。
tamjetEVD與國際潮流相背,應該不會出現實質的商業(yè)性產品,除非有國外大廠的支持。國外幾個巨頭都確定了藍光產品接班,數據存儲也如此,中國還非抱著紅光產品不可。
另外,從SVCD可以看出,就算標準由中國人定了,最后系統(tǒng)設計和芯片的推出還得靠外國人。至于說到產權在自己手里就不受制于人,那完全是一廂情愿!SVCD是你自己的吧?要沒ESS推的SVCD解碼芯片,那還是個空機殼,無法投產。
阿美[轉帖] “EVD的生死權并不掌控在中國EVD廠家手中?!薄贓VD聯盟成立后,飛利浦有關人士曾這樣說過。他們的理由是,片源對像DVD這種視頻壓縮技術來說極為關鍵,而目前美國哥倫比亞、華納兄弟、環(huán)球、米高梅等八大影業(yè)公司壟斷片源市場,它們對影片的影像壓縮格式是否會選擇EVD格式,將成為中國EVD市場的決定因素。
Sbgs [轉帖] 郝杰談EVD應用和技術上的問題。(郝杰:北京阜國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EVD的真正涵義是什么?
在此我們要澄清一下,EVD并不是所謂的“超級DVD”,也不是為了針對DVD。EVD的英文全稱是“Enhanced VersatileDisk(增強型多媒體盤片系統(tǒng))”,是專門為信息家電研制的全新技術體系標準,與歐洲的開放式、交互性廣播標準——多媒體家庭平臺(MHP)有一定的相似。它的外延從一開始就超越了DVD。它可支持聯網、游戲、多媒體設備、機頂盒等功能,按模塊化設計,可由OEM廠商自己決定按功能需要靈活地添加模塊,符合廣播電視與Web逐漸融合的趨勢。
EVD與DVD究竟有何根本不同?
EVD有自己發(fā)展的道路,考慮到市場的平滑過渡,現階段和DVD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對于DVD中最基本的國外專利,EVD沒有刻意去避開,如視頻壓縮MPEG-2、飛利浦和Thomson在光盤領域的專利,但專利費不超過4美元。EVD不需要CSS(內容加擾系統(tǒng))、杜比AC-3系統(tǒng)等等,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與DVD不同。
EVD如果兼容DVD,會造成對DVD專利的侵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EVD和DVD有其重疊的部分,對于這些重疊的部分,應當正規(guī)繳納專利費,但是畢竟不重疊的部分是很大的一部分,這些部分不會造成對DVD專利的侵犯,DVD也是一個比較龐大的體系,說兼容不是對每一部分都兼容,到底兼容多少,要看老百姓最常用的是什么,再由生產廠家根據這種需求做出抉擇。
EVD與DVD既然有重疊的部分,那么EVD 5倍于DVD的高清晰度又是從何而來?
EVD并非基于DVD的專利技術而開發(fā),實現高清晰度的核心原因在于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設計是支持多種清晰度混合存儲和播放的。對于重疊的部分專利而言,也不是DVD的專利,如MPEG是來自運動圖像工作組。
EVD中哪些關鍵技術是有突破性的?芯片方面的自主化比重如何?
EVD的主控芯片是自己的專利,包括技術專利和芯片生產工藝專利,在格式、音頻、網絡接口、定義、即插即用等方面實現了自主知識產權。視頻達到高清晰度,實現混合視頻播放。自己研制的EAC性能優(yōu)于AC-3,并能同時支持高保真和環(huán)繞聲。在節(jié)目處理中也考慮了計算機的多線程特性,每一個節(jié)目單元可以實現16種處理方法。國內已有三家公司與我們合作流片,國外也有一些設計公司參與。目前,多芯片ASIC方案已流片成功,樣機也已經由上廣電研制成功,年底將批量投放市場單芯片方案還在進行中。
中國OEM廠商是否能出口這種專有格式的播放機?
當然可以。EVD技術是一種超越DVD的標準,我們的目標也正是從國內起步,逐步占領全球市場OEM終端廠商可以根據市場需要自己選擇是否兼容DVD。
EVD在內容上的支持如何?版稅問題如何解決?
EVD在內容上最終會獨立起來,我們已開發(fā)出5套軟件,準備提供給國內廠商,如中錄及出版公司聯盟。在節(jié)目源上,國內的內容不成問題,國外的好萊塢片源是由電影總局統(tǒng)一引進版權的,已經支付了版稅。不存在額外支付版稅的問題。此外,國家新聞出版署明確表示給予EVD以支持,未來在EVD的發(fā)展上,政府也會給以大力扶植。
與9C的"藍光技術"相比,有什么沖突嗎?
藍光集中在存儲層面,因為波長短,容量很大,但與EVD不構成沖突。臺灣開發(fā)的“紅光技術”存儲與藍光一樣,但比藍光成本低,是我們考慮合作的兩套候選方案。具體選擇“紅”還是“藍”,得由市場決定。
那么你們評估的EVD市場前景如何?
EVD不是單純的影碟機,而是適用于信息家電的技術系統(tǒng),參考年初有關生產廠家作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在未來3年內,EVD國內的市場有三大塊:1)影碟機方面,大概有1200萬臺的市場容量,產值達100多億人民幣;2)信息家電方面,類似于xBox或PS2這樣的終端設備,大概也有100多億的市值;3)HDTV的生產、檢測和演示輔助設備,大概也有幾十億的市場總共加起來,市場空間可能達400億。
HDTV的普及還需時日,EVD的普及會否受此牽制?
EVD不是只支持高清晰度,它的優(yōu)勢除了視頻外,還有音頻、交互、聯網等等,所以,它涵蓋了現有的標準清晰度和未來的高清晰度。所以,如果HDTV普及得快,EVD的步子會更快,HDTV如果發(fā)展得慢一些,EVD以其余的優(yōu)勢依然可以活躍在市場上。
SVCD是中國政府在扶植民族產業(yè)方面的一次嘗試,但SVCD的推出市場卻并不理想。那對于EVD來說,有什么啟示嗎?
SVCD的失利是一個前車之鑒,也使我們更好地檢討自己,吸取了非常寶貴的經驗。從專利的角度看,SVCD中并沒有嵌入多少自己的IP(知識產權),也沒調動各個相關產業(yè)的積極參與。而EVD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謀定而后動”,先期就很重視對自有專利技術和標準的申請和保護,也積極與業(yè)內多方面合作。臺灣工研院和DVD利益共同體及國內的知名家電廠商都參與了這項標準的制定,節(jié)目制作聯盟也積極參與其中。
綠茶 EVD并未能完全繞過DVD的專利,而其技術又與藍光技術沒法比,也許它只是個過渡,很快會被藍光技術所代替!
Sbgs 為了便于大家弄清EVD與藍光DVD之間的技術差異,現介紹一下藍光DVD技術:當前流行的DVD技術采用波長為650nm的紅色激光和數字光圈為0.6的聚焦鏡頭,盤片厚度為0.6mm。而藍光DVD技術采用波長為450nm的藍紫色激光,通過廣角鏡頭上比率為0.85的數字光圈,成功地將聚焦的光點尺寸縮到極小程度。此外,藍光DVD的盤片結構中采用了0.1mm厚的光學透明保護層,以減少盤片在轉動過程中由于傾斜而造成的讀寫失常,這使得盤片數據的讀取更加容易,并為極大地提高存儲密度提供了可能。
藍光DVD盤片的軌道間距減小至?0.32mm,僅僅是當前紅光DVD盤片的一半;而其記錄單元——凹槽(或化學物質相變單元)的最小直徑是0.14mm,也遠比紅光DVD盤片的0.4mm凹槽小得多。藍光DVD單面單層盤片的存儲容量被定義為23.3GB、25GB和27GB,其中最高容量(27GB)是當前紅光DVD單面單層盤片容量(4.7GB)的近6倍,這足以存儲超過2小時播放時間的高清晰度數字視頻內容,或超過13小時播放時間的標準電視節(jié)目(VHS制式圖像質量,3.8MB/s)。這僅僅是單面單層實現的容量,就像傳統(tǒng)的紅光DVD盤片一樣,藍光DVD同樣還可以做成單面雙層、雙面雙層。
EVD相對于“藍光DVD”有著自己的優(yōu)勢。表現在五個方面:一個是EVD是DVD的升級換代產品,與VCD、SVCD、DVD都兼容。這樣的平滑過渡,既可以解決盤片的問題,又能使原有的生產線經過改造就可以用;三是有自己擁有專業(yè)的核心技術20多項,尤其是在圖像分辨率方面從家用DVD的720×576提高至1920×1080,使圖像清晰度大大提高;在音頻方面,EVD也已開發(fā)出區(qū)別于杜比AC-3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音頻技術。四是2008年奧運會將會增加高清晰度的HDTV直播,這必然推動以EVD為代表的高清晰度播放機的普及。五是政府的扶持,有可能借助政府的力量和企業(yè)一道催熟EVD市場。
但劣勢也是明顯的。從技術上說,相對于“藍光DVD”來說,EVD是改進,是追擊,而“藍光DVD”是技術的躍遷,是對DVD的截擊,同時EVD也受到日本東芝等“藍紫光技術”等新技術的威脅。從市場來說,“藍光技術”得到了世界幾家大企業(yè)的追捧,它們的市場開拓能力遠遠大于中國企業(yè),而EVD和“藍光DVD”到底誰能勝出,關鍵在于市場是否能更快地接受。從產品的推出來說,DVD目前仍然是市場的主流,9C擬在2004推出自己的大規(guī)模產品,中國企業(yè)至少有一年的時間進行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產品的更新,今年底由上廣電推出新產品,能否被市場接受?這取決于兩個因素:一個是中國現在有多少人愿意花更多的錢來更新自己的電視機,另一個是中國的企業(yè)是否能夠齊心協(xié)力共推這一產品。
yekai雖然現在DVD逐漸占領市場,可是農村還是VCD的天下。無它,片源而已。
由于和DVD價格相差不大,且可以兼容DVD,因此EVD應該可以取代DVD。 藍光DVD是下一代存儲技術,目前談商業(yè)化和民用還太早。EVD是一項填補“空白”的技術,填補的是現在的標準清晰度的DVD和下一代的藍光DVD之間的空白。不錯,有很多公司都在“擁抱”藍光DVD,可是他們都是什么公司啊?他們需要付版權費嗎?如果我們也“恬不知恥”地去“擁抱”藍光DVD,你說別人會給我們“熱臉”呢還是“冷屁股”?我認為在我們中國廠家還沒有實力和藍光DVD的推廣公司競爭之前,EVD是一個值得推廣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