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軟件開發(fā),人們就會想起微軟。常有人疑問,微軟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怎樣才能讓軟件走入千家萬戶?其實,這類問題早在30年前就有人完整地闡述和解答過;而且,即使是經歷了這么長時間的技術革新,這些論述依然非常具有借鑒價值和啟發(fā)性。解答問題的正是《程序開發(fā)心理學》的作者——尊敬的溫伯格先生。
溫伯格先生是從個體心理、組織行為和企業(yè)文化角度研究軟件管理和軟件工程的權威和代表人物,他有著程序員、系統(tǒng)設計師、咨詢師、專業(yè)作家的多重身份。溫伯格認為:軟件的任務是為了解決某一個特定的問題,而軟件開發(fā)者的任務卻需要解決一系列的問題。他自稱為“思考著的人”(thinker,而非人們?yōu)樗x的“思想家”),同時將他思考的結論和方法通過文字傳遞給數以百萬計的讀者?!冻绦蜷_發(fā)心理學》就是完整闡述其思考結晶的力作。以他自己的話說,該書的目的是為了探討“人們是如何思考的”。
在計算機界,還沒有任何一本計算機方面的書在初次出版之后,能夠在長達30年的歲月中一直保持活力,而且這種活力到今天仍在繼續(xù)?!冻绦蜷_發(fā)心理學》就是這樣一部經典之作。它是開創(chuàng)“以人為本”研究方法的先驅,它以其對程序員們在智力、技巧、團隊和問題求解能力等方面獨特的視角和敏銳的觀察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在書中,溫伯格以其獨特的視角回顧了自己當年的見解,重新審視了與今天的程序開發(fā)尤為相關的問題,并強調了今與昔的異同。內容包括:作為社會行為的程序開發(fā)、心理學測量、無私式程序開發(fā)、程序開發(fā)團隊、大型工程中共同的社會性問題、智力水平,以及問題求解能力、積極性、培訓以及經驗,還有程序語言設計的一些原則等等。
溫伯格的思想給一代又一代軟件工作者提供了“清新的空氣”。他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一句諺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思考是自作聰明者最大的弱項,也是成功者最大的財富。溫伯格說,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聰明異常,能夠解決所有難題,但是我們必須持續(xù)思考,因為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程序開發(fā)心理學》 [美]杰拉爾德·溫伯格著 鄧俊輝譯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3.9 定價:39.00元